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重构了金融 大数据重塑了信用
银资网
11-07 08:5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渗透积累,以及互联网海量用户和
金融行业的结合发展,造就了互联
网金融的快速崛起,冲击着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经济行情下喷发式成长。
据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突破10万亿。而中国拥有40亿银行卡用户,其中仅4亿信用卡,4亿银行卡中,还有大约2亿为沉睡的僵尸卡,相对6亿智能手机用户,互联网金融未来市场仍然潜力十分巨大。
互联网金融将更有效的配置相对稀缺的金融资源。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实体。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0%,创造约80%的就业岗位、约60%的GDP和约50%的税收。但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30.4%,维持在较低水平。
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对小微企业放贷的积极性。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不能简单依靠传统金融的增量,必须依靠全新的信贷理念、信贷模式。基于互联网的小额融资平台,包括P2P网络借贷平台、网络众筹、阿里小贷等新型业务模式为小微企业融资拓展了新渠道,也改善了融资服务体验,降低了操作成本,缩短了贷款链条。
显示大图
P2P平台主要是投资和借贷2方面,互联网的便捷和信息化助长了P2P平台的发展,但是因为P2P网络借贷平台因为发展速度过快,监管力度不严,同时制度不完善,导致了P2P平台先天不足,跑路、倒闭事件接连发生。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0月份又诞生了近50家问题平台,其中仅跑路平台就有20家,停业平台14家,提现困难平台11家,还有两家平台被经侦介入。
在P2P平台监管尚未落地之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沦为金融骗子集聚地。与被股市套牢相比,P2P真的要比股票还狠毒,它毫无监管。股票最多套牢卧倒,过几年还能解套,而这东西运气不好就颗粒无收。
年初至今,搅入互联网金融诈骗漩涡的投资人数不胜数,如今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仅从P2P网贷来看,截至10月底,2015年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14.2万人,涉及贷款余额为79.1亿元,很多投资人为此倾家荡产。
P2P平台的庞大的不良贷款数据势必会带动个人信用征信的强大需求。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征信市场体系的建立又带动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在这条逻辑严密的互联网金融生态链条上,如何充分合规利用大数据成为扼颈之虞。
可以提供互联网金融征信产品的机构已不仅仅限于传统的专业征信中心或征信公司,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一批专门针对P2P网贷、网络微贷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征信机构或“准征信机构”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
中国整体经济的下行,以及各大商业银行不良数据的“双升”涌现了很多服务于不良资产的平台,例如银资网、资产360、分金社等。这些不良资产服务平台都已经在各的产业链条上找到立足点。
银资网是一家典型的不良资产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手机、整合完美衔接委托方(个人借款、企业商帐、银行贷款、国际账款、小额信贷、P2P网贷)和处置方(专业催收服务公司、专业不良资产处置公司、专业律师事务所)实现资源最大化、时间最优化,快速委任和处置不良资产。
同时,银资网正在建立的个人征信数据库,专门针对个人、企业信用数据的收集,通过银资网征信系统,可以对个人以及公司有个初步了解,及时规避潜在风险。但是,“准征信机构”现在能做的其实真的不多,完全是在互联网冲击传统金融之下做出的自卫反击行为,互联网征信大数据,这条路依然很长。
银资网创始人兼CEO项伟建认为,如果从时间维度来衡量,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基本与美国同步,但金融信贷水平与美国相差20十年,飞步向前的行业和征信体系的滞缓,很有可能成为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路上的一个大坑。
中国征信体系能快速超越20年差距,赶上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步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