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都是我详细研判了当时以及预计当时一段时间之后的市场环境,并根据自己当时NAV走向趋势和回撤忍受力后做出的战略决定。
[淘股吧]是综合市场/个人账户状况后做出的决定。
实际上,持续跟踪本贴的朋友能够看出,2015年11月20日开贴的时候,还是以小仓位T
创业板指数为目的的,心态虽然当时大概率判断市场环境是不好的,但如果一路空仓做死空头,又非常害怕中国特色的小概率事件发生,怕踏空一轮中小创的大型反弹或者干脆是新牛市,因为毕竟当时创业板从最高4100点已经跌到1700余点,从熊市最基本的跌幅上可能是已经完成的。故此以100万资金长期T创业板指数基金159915,那样,市场跌,只输时间,金钱根本无损失(基本上2-3年把成本T成0了),市场涨,好歹有仓位,横竖都能分享一份市场的红利,也不至于颗粒无收。
然后,大家看到了,市场经历了2016年年初的直线暴跌,和16年7-10月的恢复,又经历了2016年底的一轮暴跌,和2017年2-3月的恢复,目前再次经历了一个新的下跌过程,我的投资思路已经和开贴时的战略有所调整和变化了。
目前可以看到,我最多投入到了可动用流动资产的接近50%仓位的兵力,已经不再单纯是拿100WETF做隔岸观火状态了。
大类资产配置,股性投资/现金/债性投资,债性权益的投资期限,这些都是大类资产要考虑的,实际上,从股市全面撤退,进入债市,到从债市抽调一小部分兵力进入股市买成底仓,不断T,然后从债市大举撤资,开始在股市做尝试性投资,一直到全部资金都集中到股市账户里,大周期循环往复运作。
我2001年看空市场,全线撤离,进入纯打新股阶段,
2002年新股停止发行,加剧我看空倾向,资金基本撤离。
2004年初的反弹,少量资金进入股市,没赚到啥钱,然后撤离。
2004年底,去
方正证券找了个工作,打打工,顺便看看这个行业(券商)的生态。
2005年初,4月底,市场完全无底线的砸盘导致几笔短线亏损,立即止损,4月29日让我长夜失眠,窗前流泪。因为仔细评估自己,如果留在市场中,啥时候才能把亏掉的这5%赚回来毫无保证。故此第二天就去人才市场找工作。
2005年4月30日上班。工作顺利,薪水相对丰厚,缓解了我财务困境。
2005年10月意识到市场存在转机,大潜伏底可能形成,不说牛市,市场至少有一次回归均值1500点的机会。并发现了当时折价高达50%,而到期仅需7年的投资标的,封闭式基金群体。
2005年11月中旬,完成了投资决心,满仓了
500009 安顺,当时价格0.639元,买入了100多万股,占其当日全国成交量的1/3。自此长期投资,目标是8年后到期按照净值赎回。
2006 2007,打工,并兼职一份,扩大收入。每天中午到公司边的小区池塘边沉思定量计算投资组合的安全边际。封基在此期间一直处在安全边际内,就一直以短期换基,T,长期持有的手法等待到期赎回。
2007年11月15日,完成了人生第二桶金的积累,并且意识到市场已经可能到达了周期性循环级别的顶峰。
2007年11月20日辞职回家做回职业股民。并最终发现了
基金丰和,安全边际达到股市跌到3000点都可以不亏,资金分两块,一部分申购
中石油神华这类,一部分持有了丰和。
2008年2月精疲力尽,赚不到钱了。全线退出,大类资产配置重新设定为银行定期存折1年期。
2008年8月,市场果然大幅下跌到3000点,开始建立底仓,基金安顺,
基金安信。随后市场继续大幅下跌。但安顺 安信 裕隆等基金经理表现出色,净值损失极小,最终2008年年底,全年以亏损-1%落幕。
2009年初意识到市场大潜伏底再次形成,至少有一次反弹机会,均值回归目标在3500点左右,开始进入,由于2009年初市场气氛不好,股慎重决定全年最多不投入超过50%的仓位兵力。其余资金躺银行。3478以后市场暴跌,因为基金安全边际还在,逃晚了,半仓也回撤严重,回撤了50万利润,继续用半仓做基金投资,到年底站在了历史最高点。回顾自己06 07年牛市通吃,08年熊市无损失,09年反弹还又赚了40%,感觉对自己这几年市场大起大落的考验比较满意,11月购买了一辆进口奔驰犒劳自己。同时意识到市场基本到头。
2010年全年满仓投资
富国天丰,是研究结果,当时认为他可能是最好的债券基金,不受股市下跌的影响,且全年可能获利10个百分点以上。大类资产配置指针指向了债性。
2010年末,富国天丰荣获基金净增第一名。由于市场仍较差,继续持有天丰。
2011年中,天丰到期前,债券市场出现了危机,天丰净值大幅回撤。出现了折价。反应较慢,最终卖出全部持仓。回撤了不少利润。没有等到到期赎回。
随后,创业板问世,资金投入到打新事业,积极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