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转型的经验告诉你:当你老了 那些行业长大了·
民生证券在其最新的报告中指出,从日本人口拐点后的经验可以看出,养老服务、智能制造、环保、金融和大消费将是中国未来行业发展的重点。
日本和中国的劳动人口占比分别于 1970、2012 年出现向下拐点,与日本70年代初新生儿明显增加相似,二孩放开后,中国新生人口未来有望大幅增加,延缓老龄化进程。
同期,两国的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由重化学工业转向电动机械、半导体等产业,中国由重工业转向
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而服务业将迎来爆发机遇。
中国服务业于 2012 年起,成 GDP 占比最大产业, 2014年达48.19%,日本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1979年,GDP占比达57.73%。
民生证券指出,日本产业转型的根本性驱动因素是人口、资本、科技和金融。
日本人口红利的消失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银发产业萌芽,而伴随人口拐点出现储蓄率下降,倒逼产业由资本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科技上,日本的战略调整提升了环保、电子、微电子等技术水平,支持了制造业转型、环保产业的发展。 而在金融上,1970 至 1980 年,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值增长 2.90 倍。当时,股票市场内外开放程度提高,企业直接融资及居民资产配臵需求提高活跃资本市场。
根据民生证券的报告,养老服务业、高科技制造业和环保行业是日本人口拐点时期快速崛起的行业。
日本政府顺应人口老龄化,对养老市场的培育带动产业成长,产业发展后劲依然强劲。医疗、看护产业是日本21世纪的国家战略;随着电动机械、计算机工业等高科技产业崛起,1960 到 1985 年,高技术产业规模增长 21 倍; 日本政府大力加强
环境治理,环保产业随之迅速发展,2013 年,市场规模达93.29万亿日元。
按图索骥,民生证券指出,从日本产业转型期产业变迁来看,中国目前的潜力产业包括养老服务(重点关注医疗保健、家政护理、养老地产、老年金融及旅游)、智能制造(机器人、现代物流、北斗导航)、环保(水土气污染治理、
新能源汽车、海绵城市、环境监测)、金融(券商、保险)和大消费(电影、旅游、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