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板还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也需要长期的交易来积淀,最后才能磨砺出耀眼的锋芒。
打板1.0阶段:见板就打,遇见好行情,或者无意中撞上龙头,也能连续吃肉,但遇上差行情,就可能成为面霸,连续吃面。
打板2.0阶段:面吃多了,就开始研究,什么板可以打,知道低位板、高位板、缩量板与放量板、形态突破板与趋势板,知道板块的效应,打板的成功率开始提高了,慢慢对打板有了信心,算是入了打板的初阶了。
打板3.0: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打板其实就是一种放弃,出手开始变得精准,无效交易开始减少,空仓的时间开始增多,资金曲线稳定上升。
上面其实都是胡诌的,我真的想和楼主说的是:
1、没有一种交易模式可以适应所有的市场状况,打板也不例外,如果有的话,市场的钱全到你家了。
2、上周的行情就不适合交易,周一创投 周二闷,周二游戏周三闷,周三锂电周四闷,周四的强势股
300368 、2721周五闷,人气已经衰落到极点。
3、想赚钱,就得围绕赚钱效应做,打板只是一种模式,它帮助我们过滤掉很多非强势的票,但打板不一定能保证你每笔交易都赚钱。如果市场已经没有了赚钱效应,打板也好低吸也好,都难以赚钱。打板是术。赚钱效应是纲。如果你抓住了纲,用什么武器便没那么重要,打板、低吸、波段,都可以赚钱。你问打板是不是适合你,我只能说,让你觉得舒服的交易模式就是适合你的。
4、赚钱效应是什么,最简单的,今天涨停的是不是让所有买入的人次日都能赚钱。其次,有没有持续涨停的个股(一字板除外)。如果没有赚钱效应就空仓休息,如果有很好的赚钱效应就围绕这类个股的板块做,比如11月的次新股 (预期高送)行情、填权 行情,10月特力A为代表的妖股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