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抢食私募蛋糕
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券商在与银行、信托平台的竞争中获得了先天的优势,而更低的收费更为他们带来了大量私募基金的业务合作。
“以5亿规模为例,我们托管和外包的收费约为0.2%。如果借通道发行,费率至少要0.4%以上。”秦湘举例,对于一只资产规模约为3000万元的私募基金产品,信托和银行合计收取的费用约为40万元。而同等规模的产品,在
招商证券的托管和外包服务收费约为10万元。
据记者采访了解,券商在托管和外包服务的行业收费约为0.2%-0.4%,相当于原来信托和银行通道的保底费用的一半左右。
“对于初创期的私募基金,我们会以成本价提供产品通道和托管服务。”杨斌说,初创期的私募因缺乏公开业绩记录,短期很难在市场公开募集资金。他们可以将自有资金和亲朋好友资金放入产品账户,实现首只产品的发行。
基于成本较低、效率更高等综合优势,券商成为私募基金发行新产品的第一选择。
基
金业协会的托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7日,私募基金自主发行的证券投资产品数量达到1314只。但在产品数量托管排名前十的榜单中,排在前三位的均是券商。他们分别为招商证券、
国信证券、
国泰君安,托管的产品数量分别为252只、202只和89只。
除新发产品外,有一批通过信托通道、运行期限只有一两年的阳光化私募产品,也打算将信托账户清盘,再将资金转到券商托管。
“以前通过信托发行的资产规模为3000万元的产品,信托收的保底管理费要30多万元,银行要收8万元的保底托管费,成本比较高。但在券商,托管和外包还不用10万元。”深圳一位私募基金董事长介绍,他计划年底将旗下一只在信托发行的产品先清盘,再走自主发行的方式托管在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