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随想杂谈

15-09-27 22:31 5916次浏览
畅游紫霞湖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经济形势不乐观,其实是改革一直无法取得实质进展

都在谈改革,但究竟改革是什么,要怎么改 ,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看起来题目很大,但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改革制度设计,让这个社会的每个个体都尽可能创造应有的价值,为其他个体提供便利帮助而受益,而不是个体间互相设置各种障碍,来获取利益

举个身边的例子:我们国家要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减少经济生活中无畏的摩擦阻力
直观简单点说,就是闲人太多,有太多人没有进入价值创造的领域,对经济社会进步不是润滑剂是强大的摩擦阻力
就拿停车来说吧,国内各大城市,只要街边有能停车的车位,都会站着人等着收费
但在发达国家,这种人几乎没有,就算东南亚的泰国,我开了二十多天车,除了超级市场的立体车库,停景区,海边,就没人来收过费
国内这些,站在街边的等着收钱的,完全不创造价值
如果制度合理,这些人应该进入工厂,或去植树造林,当钟点工,使制造业用工荒得到缓解缓解,进而降低用工成本

更不用说数量庞大的公务员,事业单位里头的闲人了
去年媒体曾提到过,日本是地震频发国家,日本地震部门隶属于气象厅,人数大概就百十来人
但我们国家,县级市都有地震局,全国加起来几万人,不知道这些人整天在干什么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13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hbzheng001

18-04-17 13:29

0
楼主讲的好,目前看真的在向不好的预期走,真的很担心未来。。普通百姓,如何面对未来的风险呢?
畅游紫霞湖

18-04-17 12:52

1
贸易战预期在强化,中国可能被主要贸易对手围猎

最新消息:
川普考虑美国重新加入TPP
中兴被美国商务部制裁,英国也禁止国内采购中兴的产品
川普发微博说不能接受人民币贬值

关于川普可能加入TPP,本人在上贴中有过详细的厉害关系推演,符合预期

至于另外两条,则说明川普对和中国的贸易磋商失去耐心,后面会更加强硬
川普
开始栽赃,说人民币贬值
这明显是枉顾事实的
但其态度转向强硬是显而易见的
这或许是市场嗅到了新一轮强对抗的开始

现阶段选择跟美国对抗的结果就是对抗全世界
本来可以向美国让步的同时,跟随美国收割全世界
资金永远是最聪明的,用脚投票

本人4月初的各种预判,正一步步印证

中兴这事可以看成个案,也可以看成是整个贸易摩擦中的一环
国内某些官僚机构张狂的态度
直接说没有跟美国有任何层级的贸易谈判接触----直接打脸川普
并强调,目前没有谈判的氛围,责任在美方......
本人不禁感到困惑,如此强硬,强势的态度,底气在何方
莫非,你软实力超过美国--全世界都是朋友?
又或者你对美国是逆差,在对美贸易上,你可以掌握主动权?
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其实就是大豆,农产品什么的,或许可以影响美国选民某些选票,企图以此对川普施压,迫使其让步
百把亿美元的大豆什么的,美国可以找替代市场
你几千亿美元的顺差,放眼全球,可以找到任何国家能替代美国么?

看着吧,我估计安倍美国之行,可能会受到川普的热烈欢迎,在tpp或者其他对华政策上,更紧密的协调
畅游紫霞湖

18-03-13 22:55

0
证监会引入CDR是为什么?

最近管理层把引入新产业,新技术的独角兽企业作为一项核心工作在推进,而且似乎对引入CDR也非常重视积极
莫非是想让股民从batj这些优秀公司快速成长带来的财富分一杯羹?
不知道这个时候急吼吼的搞存托凭证是为什么?
终于发觉A股是个垃圾堆,看到高级食材,不管什么代价,都要强行引入?

本人认为现在引入CDR还有个问题
美股现在在高位
现在引入存托凭证
会进一步强化A股和美股的相关性,这或许会加剧A股动荡

管理层难道用这些CDR来引导中小创的估值?甚至用CDR来作为创小的压舱石,A股如果出现系统性非理性涨跌的时候,有美股做牵引
如果是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
得多自卑啊
想拿一个不稳定的系统来对冲风险

当然,其引入CDR的核心目标还是借鉴成熟市场的定价方式,即希望引入CDR的同时,也引入成熟市场对科技企业的定价方式,从而避免国内新产业过度爆炒
畅游紫霞湖

18-02-28 12:07

0
再论国之重器--智能制造
正如本人前两贴论述智能制造的战略地位
市场最近开始爆炒“工业互联网

 
由上图可知,最近炒作的工业互联网,其实是狭义化的,只是网络传输层
“工业互联网”是美国提出的,德国是工业4.0,中国是智能制造2025
这三个词的内涵应该应该都差不多
广义的工业互联网,还应该包括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

  
 
减少1亿劳动力
对应增加100万台智能设备
1台顶100人
1亿劳动力,由20万人操作100万台智能设备完成
这就是劳动生产率,大国竞争力

消费领域的互联网改造挖掘在我国是相当成功的,在各种电子商务,包括移动应用领域,至少是和美国不相上下的
现在全球的焦点是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工业领域
我觉得政府会特别重视智能制造,是基于人口的因素判断
中国在智能制造这个战略领域上必须取得成功
否则基于人口结构的危机,我国未来恐怕不乐观
这东西可不是什么AR,VR,电竞,电影能比拟的
这是国运
从资本市场看
第一阶段炒作网络层,和5g,物联网一起炒
两会高潮,可能会挖其他层面
畅游紫霞湖

18-02-10 13:42

0
由人口出生率下降想到的下一阶段主题投资板块

这两天有两个新闻,2017的人口出生率又超预期的降了,富士康旗下某工厂裁员一万人(工厂的智能化改造)

这带来个思路

一方面,AI和机器人的快速进步和巨额投资即将和正在重塑全球工业版图
一方面,最近舆论开始热议的2017年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又下降了(比计生委预期的少了300万)
舆论普遍担忧人口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断崖式下跌
2会上政府肯定要回应这种担忧并拿出政策对策
完全取消计划生育可能不太现实,而且未必管用,但某些鼓励生育的政策可能会出台
但我觉得很可能会有产业性的配套措施政策出台,来缓解舆论关于劳动力,养老的担忧
能对冲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大幅下滑的唯一手段只有机器人,工业4.0,智能制造
中国现在也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和条件
所以我猜测,下一阶段的主体类投资很可能是智能制造,无人工厂
随着银行保险蓝筹前几天的暴跌,看PE炒股的所谓价值投资应该结束了
应该回到世界主流方向来,即科技股,成长股
既然工业4.0能和我们国家当前最重要的危机(老龄化和人口可能会断崖下跌的忧虑)紧密相关,没道理不成为主题投资的主线板块
603895 在市场一片凄风苦雨中,三连板
应该是有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看到了智能制造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阶段政府可能会力推的产业背后的逻辑
这可比前不久说大数据,强度会更大,规格及持续性,想象空间都更大
畅游紫霞湖

18-02-08 13:10

0
狗尾续貂的再把上贴的重点拎一下

先着重再谈一下当前形势

大量个股控股股东因为信托,质押爆仓或面临爆仓,紧急停牌这种现象肯能会越演越烈
日成交金额,低于3000万的个股,超过1700只,这些股都面临流动性锁死的困境
爆仓的风险大都堆积在银行,券商
因为这些僵尸股,每天多500万,甚至200万筹码都承接不了,直接大跌,甚至跌停
既然现在质押,信托,各种爆仓已经严重威胁到券商,银行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金融机构的安全
那股票的下跌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

所以现在641的压力来自多个方面了
质押,信托这事可能是银监会弄的
但上市公司,银行,券商都跳出来不干了
包括在僵尸股里的小股东,散户,基金什么的
出又出不来
一旦爆仓不是停牌就是连续一字跌停

私营企业这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套取现金通常两种玩法
第一就是减持
第二就是质押
质押的好出是
一方面解决资金需求问题,一方面继续控股上市公司

现在的问题就是质押来的钱都花出去了
股票本来就跌到质押警戒线附近
上市公司股东们努力的在维护股价
现在居然要去杠杆

那些僵尸股股东能用各种资金维护住股价,不到质押警戒线,已经不错了
去杠杆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去杠杆只能在资金不断流入的大牛市中才能完成

综上所述,我觉得后面对创小政策面会暖意融融
甚至不排除国家队到创小来做引导

这么一分析,应该清楚了

现在IPO发行数量,管理层对中小创的打压已经走到尽头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641想怎么做
而是他能怎么做,或者说他必须怎么做
形势所迫
这就是形式比人强
畅游紫霞湖

18-01-03 20:57

0
小议新区炒作一日游(1月3日)

今天某些资金撬动新区,新区28个涨停,次新却因此大幅失血大跌
之后看到很多对新区要强势起一波的言论
本人对此持保留意见

本人认为今天新区的启动,不过是次新形成一致预期后,某些资金刻意发动新区对次新的一种打压策略
次新还会是主线,新区乐观的看也只是超跌反弹而已,新区的持续性恐怕不见得好

从标的来看(板块)
新区里头很多个股质地一塌糊涂
新区千年大季跟很多公司业绩有什么关系
如果拿到合同就是利好
那那些手持几百亿PPP项目的公司不是要炒上天了
莫非新区项目不需要招标
或者新区的工程项目,利润是其他地区的10倍?

这两年但凡能持续炒作的,必然有业绩支撑
从锂电到集成电路到5G到白马,无一不是

从筹码的角度来看
新区里很多股票都面临变成僵尸股的可能
里头各种资金就盼着对手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场外大资金根本不敢孤军深入,介入过深

所以今天新区爆拉不过是一个超跌反弹而已
爆拉新区,震仓次新
专注主线,未来几个月的主线还是次新
刚上市的超跌次新筹码最干净,纯筹码博弈
新区里很多是业绩一塌糊涂的老票
如果选择新区作为博弈炒作标的,面临里面大量大小非,股东的套现减持,这风险太大了

但发动新区,在次新依然是超跌底部位置,对次新底部筹码的收集来说,无疑是一步好棋
坦率的说,愚弟前两天也有点纳闷,次新如此明显的底部和炒作优势,必然有很多人都发现也埋伏进来了,就这么走趋势快涨了?

另外,今天的技术盘面必须牢牢记住

玩次新的资金,都是高流动,高投机的性质,集合竞价看到同样高投机性质的新区板块大幅高开崛起,应在第一时间把次新清掉
下潜

17-12-26 11:38

0
百合姐真是太牛了。收藏本贴。赞一个
畅游紫霞湖

17-12-21 22:14

0
流动性危机将套牢全社会,包括社会精英阶层,国家队,养老金

本人11月16日,跟朋友谈次新股时有如下对话:
又到了远离次新的时候了
资金这两个月狂拉次新
在party的最高潮节目抽大奖(高送公布),群众纷纷买票入场等待抽奖时,就是资金砸场子的集结号

一个多月来,次新普遍跌成狗了
次新只是最近一个月股市的一个侧影
目前股市的危机,正如上面帖子所说,是流动性危机
在流动性危机下,接下来市场资金会如何避险呢?

很多股的一些小股东,战略投资者,会被大面积的流动性危机吓到的
还有成交量的股,都有巨大的风险
在还有成交量的时候,先跑点出来再说
以大为美,我觉得最核心的原因是流动性
大资金抱团,相互提供流动性
远端次新也是各种解禁
1年内没有解禁,大小非出逃的票就是近端次新
而且,ipo常态化将从高速,变成象征性(一周一家,两周一家)
这又利好近端次新
资金大概率会逃离各种坑股(解禁高危,股东跑路高危)
白马,蓝筹也不可能一直拉吧
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标的比接近发行价的次新更适合抱团炒作操作得

8月是中科信息打出N连板,激活扭转次新
这次是药石科技N连板
所以我感觉次新情绪扭转,就在眼前

11月16号,我说远离次新
那么今天,我要说,次新,I am back
今晚被2129减持的消息打击了
痛定思痛,觉得老股问题太大
老股的流动性危机会扩围

近端次新将可能变成唯一的安全岛
因为只有近端次新不存在什么大小非减持,什么战略投资基金跑路,流动性人气也比较好,不存在变成僵尸股的可能
畅游紫霞湖

17-12-14 23:14

1
市场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吗?

随便翻翻
感觉市场风险不是一般的大
太多的股阴跌不止
就算低位止跌的,日内振幅也惨淡
市场已经严重失血

这种市场,随时都要紧盯
一旦指数某日失控
随时可能演变成新的股灾

这些丧失流动性的股,里头的大小非会逐渐明白,自己的资产,完全不等于目前持有的股票数乘以当前股价(哪怕已经严重超跌)
如果硬抛,根本没有对手盘

就像现在新三板发生的事一样
当许多股票完全变成无法兑现的权益凭证

那么,目前还有流动性的股票里头的大小非,股东,投资者会怎么想?

现在就好像1948年的上海,法币,金圆券什么的在疯狂的发行,但持有这些货币的群众,发现兑换实物或硬通货(美元,黄金)已经越来越困难,甚至对手盘都几乎消失了
乐观的估计,被刻意隐藏起来的保证金总额,估计就1万亿左右,悲观的估计或许只有8000亿左右

一旦投资人,大小非们意识上千只股里头的股东,资金们那种困兽窒息的处境

一次有一定数量的群体性出逃,可能就会抽干整个市场的流动性
一个人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或许最小需要比方5000cc的血量
同样,以目前的市场规模,维持基本的市场交易至少需要5000-6000亿吧
低于这个数字,卖盘发现没有对手盘将是一种普遍现象
这样,恐慌就发生了
这比15年的股灾恐怖,当时市场有钱,是信心的崩溃

那么多几十亿上百亿的公司,日成交金额只有三五百万了
已经不是涨跌的问题了
我不知道641有没有应对流动性危机的预案

新三板,两年多的时间发展了1万多家公司
16年估计已经出现流动性问题了(整体上的)
依然有部分的公司交易正常
但这其实像病毒,丧失流动性的越来越多,整个市场逐渐陷入绝望
最后就是最后一分保证金带着恐慌离开市场
所有标的,全市场彻底冰封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