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科大上海团队正在建设上海量子通信产业园包括陆家嘴金融量子

15-12-28 10:41 4766次浏览
4445454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建设量子“京沪干线”,梦想“瞬间移动”

我要评论
2015年12月28日 08:17:59 来源: 解放日报
评论0
打印
字大
字小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和“京沪干线”示意图。 中科大提供

  近日,英国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公布了2015年度全球物理学界的10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陆朝阳教授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名列榜首,被评为“年度突破”。这是《物理世界》首次将这一殊荣授予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做出的成果。

  何为量子隐形传态?记者采访了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陆朝阳教授。据介绍,明年我国将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全球首条量子通信保密干线——“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也将建成。在上海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量子通信战略性新兴产业 正在孕育。

  上帝不会掷骰子?

  要介绍量子通信和量子隐形传态,还得从量子力学讲起。这是一个与牛顿力学等经典力学差异很大的物理学分支,由普朗克、爱因斯坦、德布罗意、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等物理学家创立,是迄今为止描述微观世界最准确的理论。

  中科大专家介绍,一个物理量如果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一些分立的值,我们就说这个量是量子化的。好比上台阶,只能上一个台阶,而不能上半个。宏观世界里的物理量似乎都能连续变化,但在微观世界,许多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如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能取一个基本值——-13.6电子伏特或者其1/4、1/9、1/16、1/25等,而不能取其2倍或1/2、1/3。

  量子力学描述世界的语言与经典力学有根本区别。经典力学描述一个粒子的状态,会给出它在什么位置、具有什么动量; 量子力学给出的则是态矢量。简而言之,态矢量是一种概率。量子力学对粒子状态的描述都是概率——这个粒子有可能在这里,也可能在那里,没有确定的位置。显然,这与我们在宏观世界中形成的常识相悖。莫非是由于粒子运动速度太快,观测者看不清吗?非也。量子力学认为,粒子状态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客观真实的状态,而不是因为我们获得的信息不全。

  打个比方,有些状态可以用指向为上、下、左、右的箭头表示,于是我们定义“方向”为一个物理量,但是还有些状态是一个圆,圆状态与箭头状态同样真实,只是没有确定的方向而已。如果对圆状态测方向,它会以相同的概率变成任何一个箭头状态。同样道理,科研人员制备多个具有相同状态的粒子,将测量其位置的实验重复多次,发现每次实验结果都不一样。量子力学认为这很正常,因为微观粒子的状态在本质上具有随机性,同样的原因可以导致不同结果。

  这颠覆了经典力学对确定性的信念。爱因斯坦虽然是量子力学的缔造者之一,但终其一生,都不接受这套理论所认可的随机性。他说了一句名言:“上帝不会掷骰子”。

  “瞬间移动”理论上可行

  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提出一个名为“EPR”(三人姓名的首字母)的思想实验:制备A、B两个粒子的“圆”态,使它们在这一状态中的某个性质(如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光子的偏振)相加等于零,而单个粒子的这个性质不确定; 再将它们在空间上分开得很远(例如几光年);随后测量粒子A 的这个性质。当测得 A 是“上”,那么测量者立刻就知道B的性质是“下”。

  上世纪80年代,技术条件成熟后,法国的阿斯佩克特等人做了EPR实验。结果发现:EPR 对粒子居然真的具有超时空关联!爱因斯坦为驳倒量子力学而构思的实验,反而证明这套理论是正确的。陆朝阳解释说,这两个粒子被称为处于“纠缠态”,无论相隔多远,一个粒子的量子态确定时,另一个粒子的量子态也瞬间确定。但两者之间并不能用于信息的传输,因此不违反相对论。

  1993年,科学家提出,利用这种鬼魅似的超时空关联,可以进行量子隐形传态——把粒子A的未知量子态传输给远处的粒子B,让B 的状态变成A的最初状态。这种技术一旦实现,有助于实现无条件安全的超远距离保密通信。所谓“无条件安全”,是指原理上不可破译,无论窃听者的能力有多么强大。

  1997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大学塞林格、潘建伟等人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首次实现单个光子的单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2015年,已是中科院院士的潘建伟和陆朝阳等人实现了单个光子的2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所谓“自由度”,是描述一个体系所需的变量数目。从1到2,这一看似简单的跨越,物理学界探寻了18年,最终由中国团队折桂。

  此前,潘建伟团队还在青海湖实现了100公里的量子隐形传态,创造世界纪录,并实现了冷原子团直接的量子隐形传态。这些成果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今后,科学家有望实现更复杂物理的隐形传态。“物理学家已经在思考,如何将一个细菌的量子态进行隐形传输。或许在遥远的未来,我们能用这种原理实现人的瞬间传输:上午你在上海,中午瞬间移动到巴黎,吃顿法国餐,然后回上海继续工作。”陆朝阳说。

  京沪金融通信绝对安全

  当《七龙珠》中的瞬间移动术还是梦想时,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已逐步成熟,达到了可以产业化的阶段。在这一领域,潘建伟团队取得了多项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已占据国际引领地位。

  预计明年7月,我国将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这颗由中科大、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科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卫星,将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空间尺度的量子保密通信、纠缠分发和超远距离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

  对于量子保密通信,潘建伟解释说,经典通信的信号只有0和1,发生窃听时,这两种信号不会被扰动。如两人打电话时,他人可通过窃听器,从通信线路中的上千万个电子中分出一些电子,使其进入另一根线路,从而实现窃听,而通话者无法察觉。量子通信与之不同,不但有信号0和1,还拥有0+1、0-1等量子叠加态。根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和不可克隆原理,量子信号一旦被窃听,量子叠加态就会受到扰动,有可能“塌缩”成另一个量子态。这样一来,通信双方能立即察觉。

  实际应用量子通信的主要困难,是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会出现信号损耗。为解决这一问题,潘建伟想到了卫星,因为外太空环境接近真空,信号损耗很小。“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如果成功,我国有望在未来发射多颗量子通信卫星,逐步建立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

  与此同时,地面上的量子通信网络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将于明年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其长度达2000公里,有10多个节点,从北京出发,经过济南、合肥,到达上海。利用这一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京沪两地的金融机构可以进行保密通信,包括电话、视频通话、电子邮件,达到“无条件安全”级别。

  在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市科委、浦东新区政府等大力支持下,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团队正在建设上海量子通信产业园,包括陆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网、量子通信上海总控中心与大数据服务中心,作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京沪干线”等国家重大任务在上海落地的公共服务平台。这些重大工程及其带动的产业,将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一大亮点。记者 俞陶然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窗前明月光YG

16-12-08 15:53

0
量子通信的泡沫总有一天会破裂!
4445454

16-12-04 22:50

0
板块强势拉升时,骑在龙头上待着最好。

  龙头横盘,新概念更迭时

  保持一颗饥渴的心态,但绝不轻易出手。

  等确切,等确切。
4445454

15-12-28 12:53

0
http://mt.sohu.com/20151228/n432760786.shtml
 根据俄罗斯电视台曝光的模糊文件显示,该项目名为“海洋多用途系统‘STATUS-6‘”,其本质上是一种小型无人潜艇,该潜艇可携带百万吨级核弹头攻击港口和沿海地区。根据文件显示,“奥斯卡-2”型巡航导弹核潜艇能搭载4艘这样的无人潜艇。虽然俄罗斯将该系统归属为“自主推进水下航行器”的新概念武器,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些言过其实。因为这种攻击模式日本在二战末期就曾经采用过。“伊”系列大型潜艇配合“甲标题”微型潜艇或者“回天”人操鱼雷,可算得上是该模式的早期尝试者,而俄罗斯的“海洋多用途系统‘STATUS-6‘”则可以看成是这种攻击模式的究极进化版。所不同的是俄罗斯的这套系统不必牺牲战士宝贵的生命,同时威力也更加巨大。
  
  由于无人潜艇的动力充沛,再加上无人潜艇的体积、重量远比一般核潜艇要小,所以无人潜艇可以获得很高的水下航速,达到40-50节的速度并不困难。其次,核动力可赋予无人潜艇极大的航程,这就使得该无人潜艇可以填补中国水下拒止武器的空白,中国拒止武器的新星,也将迎来一位水下新搭档。同时,由于无人潜艇的各项指标远远超过美军所有潜艇的性能,甚至超过任何有人驾驶潜艇的极限。所以,具备这些特征的无人潜艇基本是不可能被拦截的,即便美国拥有全球最为强大和完善的反潜体系依旧不行。更重要的是,这种攻击模式完全避开了美国大力打造的反导系统的监视和拦截,出其不意的效果更强。在实际应用中,无人潜艇可由海军核动力潜艇或大型水面舰艇携带,在距离战场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防区外进行投放,随后依靠无人潜艇自身所携带设备完成搜索、攻击等任务。在这种非对称作战武器的威慑下,美军舰船本身所拥有的优势恐怕将要大打折扣了。
4445454

15-12-28 12:23

0
Telstra加入硅量子计算技术项目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15-12-28 11:48:40 

12/28/2015,澳大利亚电讯公司(Telstra)计划在未来五年投资1000万澳元(720万美元),以帮助促进澳大利亚硅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 

  Telstra宣布已经与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共同促进量子计算和通信技术(CQC2T)的发展。 
  加上澳大利亚政府的2600万澳元资助,Telstra此次投资旨在帮助硅量子集成电路---世界上首个硅量子计算机研发的第一步的开发。 

  澳大利亚电信首席执行官Andrew Penn表示:“Telstra一直致力于通过合作以及自身发展推动技术创新。量子计算的潜力对全球各国意义重大;我们很荣幸能参与建造在悉尼的世界上第一个硅量子计算机项目。”
变羊

15-12-28 12:17

0
好的 低吸三力士 看好后市板块表现
TTT94

15-12-28 11:34

0
现在是通产丽星,量子等明年吧
TTT94

15-12-28 11:33

0
TTT94

15-12-28 11:29

0
打板不安全 低吸中线大品种是王道
4445454

15-12-28 10:51

0
观察量子通信第二波
4445454

15-12-28 10:48

0
002222 福晶科技  中科大
002089 新海宜

领衔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