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回顾东方电机的技术有这些突破
2015-12-01 东电微讯
2015年是东方电机实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技术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发挥如何?技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有多大?
水电技术行业领先,站稳世界第一梯队
“十二五”期间,东方电机通过持续自主创新,研制出一批领先世界的水电设备。从三峡地下厂房700兆瓦蒸发冷却水电机组,到溪洛渡770兆瓦巨型空冷水电机组;从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57兆瓦桥拱,到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75兆瓦巴西杰瑞电站贯流式水电机组;从300兆瓦黑麋峰、呼和浩特的引进制造,到仙游、深圳、仙居等电站抽水蓄能机组自主研发,再到绩溪、敦化超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项目的中标,东方电机站稳了世界水电第一梯队。白鹤滩1000兆瓦水电机组的自主研制将更加突显东方电机在国际水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热电技术取得突破,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十二五”期间,东方电机热电产品自主研发及制造技术取得突破。红沿河、方家山、宁德等核电产品成功投运,CPR 1000核能发电机实现批量化制造;台山EPR1750兆瓦“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发电机制造成功”被评选为“201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14年至2015年我国十大核科技进展项目”。
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及CAP140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制取得新进展,标志着东方电机核能发电机技术进入自主研发创新时代 。
自主研制出我国目前出口发电设备中单机容量最大的沙特拉比格660兆瓦、60
赫兹水氢氢汽轮发电机,空冷汽轮发电机形成产品系列,1000兆瓦常规火电和300至500兆瓦燃气轮发电机实现了批量化制造。
风电开发稳步推进,获得高端市场认可
“十二五”期间,东方电机自主研制并优化形成了1.5兆瓦、2.5兆瓦直驱风电机组产品系列,并实现批量化制造,在国内率先通过了GL型式认证。成功研制2兆瓦电励磁、2至 5.85兆瓦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自主技术的2.5兆瓦风电机组通过国际竞标首次成套出口欧洲,获得高端市场认可。
电动机迈向高端,技术开发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研制成功了AP1000核电海水循环泵驱动电机、国产首台宁德核电3300千瓦无刷励磁机和台山EPR1750兆瓦核电无刷励磁机。4000千瓦高压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成功入围国家《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车用电机、管线电机等高端驱动产品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电动机技术正向高性能、高可靠、高速、大容量迈进。
控制辅机比翼双飞,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十二五”期间,东方电机的控制和辅机产品技术实现新的突破。自主开发的筒型阀全数字集成式电液控制系统填补了行业空白,GES6000励磁系统、HGS型调速系统、东方第三代换热元件、主变压器冷却器等产品成功研制。
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东方电机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总额较“十一五”增长了近1倍。同时,成功立项国家政策性补贴20项,获得了政府支持资金7934万元。建成了四川省、德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取得长足进步,两位专家获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突出贡献奖”。
研试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00吨高速重载推力轴承试验台、大容量主泵水润滑轴承试验台、气体及流体传热通用试验台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试验室和试验设施陆续建成投用。
开拓进取潜心攻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十二五”期间,东方电机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进步奖76项,其中“500米水头段、抽水蓄能机组研制”和“CPR1000核电1150兆瓦半转速汽轮发电机研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巴西杰瑞22台75兆瓦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研制” 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
“十二五”期间,东方电机获得授权专利185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和交流论文总量达到400余篇,其中在国外发表5篇。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24个。公司的技术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十三五”是东方电机主动适应 “新常态”,深化改革,推进“六个转变”的关键时期。以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昂扬斗志,加速实现技术领先战略转变,打造核心技术差异化竞争优势,奋力攀登行业技术新高峰。
(供稿 余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