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供给侧改革——促进钢铁煤炭行业优化升级

16-01-09 13:21 3040次浏览
雷一南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供给侧改革”——促进钢铁、煤炭行业优化升级

发表时间:2015-12-04 14:28:03 责任编辑:周德萧
内容提示 中再网讯:“供给侧改革”一词频频出现在媒体上,预示着我国在供给和需求上将展开一场深层次的改革。钢铁原料经营者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对我国铁矿石、煤炭、焦炭、废钢、铁合金等钢铁原料产业来说,将为淘汰落后产能注入强大的动力。
近来,“供给侧改革”一词频频出现在媒体上,预示着我国在供给和需求上将展开一场深层次的改革。钢铁原料经营者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对我国铁矿石、煤炭、焦炭、废钢、铁合金等钢铁原料产业来说,将为淘汰落后产能注入强大的动力,一批“僵尸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从供给端着力推动产品品质提升
钢铁流通业资深分析师邱跃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这意味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幕已正式拉开,它势必伴随着产能淘汰、结构升级、行业并购等一系列动作。国家经济调控的着力点将从由需求端入手引导消费,转向从供给端着力推动产品品质提升。“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其核心是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为产业升级创造空间。这将给我国钢铁、铁矿、煤炭、焦炭、铁合金等产业带来新的挑战,面临的冲击将会加大。

邱跃成认为,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化进程将会加快,钢铁原料的需求也将减少。最近,唐山某钢铁企业正式宣布全面停产,这是继山西海鑫钢铁之后国内又一家500万吨级规模的钢企因高负债及资金链压力而停产,今年仅唐山地区钢铁产能退出已经达到近1500万吨。在需求持续低迷、企业亏损增加、行业资金链趋紧的形势下,钢铁行业去产能化进程加速。未来,钢厂对铁矿石、煤炭、焦炭、废钢的需求强度将继续减弱,这将加大钢铁原料产业的去产能化压力。
“供给侧改革”重点是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低档次落后产能,煤炭、焦炭、铁合金等产业多属于产能过剩、供需不匹配的供给主体。近年来,国家下大力气加大淘汰的力度。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2014年,全国共淘汰电力产能486万千瓦、煤炭2.3亿吨、炼铁2823万吨、炼钢3113万吨、焦炭1853万吨、铁合金262万吨、稀土11.4万吨。需要注意的是,安徽省钢铁行业、江西省煤炭和稀土行业、山东省煤炭行业未完成2014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任务,今年的压力不小。
为原料产业去产能化注入动力
我国煤炭、焦炭等钢铁原料产业已多年过剩,“供给侧改革”将加快其落后产能的淘汰。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家调控能源消费总量、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煤炭需求增速放缓将成为常态。
当前,我国焦炭行业产能过剩状况较为突出。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加大,在“十三五”期间,焦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去库存化。近年来,我国焦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加上产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使整个焦化产业进入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效益微利的发展“红海区”。今年焦炭价格持续下跌,目前,下跌幅度进一步扩大。唐山地区焦炭年均价已较2014年下跌了近1/5,较2008年的历史最高点下跌了61.9%。山西焦炭价格已跌至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同时,焦炭企业亏损严重。统计显示,今年前3个季度焦化行业规模以上焦化企业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将近亏损86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58亿元,企业的负债率79.2%,应收账款715亿元。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是产能严重的供大于求。
业内人士认为,“供给侧改革”是要从根本上化解产需不匹配这一经济新矛盾,处理好平衡需求侧扩张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一手扩大不足之需求,一手改善不足之供给,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以国内铁矿产业为例,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我国铁矿行业发展趋势是,随着低成本铁矿石产能的不断扩张,市场通过配置资源,淘汰一批规模小、品位低下、采选工艺落后、对环境扰动大的属于落后产能的高成本矿山,使其停产或关闭。在“十三五”期间,通过“供给侧改革”,我国铁矿行业将由数量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转转,由增量扩能型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节约型转变,由传统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控制总量规模、有效进行生态保护、环境恢复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开发超贫磁铁矿,加强难采、难选等暂难利用铁矿资源的试验研究和科研攻关,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前,实行严格限采保护;把国家级铁矿发展区建设成为全国建设铁矿资源重要勘查基地、铁矿石核心主产区、差别化政策试点区、综合利用引领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明确相关支持政策,引导各类生产要素集聚,促进资源开发、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指出,在“供给侧改革”动力的支撑下,铁矿行业将坚持运用价值链理论、规模经济与产业经济理论,优化管理流程,结合矿山实际提升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长远竞争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打造现代新型矿山。
同样,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煤炭、焦炭行业在去产能化压力下,焦化企业将从工序推进绿色发展,在流程价值提升上下功夫,重视生产过程中的系统匹配、耦合运行,进一步解析流程特征、拓展流程三大功能,创新过程价值,提高过程资源效率、能源效率、环境效率,开发洁净工艺,生产洁净产品,创造洁净环境,提高环境可容度,成为焦化产业创新转型发展。
面对“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压力,焦化产业亟待在冶金流程工程学理论指导下,重构工艺过程、构建能源流网络系统、重造三废处理理念与措施,开辟一条低碳、洁净的焦化发展之路。
原文题目:“供给侧改革”利于原料产业去产能化
文章来源:中国冶金报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2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风亦男

16-01-09 23:43

0
000937 冀中能源
雷一南

16-01-09 20:34

0
我国钢铁工业已具备工业4.0基础

  虽然钢铁工业出现全行业亏损,但在诸多工业中,我国钢铁工业具备一定的“工业4.0”发展基础,我国钢铁产量占据全球一半,在规模化的催生下,宝钢、武钢、沙钢等集团企业,在钢铁生产自动化、库存、营销等关键环节水平先进。

  2015年全球大宗商品持续低迷,我国重工行业持续不景气,钢铁行业出现全面亏损,中钢协统计,2015年1-11月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亏损额531.32亿元,销售收入利润率为-2%。

  钢铁的全行业亏损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一是我国钢铁业产销量回落,进入“减量发展”时期。统计显示,2015年1-11月,全国粗钢产量7.38亿吨,同比下降2.2%;粗钢表观消费量6.45亿吨,同比下降5.5%。随着钢材需求和企业开工的双下降,中国钢铁产业的生产和消费告别了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均将进入“十三五”峰值弧顶下行区间。

  二是钢铁产能庞大,化解任务重。中国现有钢铁产能12亿吨,化解过剩产能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当前,低端产能和重复产能过剩,加剧市场恶性竞争,我国钢铁产业供过于求的局面仍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化解过剩产能推进工作难度大,是“十三五”钢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特征。

  三是环保形势紧迫,倒逼企业退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国摆脱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在2105年已实施《环保法》,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环保严格执法的工作要求,“按日计罚、上不封顶”、“治安拘留、刑事责任”等处罚,目前看,钢铁企业执行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华北产区的排污费翻番,迫使企业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升级和推广应用,降低吨钢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下,中国钢铁企业要在“去产能化”和“加智能化”的双推动下,摆脱发展困境:

  首先,去产能化。中央政府确定了2016年“僵尸企业”平稳退出的工作任务。早在2013年,我国将钢铁列为五大过剩产能行业之首,行业里存在着大量的长期亏损而又难以顺利退出的企业,部分企业甚至资不抵债仍难以退出。据统计,2015年有150家钢铁企业停产,其中民营企业的停产和关闭的力度大,如无锡锡兴特钢7月宣布停产、河北唐山松汀钢铁厂11月正式宣布停产。

  钢铁企业退出难集中体现在地方国有钢厂,政府补贴成为了支撑亏损企业运营的救命稻草。仅在12月份就有凌钢股份、包钢股份和重庆钢铁发布公告宣布获得政府补贴,金额分别高达7.92亿元、5.8亿元和1.5亿元,其中包钢股份在2015年内累计8次补助总额高达17.09亿元。

  在中央层面,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方向比较明确,但整个钢铁行业负债经营的压力下,地方政府的补贴的对象并不是鼓励削减产能的企业,而是用补贴维持国有企业不破产。当前,我国政府正在进行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应该加快对经营性企业的国有企业性质进行界定与分类,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尤其是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规范地方政府的补贴行为,限制对其在能源、土地等方面的补贴,从而抬高了低端产能的生产成本。

  再次,加智能化。“中国制造2025”提出将智能制造作为我国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虽然钢铁工业出现全行业亏损,但在诸多工业中,我国钢铁工业具备一定的“工业4.0”发展基础,我国钢铁产量占据全球一半,在规模化的催生下,宝钢、武钢、沙钢等集团企业,在钢铁生产自动化、库存、营销等关键环节水平先进,采用工业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台车、无人仓库等技术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使制造过程自动化控制程度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应该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已经具备了“工业3.0”,中国钢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相对较小。

  “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适合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我国钢铁行业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制造行业之一。当前,互联网向钢铁的生产、销售、售后等领域渗透,随着钢铁电商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搭建为下游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推动“大规模智能定制”,从而实现集约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的相结合,突破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需求的矛盾,将成为未来钢铁企业抓牢用户,增加利润的关键,这也是2105年钢铁企业纷纷发力“互联网+”,组建电商平台的重要诉求。

  (文章来源:新浪财经)
Dblhcl

16-01-09 19:53

0
  近期煤飞钢舞!!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五个:
       
       
       第一,直接触发因素是li*到山西考察。1月5日li*考察山西钢铁 企业,1月6日li*考察山西煤矿,表明政策层对产能过剩行业的高度重视,也为市场炒作提供了题材。
       
       第二,“财政货币政策攻防转换”,财政发力促使经济反弹,这是周期性行业上涨的根基。周期性行业弹性最大,大幅调整提供了买点。
       
       第三,2015年12月之后,大宗商品大底基本确定,国内主要大宗商品均出现了5-10%左右的上涨,这是周期性行业上涨的另一基础。
       
       第四,供给侧改革成为热点,产能过剩行业上市公司受益。上市公司能够获得淘汰落后产能的好处,而付出代价较少。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将提高产品价格;而上市公司是优质公司,被淘汰产能可能很小。对上市公司而言,价格上涨幅度远大于产量减少幅度,上市公司盈利受益明显。
       
       第五,供给侧改革鼓励兼并重组 ,煤炭 、钢铁等行业上市公司所处行业是未来并购重组 高发区,上市公司可能成为重点兼并发起方,也是重大利好。
西哈

16-01-09 19:31

0
都是故事。
Dblhcl

16-01-09 18:14

0
“供给侧改革题材”是时代最强音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