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 中线 前进 后退 快 慢
从来玩的都只是短线。(学会一个月出手打三几次鱼其实足矣…!懂得休息才是艺术——赢家必备。时间和金钱的关系:时间就是金钱没错,很顺口,但有时未必。看如何理解...)并不是说看不起中线,因为一只股不管已涨了哪个位置,如果你当时并不打算卖,那么其实对于你来说就是买点(除去马上卖了再马上动手买回的手续费)。
而启动后再短线参与并博弈涨跌,是可以排除无效时间利用了有效时间从而能够节省时间成本的。好坏涉及的是节奏和仓位的问题了。好的话可以与复利挂钩,甚至理论指数级别的恐怖增长(自行每天一个点统计试试)。前提是不能有后退行为,或很少出现,这点太重要了!(这是节奏问题)
而不好的方面也是刚好隐藏其中!游戏容易不公平是肯定的了,只要你出现了后退,甚至前进的次数多于后退的次数,也同样未必盈利的(因为10万变成了5万和5万变回10万难度上是不同的),进退次数比至少7比3才有稳定收益的机会(而且已经排除了轻仓股涨不少,而重仓股受挫对整体账户无益事小,后退事大的问题出现,这就是仓位问题),也就形成的是账户“退一步进两步”的模式上升,效果上其实就是回归到了抓了只中线牛股的模式:阴阳线交杂,整体向上。(所以,本人相对比较反感一味的就打涨停板的操作模式,前进还是后退,这种玩法你只需关心如何卖便可,完全不必去关心人家怎么买,不做解释……因为本人从不打板)
说到这,貌似中线玩得好的与短线玩得好的无异。其实,是的...。区别只是中线其实比较趋向于炒大盘,炒指数(并非完完全全如此,只是比较趋向于,这是我的立场)总体机会性来说比较小。对“休息的艺术”理解应该更深才更有机会借了不还,长期一直有股的话,容易这股借,还给另外一股。而且侥幸心理加一厢情愿加无底线的话,更容易中线变长线到奉献。因为这是a股,谈不上成熟,自本身容易无底线,连用来抗通胀都未必是最佳选择。牛市和熊市走完也是只有一年左右时间,大部分时间对于中线者来说都是煎熬的...。所以时间的多的职业者自然是不会做这种选择了。
最后,既然短线看起来好像是比较好了…。其实也仅仅只体现在客观方面机会性上罢了。因为机会性更多的应该是那些可买涨买跌的其它品种,不是吗。关键还是在于自我本身的机会性。这已经题外话了,难以细说。下次再讨论。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在价值性稀缺的市场,理论上股会动就可以赚钱,不是吗?但 只是理论上。。。小小k线带给我们触感,语言,带给我们思维方式,承载着人性,承载无数交易者的喜怒哀乐。不是学,而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