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缺乏原创的智慧,但是却从来不缺克隆和模仿的智慧。在华尔街风生水起的暗池交易在中国的土壤也应该开花结果了吧。最近有很多迹象表明程序化交易已经占到整体交易非常大的比例。股指期货操纵案件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明白这样的真相,中国的散户和普通投资者完全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中国股票市场重新转为T+0制度和放开涨跌停板限制,那么中国的股票市场绝对会遭受国外成熟的机械化交易和高频交易的冲击。普通个人投资者完全没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胜出。可即使有这些制度保驾护航,貌似仍然有机会通过变向的方式被虐得体无完肤。
试想,大的券商完全可以自己实现一个上交所或者深交所的撮合成交的系统。而大多数的普通股民通过交易下单软件下的买入卖出指令,其实是先连到券商自己的系统,而不可能是场内交易。券商系统内部大部分撮合成交以后才把很有限的未成交部分发送给上交所或者深交所。在这种方式下,券商有了非常大的主动权和利润来源。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根本不会明白下单后发生的事情。
近来这种状况越来越明显。你在操盘时有否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比如你看到的买一到买十,卖一到卖十,明明有大数量的对手盘挂单,理论上足够你成交。为了追求主动成交,以确定价格上浮下浮几档发送交易单后,最后却会莫名其妙按照限价的结果成交了,而实际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成交明细中上档/下档价格的成交却是合理得有些牵强的,从来无法按对你最有利的最佳方式成交? 如果你发现了这个情况,那么我想你碰到了类似暗池一类的交易状况。
其实,现在还有更有野心的公司。虽然它们没有被直接委托下单,他们的规模没
中信证券 这类那么大,但是用它们的系统却可以对接几十家不同的证券公司下单。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打时间差这种方式,比如所谓的VIP抢涨停通道,更不用说了。所以中国的散户真是可悲,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就算不死,也已经被扒了几层皮了。洋枪洋炮早就已经架在那里,却还以为冷兵器的超短线能战胜他们,整天研究涨停板,真是可悲。你说, 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