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打新后缴款是个大利空!

15-11-10 15:24 1316次浏览
心灵微笑88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打新后缴款是个大利空!

□作者:水上狂草

据报道,新股在停发四个月之后,将在年底前再次重启,市场一片欢呼......
欢呼什么呢,水上狂草有点错愕。既然是利益场,应该是对谁有利谁欢呼才对,那么,新股重启到底对谁有利?常理是谁最迫不及待自然就对谁最有利,你到市场上去看,谁涨得最猛自然就对谁有利。沪指三天涨了三百点,主要是券商的功劳,真牛市需要这么着急吗,你看把券娃憋成啥样了,急成啥样了,股灾以来可憋屈坏了,现在又临近年底做账,难得顺势做一波自救行情啊。对开赌场的而言,场子自然是越大越好,品种越多越好,成交量越大越好,这样才能多圈钱和多收税费呀。相对散户而言,水上狂草认为,新股重启没啥可兴奋的呀,私心点讲,倒是股票越少越好,越少才好炒,才能炒好价钱,而新股重启难免稀释热点、稀释价格、稀释利润。

其实,新股将在年内重启并不奇怪,水上狂草早在十一前和朋友们聊天时观点就十分鲜明:停发超过四个月、沪指冲上3500点这两个要素同时具备,那就到了IPO重启的临界点。现在水上狂草要提醒大家关注的不是新股重启本身,而是新股申购模式的改变,即,由原来的市值定配“先缴款”后摇号(老办法),改为:市值定配摇号中签“后缴款”(新办法)。

1、两种申购模式的相同点。
1)都是必须持有股票才能参与新股申购。
2)都是按股票市值来确定申购额度。
3)对市值确认核定都有一个基准日。
4)都可以左手倒右手,用卖出股票的资金参与申购或者补缴中签股所需资金。

2、两种申购模式的不同点。
1)老办法必须是先缴款,新办法是后缴款。
2)老办法核心是现金申购,新办法核心是市值申购。
3)老办法是全额缴款,新办法是只缴中签股的资金。
4)老办法摇号是“实摇”,就是用真金白银在摇;新办法是“虚摇”,就是用市值虚拟货币在摇。5)老办法摇号相当于建了一个巨大的资金池,新办法没有资金池。
6)老办法如果市值全额申购,你如果不想卖出股票,就必须从场外筹集追加足额资金;新办法你肯定市值全额申购啊,但你无需追加资金,只需卖出足够中签股的股票资金即可。这对机构尤其有利,他们可以凭借其市值优势几乎可以包揽新股,而且还不用追加资金,只需左手倒右手,出掉一小撮筹码即可。
7)老办法具有强制性,像霸王条款,新办法更具人性化,可有多种选择;
8)老办法有利于虚拟经济,新办法倒逼热钱支持或者回流实体经济;
9)老办法场内资金水涨船高有利于牛市吹泡泡,新办法场内资金水落石出容易陷入熊市鳄鱼池;10)老办法有利于“买”,对场外资金有吸附勾引作用,新办法有利于“卖”,对场内资金有抽离作用。

从两种模式异同可以看出,新办法是目前为止最公平的一种打新模式,但是自古以来,大凡公平,总是利薄呀,而极度公平则意味着极度利薄。水上狂草认为,老办法最大的优势是囤积在一级市场庞大的打新资金池,全额申购冻结相当于白拿走了投资者三天的利息,一只新股摇号动辄冻结资金数千亿甚至上万亿,这个资金池虽然有一部分资金纯属摇号,并不参与二级市场炒作,但是资金池庞大的体量无疑会对二级市场起到一定心理支撑作用,而且总有一部分打新资金是耐不住寂寞或者抄底最终流入股市了——当然,建资金池总有扰乱正常金融秩序之嫌疑,但却是任何商家和大玩家们梦寐以求的。从解决融资难、支持实体经济角度而言,对哪些试图获取垄断利益、抬高融资成本、限制资金自由流动而设置的形形色色的资金池都应予以拆除,这个是对的。而新办法拆掉了资金池,灰色资金也无处藏身了,毕竟谁也不可能为了打新去买股票,所以即使IPO开启,银行理财收益也不见得同比有明显提高。老办法明显利于勾引新增资金流入,新办法则不利于资金流入,这就是新老办法给资金面带来的最大变化。

资金是股市的生命,股票上涨必须靠资金来推动,如果新股申购新模式对资金面是偏空的,市场后市的走势是不言而喻的。许多散户痛批老办法,热赞新办法,但是你别忘了,正是这近乎霸王条款的老办法在二级市场集中起数万亿的资金池,正是这个庞大怪胎的资金池对2014年以来的A股牛市推波助澜,功不可没啊。水上狂草的观点向来冷酷,因为A股的盈利模式一直就是庄家与散户的对赌,不存在庄家与散户的蜜月或者利益共同体,所以凡是散户普遍拥护和赞成的,我们一律坚决反对,因为哪个最终必定是要亏钱的!散户同志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本质上讲,无论是何种申购模式,对散户而言一签难求的局面都不会改变,打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傻子才为了打新中签进入股市呐。。水上狂草一直强调,在中国股市,成功的投资者绝不会奢望靠摇号发大财——博取差价赚钱,这才是投资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股海冲锋舟

15-11-10 15:43

3
不同意你的这些观点,经济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经济学家难以始料预料的。你的这些分析似乎有些道理,但内容很粗糙。我是20多年的金融工作者,实践告诉我,上次打新改革大盘当天上涨了9.03(大概吧),这次也被股民看,就足以证明这个方略是正确的。你要知道原打新办法,中金等结算公司可以利用巨大的打新资金,存入银行,以协议存款利率计算,以今年上半年上市的资金缴存数量,可以稳占80--100亿,同时,基金公司通过理财渠道进行打新,股民们在投资市场中应该获得的丰厚回报被这些机构以寄生的方式吸得几乎干净的地步!!你认为这个新政不好,或许是你是机构之类的行列,或许你嚷嚷另有企图。。。。。。希望你好好弄懂了最到这吧里来说,否则,会污染市场风气!不好意思,希望你能谅解!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