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IPO重启的消息,给周五傍晚的资本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宣布,证监会将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重启新股发行。此前暂缓发行的28家公司IPO将在年内重启。邓舸称,目前股票市场已经进入了自我修复、自我调节阶段,证监会决定,重启此前暂停的新股发行,并进一步改革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政策措施。回顾一下,周五的发言内容:
一是针对巨额打新资金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强调新股申购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券商不得接受投资者全权委托申购新股;
二是突出发行审核重点,调整发行监管方式,严格执行证券法规定的发行条件,将审慎监管条件改为信息披露要求;
三是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取消询价环节,由发行人、主承销商协商定价,简化程序,提高发行效率,降低中小企业发行成本;
四是加强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建立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机制,要求首发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填补回报措施;
五是强化中介机构监管,落实中介机构责任,建立保荐机构先行赔付制度,要求保荐机构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作出先行赔付承诺,完善信息披露抽查制度,出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业务监管办法。
证监会将IPO管理办法、创业板IPO管理办法、发行承销办法等修订草案将同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履行相关程序后发布实施
既然能发布肯定早有打算。我们怎么看待之呢?且看下面的观点:
1、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认为,重启IPO宜早不宜晚:现在重启IPO比4000点再重启要好很多。因为本身的确市场有启动的迹象,但是我们说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是主线,如果资本市场失去融资功能,这个资本市场的存在价值就不大了。
2、
兴业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媒体表示,市场已经逐步企稳,人气渐旺,市场对明年小牛来看展望乐观。
3、IPO重启,股市融资功能全面恢复,是资本市场正常化的重要标志。短期来看,普通投资者对于IPO重启的影响可能有分歧,特别是在短期大盘快速上涨至三季度成交密集区附近时,如果短期震荡也是正常,并不影响此轮行情的趋势。券商在连续暴涨后,下周或面临阶段性震荡整理,但受益于IPO重启所带来资本市场正常化以及券商业务的全面恢复,调整时仍值得优选。
上周的明星板块是什么?大家毋庸置疑就是券商。券商涨这么多,肯定有消息知道要IPO 了,国家的意志大家看好了,大金融下的股市平稳才开始ipo,市场稳定了,股市的基本功能为啥不打开ipo,现在市场化改革,IPO不可能停很久,完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