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逻辑个人觉得没有问题,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是炒作的时机,个人有几点浅见:
[淘股吧]1.大家看下每次次新炒作的时机,可以看出,市场没有赚钱效应的时候,资金就去抱团炒作新股,那是因为次新盘子小,只要打造出了赚钱效应,市场跟风的人就多起来了,每次市场调整,大家都去次新里避险,这次的炒作也是由市场的调整当中的游资避险炒作造成的。这是由次新的炒作节奏的特性问题
2.那如果市场环境向好的话,资金还会去进出不是很方便的次新么,那大资金换了方向,次新里面会有谁呢,肯定是各种散户了,大家都知道,散户抱团的东西,肯定不是东西,券商,创投,集成电路等板块资金进出很方便,四季路的明面上就10几亿的资金在券商上进出,制造了巨大的赚钱效应了,那请问如果你是大资金的话,要你选择的话,你去选择哪个方向
3.还有一点,2000万以下的,没有新老股转让的,可以没有网下配售,直接定价网上配售,这个跟以前的
中石油定价没有区别而已。从A股的次新炒作路径来看,这一次牛市很大部分是因为次新的赚钱效应才带起来市场的赚钱效应,吸引不断的资金流入。而本质上是因为一级以及一级半市场对二级市场的让利,试问,如果按照承销商和发行商竭泽而渔的心态(这个是肯定的,谁都想利益最大化,而且有的是人操作),原来明明定价20元的东西,把他定到50元,是的,的确可以炒作的,但是这对二级市场是巨大的利空,原本二级市场的利益被一级和一级半以及中介给吸光了,还伴随着中签率的巨大下滑
4.所以从炒作路径来看,肯定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有炒作稀缺性的只有这次的按照原来定价方式定价的28只次新,这是最后一批(稀缺性),也是按照以往定价方式定价的,如果是小盘的,那就更加好了,还有刚上市的前面几批(不敢定太高),肯定会具备巨大的赚钱效应,所以个人觉得放弃简单的比较效应,有机会开板就搞这28只里面的小盘股,至于简单的比价效应,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就像这28只是龙头,而比价效应只是后续市场挖掘品种,试问你搞谁去啊
5.管理层为了IPO以及打造市场的赚钱效应,可为很用心,可是个人觉得过了,过犹不及在以后的市场当中会埋下很深的隐患,不让利给二级市场和普通投资者的市场,肯定会给很多人所诟病,资本市场就是这样,不断尝试,错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前有融资融券加杠杆的代价,后有
中证500高位的急急忙忙的推出,所以个人赞成改革,但不赞成操之过急
6.所以个人觉得下个礼拜次新要看主板的赚钱效应脸色的了,本身重启IPO就是对次新的利空,如果主板赚钱效应好的话,次新的人气肯定会退潮的,所以别想太复杂了,比价效应的标的都还没出来,你去炒作,个人觉得风险太大,等28只个股炒作一轮再来比较效应吧,人气人气人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人气在哪里,资金就去哪里,
7.个人觉得这次的新股发行改革方案,对二级市场的是极大的利空,新股的不让利给二级市场,不会吸引巨量的资金进来的,而中签率的下降,带领的肯定是资金的退潮,不是单纯的先上车后买票就可以了,只有赚钱机会大,才有吸引力,就像买彩票,你每天2块钱,可是全国中奖就那么几个的,但是如果我先交钱,但是有概率得到很大的利益,我也愿意投入巨大的热情参与,反正这个是无风险的。所以以前打新的时候,我总是在打新前几天,我就到处去筹钱的,争取账户打满,因为只要我中一次,我就是暴利,所以这个
8.盘面会反应一切,不管利好利空都在盘面会反应一切,所以个人觉得炒作次新的逻辑还是谨慎为上,最好的时机应该是28家开板以后
个人的一点浅见,个人希望小盘的定价方式还是按照原来的定价方式来,不要直接一步到位,连汤都不给二级市场喝的,那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又不是傻瓜,谁来接盘的,这个个人觉得很关键,的确要打造市场的赚钱效应,但是不能这么来打造,所以希望管理层认识到这一点,原来的中签率已经不高了,但是有赚钱效应的,那以后呢,一切交给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