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好难。
6月7日:等待吧,等待主流板块单日大阴的机会
6月8日:大阴真的来了,前面等得心烦,在-3%位置就开始买入0970,一直买到半仓,综合成本15.23,仓位64%,-11261元。
6月13日:节日期间外围大跌,各种利空(MSCI落空,脱欧,美加息等靴子待落地),指数跳空大跌上证-3.21%,创-6.03%(乐视、暴风效应),上午稀土永磁红盘抵抗,尾盘最后半小时一泻千里。 大概因为上午稀土板块的强势,一直稳定持仓,收盘前大跳水,出1/4仓,因为预判14日早会有惯性下挫,打算再接回。当日持仓成本15.455,仓位47%,-31344元。
6月14日:一早挂卖单14.98准备高抛,因为这是一个明显的阻力位,昨天的低吸计划在开盘的第一波下跌时因未到心理价位没出手,然后股价已快速拉起,第一波拉升时怀疑到不了14.98先在14.71减仓1W,后分别在14.73减5K,14.92减5K。本来想在14.4附近接回高抛的股数,未如愿,下午发现有可能踏空,14.69买回了5K。实际上,临收盘前想买些6980,时间太卡没成,2340因为尾盘拉太快也放弃。这样,14日持仓成本16.14,仓位24%,-21653元。 ---------总结下,14日一早整个稀土板块的快速拉高并拒绝回调,显示板块的强度,不该试图高抛低吸,或者高抛掉尾盘也应该坚决买回。当时的想法是指数或许复制去年12月29 、30日走势,至少在15日是安全的,个股今日有冲高的机会。但是因为预期是下跌中继,不能承受过重的仓位,好像也没神马大错。最佳的处置应该是不加仓,但是也不必减仓(高抛很可能做丢筹码,真向好的会,不会给空间吃回,能吃回就不是好事。)
6月15日,挂了梯度单15、15.26、15.48分三批清仓。今天的计划是涨就出局的,对强度预估不足。15.26那个是临盘卖的。发现自己盘前设的点都还好,要是盯盘一般就会乱卖乱买。情绪控制!
记录下心路历程,亏的钱抵得过收获的经验么?
最近几天的交易:
7号不在电脑旁,没截图,是空仓的。6日买的赢利几千块高位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