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大盘熔断了,明天会如何走?

16-01-04 16:30 650次浏览
ymgsz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熔断机制正式实施的首个交易日,A股遭遇重挫,沪深300指数午后开盘接连跌破5%和7%,两次触发熔断机制,A股史上首次提前收市。截至收盘,沪指跌6.85%,深成指跌8.16%,创业板指 跌8.21%。

这一机制在全球金融市场最早起源于美国的股票交易保护机制,即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美国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

“熔断机制”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下称“证交会”)设立的一种保护机制,即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设置“熔断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交易风险。熔断制度,是1987年世界股灾发生以后为了控制股票交易风险的一种交易制度,其后,熔断制度又被引入股指期货市场,它的设立为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一个减震器的作用。

根据美国证交会的最新规定,当标普指数 在短时间内下跌幅度达到7%时,美国所有证券市场交易均将暂停15分钟,即所谓“熔断机制”,但对于美股交易时段以外的股指期货交易,标准略有不同。

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当天也被称作“黑色星期一”,道琼斯 指数下跌22.61%。1988年10月19日,即1987年股灾一周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熔断机制”。美国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曾在1982年对标普500 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就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自1987年股灾以来,在以后的18年中,美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股灾。截至1997年10月27日全球股市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时启动过一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5月6日道指曾一度出现近1000点的暴跌,但并未触发“熔断机制”,引发了市场对于是否该更新“熔断机制”的讨论。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20多分钟内暴跌约1000点,降幅达9%,被称为“闪电暴跌”。

为避免发生类似“闪电崩盘”的市场异常波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2012年6月1日曾发表声明表示,已根据美国多家证券交易所和金融监管局的提议,将修改针对已上市的单个有价证券和大盘的交易“熔断机制”。

修改过的“熔断机制”方案,其中就包括上述提到的针对标普大盘指数下跌的触发机制。而除针对股市大盘的“熔断机制”,美国证交会对个股还设有“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的机制,即如果某只证券的交易价格在5分钟内涨跌幅超过10%,则需暂停交易。如果该证券交易价格在15秒钟内仍未回到规定的”价格波动区间”内,将暂停交易5分钟。对于标普500指数和罗素1000指数成分股以及430只交易所交易产品中价格超过3美元的个股,SEC规定的“价格波动区间”为涨跌幅5%,其他交易价格在3美元以下的流动性较弱的个股“价格波动区间”放宽至10%。

除了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也都采用了“熔断机制”。2013年5月23日,日经225指数大跌,日经225指数期货就曾触发“熔断机制”而暂停交易。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