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作为军队改革的重点,军民融合进度将加快,融合层次也将加强。五中全会也特别提出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具体的军民融合方式为:1)军用技术转民用;2) 民营资本参股军工行业。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工程公司”)依托航天发动机等军工特种技术优势研发出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是军用技术转民用的典范,航天工程公司必将乘着本次军队改革的东风而有更大的作为。
技术应用简介:
航天工程公司是航天粉煤气化行业具有领先技术的专业化工程公司 ,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为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HT-L),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航天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被誉为航天民用产业的“神七”。2005年2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经过深入探讨,决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军转民多年的技术储备,研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粉煤气化技术。2005年3月,完成了HT-L的专利申请。截至目前,HT-L拥有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共计30多项,并通过了多家跨国公司的专利独立性审查。该技术是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与延伸,是一种将粉煤高效转化成洁净 CO 和 H2 混合气体的环保新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工业化运行。主要用途有:
(一)通过变换全部转化成氢气,用于航空航天、氢燃料电池、炼油加氢等;
(二)可以用于生产汽柴油,从而实现煤炭替代传统的石油资源;
(三)作为燃料发电(IGCC),消除传统发电模式污染大、效率低的缺点;
(四)可生产化肥、甲醇和二甲醚。而甲醇和二甲醚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广泛;
(五)合成气通过甲烷化生产天然气,是解决我国天然气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技术亮点:
(1)领先的技术优势,军民融合前景广阔。粉煤气化工程行业作为技术密集性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很大。公司在煤气化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该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产业化推广前景广阔。在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长趋势下,先进航天粉煤气化技术作为煤炭清洁利用的必要环节,未来对传统落后产能的改造升级市场亦将十分庞大。
(2)强大的关键设备研制能力。 航天工程公司依托中国航天50多年来在运载火箭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和试验方面积累的技术、条件、人才和管理优势,充分利用航天系统工程、结构设计、高压高低温传热、流体动力、控制技术、特种材料以及高效燃烧等领域取得的军用技术成果,向民用产业转化和延伸,成功研制了气化炉燃烧器、气化炉内件及特种阀门等系列关键设备。
据航天炉(HT-L)发明人、航天长征化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卢正滔介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缺乏自主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使传统的煤化工成为高消耗、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而进口技术也因无法实现原料煤的本地化,不能满足煤化工的需求。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依托航天发动机等军工特种技术优势,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投资少、高效环保的国内首套HT-L粉煤加压气化炉,更加注重煤的洁净、高效利用,强化对副产煤气、合成尾气、煤气化及燃烧灰渣等废物和余能的利用,完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
股东持股情况: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
航天科技 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
航天动力 研究所等投资组建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大股东均具备军工背景,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通过航天推进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航天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73.671%的股权。截止到2015年9月30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了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86.65万股,占流通股份8.34%)、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30.10万股,占流通股份2.80)。另有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八组合持股447.73万股,占流通股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