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没有行星耀眼,那是因为它更加深远。[淘股吧]几十年前的PD-1度过了漫长而寂寞的岁月,突然有一天,PD-1作为肿瘤治疗的分子靶标使以前所有的靶标黯然失色。
看到恒瑞上涨,我想起了这个度过漫长而寂寞岁月的PD-1,
以下内容为节选,欲知原文,还有PD-1和恒瑞的关系,请自行
百度————————————————————————————————————————
作者:科学网/徐鑫
来源:“科学慢炖锅”
一
公元1992年,潜流涌动的年头,猛人PD-1,被一个叫Honjo的日本人轻轻唤起[1]。
但PD-1出生时,天上没有任何异兆。PD-1似乎只是在细胞程序性死亡中打酱油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看起来只是一个垃圾股,因此只在一个叫EMBO J的杂志上做了简单的介绍[2]。
在PD-1出生时,P53已经名震江湖。这个只比PD-1早发现13年的分子,由于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癌症发生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吸引了无数追逐。PD-1出生一年后的1993年,当PD-1的研究论文依然寥若晨星的时候,P53已被科学界的时代杂志Science评为明星分子[3]。多年后,P53研究节节攀升,如今相关研究论文已达到70000多篇[4]。
比P53稍晚些的Ras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这个癌蛋白最初作为癌症的病毒学说的一个证明而出现,后来又成为癌症治疗的分子靶标。现在Ras相关论文50000多篇[5]。
再晚些的HER2一出生就被Science报道,后来更是有无数的制药公司打它的主意,目前针对HER2的抗体药物是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标准之一[6]。
甚至比PD-1出生还要晚些的BRCA1、BRCA2都似乎后来居上,迅速成为各大杂志抢夺的焦点。这些基因由于在乳腺癌、卵巢癌的预判上的作用,成为乳腺癌早期检测的首选;以此为基础的基因公司,每年有几十亿的营业额,养活了上千名员工[7]。
即使是同在细胞死亡领域的Bcl-2,从一开始惊才艳羡,注定成名[8]。PD-1出生的这一年,整个分子生物学领域都笼罩在细胞程序化死亡的阴影之下,大地上的巨人,唯有Bcl-2,冠盖满京华,而PD-1,斯人独憔悴。
恒星没有行星耀眼,那是因为它更加深远。PD-1在对自己的安慰中,度过了漫长而寂寞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