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14年-2015年从6万到170万经验总结

15-09-20 10:38 3954次浏览
wise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从07入市一直亏损到2012年身无分文,2013年开始认真总结经验,完成2篇投资预测,曾在**和天涯论坛发表,虽然无人理会,但是给予我用力的指导力量。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冷静下来,抛开股市的浮躁,总结经验。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找到有缘人,能给我帮助。
  写这篇总结前,先感谢002204吧abraham及顽石两位大神,他们的精准的信息情报让我在002204这票在14年年初就打了首胜,感谢。
2014年主要成绩:
  国信第5届财富联赛第2,实际因弃赛放弃名次,两融赛第48.(总41000余参与)




最终因选择弃赛而放弃联赛排名。(最终排名如下:


2015年共7次预测:K线图大致如下:


7次预测全文: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3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淘沙取金

17-05-09 13:41

0
  000488 媲美银行股估值,但成长性极好。股息率高达5%以上,超过一年期理财收益。
wisen

17-05-08 22:09

0
一般工程大学都有一门课程叫插值函数
容容呀

17-05-08 19:26

0
谢谢你的回复!三位插值模型,是你自编的吗 ?
wisen

17-05-08 16:48

0
通达信软件
容容呀

17-05-08 10:41

0
这是什么软件呀
wisen

17-05-08 10:22

0
主要市场走势预测(2017-5-7) 
 
 
一: A股市场继续空仓,下一波行情开打主战场在中小板。通达信指数代码 399005 指数票。
二:黄金继2016年1月07日首参,待中长期牛市确认,建议买黄金ETE,不要买纸黄金。(目前黄金价275元/克)
 

三:石油目前国内没合格的交易市场,如果有合适的交易市场,待石油二次探底后看多。(本石油价格采用纽约原油价格-重油,非布伦特原油-轻质)

备注:黄金、金属、石油,美元指数均采用维森价格模型,指向及时性和准确性有一定欠缺,造成的预测有一定偏差。(因无法采集成交量参数无法采用三位插值模型)。

  A股市场采用维森三位插值模型,准确性无与伦比,维森三位插值模型下的信号回顾:

  
 
wisen

17-05-05 21:29

0
晨鸣纸业:比银行利息更具优势的财务投资 

晨鸣历年分红一栏:
 


股市盈利的方式也就3种,除了跨市场或关联品种套利外,你的盈利在于你的交易对手,牛市已成过去,当交易对手大量消失应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鱼腩,另一种盈利就是赚取上市公司的分红。
  目前股市下滑,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收益率或者固收牛市正在展开,以晨鸣为例,不少人在质疑其财务统计的可靠性,我认为是多余的,在我不懂财务的情况下,我宁可选择它的逻辑性,如果公司缺钱,他不可能采取高分红策略,尤其今年10股送6元,比去年整整翻了一倍,分红金额近12亿,这个逻辑是不存在的,其次,公司采取高分红拉高出货或者在融资短期都无计划,那么这个逻辑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如果狐疑倒不如相信他的财务是正确的。
  如果你收入稳定,只想对资金保增值要求,那么晨鸣将是不错的标的,那么操作模式变的相对简单,以4.5%收益为基准,采用网状交易模式,跌X%买入一定比例的股份,涨X%卖出该档位买入的股份数,赚钱短期波动的收益,如果担心股价持续下跌那么就当存银行,利息收入不比银行差。
 


000488 以分红率模型计算2017年股价约0.6/(3%-4%)约15-20人民币元(分红日)。
   200488 以分红率模型计算2017年股价约0.75/(5%-7%)约10.7-15港币。(分红日)

  晨鸣A股
  晨鸣A股
  H股

晨鸣A股股东人数统计:
 
 晨鸣第一季度杜邦财务分析:

  
 晨鸣热点及主要事件:

  
 风险及收益提示:目前H股B股都已超越08年高点,作为财务投资,B股收益率具备较大的吸引力,其次是港股,安邦目前处在舆论风口,对股价有一定的风险。

  晨鸣纸业属于传统性行业,本观点仅从财务角度探讨。
wisen

17-05-02 13:53

0
 
wisen

17-05-02 10:36

0
 
  
总算阶段行情结束,有时间写点东西了,下一个中期预告(约3星级)在9月附近发错,可留意本人*。下一个5星级预告约8个月内。 
 维森星级预告:3星级:中期行情按周计算,5星为牛市行情,按年计算。3星级以下不发布行情预告。
wisen

16-02-17 23:30

0
中国经济泡沫与反身性
一、反身性特征
  传统上认为,外汇市场的运动趋向于基本因素即货币供求的均衡点,定值过高的汇率将刺激进口抑制出口,最后汇价将重新回到均衡水平
  然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的历史经验驳斥了这一观点,不是基本因素确定汇率,倒是汇率找到了一条影响基本因素的途径。
在外汇价格形成过程中,把参与者的偏向这种不稳定的因素引进了这一系统,若系统具备内在的均衡趋势,那么参与者的偏向就无法扰乱它,只能引起一些随机性的、短期的波动。但是,当因果关系呈现出反身性特点时,参与者的偏向就可能产生、维持或破坏一个恶性的或良性的循环,当主流偏向作为循环关系的组成成分的比重不断上升时它表现在作为贸易不平衡抵消因素,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持续时间上都超出当它未曾介入时所可能达到的程度,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投机就成了一股破坏稳定的力量。
投机交易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它反映了参与者的偏向。投机资本(热钱)为寻求最大的总回报而不断流动,总回报有三个构成要素:利率差价、汇率差价和当地货币的资本升值。
  其中,汇率的作用远大于利率。只要币值略为下降,总收益就可能变成负值。
  基于同样的理由,如果一种升值的货币同时拥有利率优势,其总收益将超出金融资产常规业务中所允许的最大期望。
 在股票市场中我们运用了重点考虑股票价格的变化方向而忽略股息收入的模型,因为在繁荣/萧条的过程中股票价格的变动幅度远比股息收入重要。在外汇市场中存在着相似的情况,对未来汇率变化的预期构成了外汇投机交易的主要动机。
   投机资本(热钱)主要是由汇率预期所激发的,就其受到投机资本(热钱)流动的影响而言,汇率变化是一个纯粹的反身性的过程:预期之间相互影响,主流偏向自我强化,当相反的偏向占了上风,也一样可以呼风唤雨。投机对市场影响的相对权重越大,系统就越不稳定,总回报伴随着主流偏向的每一次变化而摇摆不定。
随着趋势加深,投机活动具有日渐增强的不稳定性,也不会因投机流动突然反向,如果是这样,那么市场必然会有一段缓冲,那么调整不会让人感到痛苦,相反趋势的转变会因内循环或外循坏经历一段发展期,而趋势因主流偏向对原趋势的依赖而维持趋势继续发展,当发展期结束,以致趋势的突然逆转使的调整更加残酷。
在一个完整周期中,必然受到趋势的形成,相互加强,趋势转变的发展期,和崩溃阶段。
当趋势的形成中,如果具备内在趋势的稳定性,则趋势不会加强,通常外汇平抑机制都是用内在的平衡趋势去消除汇率上涨的预期,使得趋势加强消失,在没有内在平衡的趋势,汇率预期和趋势相互加强,即汇率上涨预期加强了趋势的稳定性,主流偏向加入这一行列,热钱的流向,使得汇率继续升值,反过来加强了汇率上涨的预期,这段时间超过了正常贸易平衡引起的汇率时间和规模,那么汇率形成机制中主流偏向会占主导因素,也就是不稳定因素将随趋势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中内循环中利率,通胀,利息支付等及外部循环一起形成变换,趋势反转的根源因素的形成,这一过程导致不稳定因素的流动累积加强,并导致汇率系统的崩溃。 
二、中国经济泡沫的形成
在我所读海宁的马甲等著名作者他们的预言,可能忽视了热钱累积加强的部分,和发展期的漫长导致预言破产,为详细说明中国经济泡沫形成和未来泡沫破灭的可能性,引进一些变量,组成最基本的因素。
 e:名义汇率(兑换一单位本币所需要外币的数量;↑e=上升的趋势);
  i:名义利率;
  p:相对于国外价格水平的国内价格水平(↑P=国内价格增长快于国外价格,反之亦然);v:经济活动水平
  N:非投机资本流动↑=流出增加
  S:投机资本(热钱)流动↓=流入增加
  T:贸易平衡↑=盈余
  B:政府预算↓=赤字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确定这些变量的相关性。不能奢望澄清所有的关系,只能将讨论局限于建立简单模型所必须的几个关系上。换言之,我们的成果只是对货币运动的部分解释,而不是一个全面的理论。问题的焦点乃是汇率,除非必要,否则不会引入其他变量。每个变量仅仅指明其变化的方向(↑,↓)或量的序(<,>)而不涉及任何指标的定量描述
中国趋势形成:
十四大确定的经济目标,为扩大就业,人为压低汇率,增加了贸易顺差(交换的政治筹码必定出售大量的资源)
  e↓→T↑;
T↑>(S↑+ N↑) →(T↑+ S↑+ N↑)→e↑(升值预期成立)(A阶段)
因趋势形成时缺乏内在的平衡制止,也有政府策略有关(国企亏损,资金缺乏,需大量引进资金。
趋势的加强:
(e↑+ i↑+P↑) →S↑,其中e↑预期>(i↑+P↑);初步阶段(B阶段)
(S↑+ T↑+ N↑)→e↑ ,v ↑;S↑>T↑;与(A阶段)相比热钱在外汇价格形成中的比重开始加大。
汇率改革(2005事件)
(e↑+ i↑+P↑) →S↑,政府支持e↑→S↑,在2005年之后汇率预期是热钱流向的主要因素。(C阶段)
S↑→e P↑→v ↑,由于热钱在这一时间段大规模流入,通胀上升,汇率上升,经济活动扩张政府采用压制汇率上涨速度,提高出口补贴,维持出口动力。
S↑+ B↓→e P(出口)+ e P↑(资产价格)+ e P↑(消费品);
(e↑+ i↑+P↑) →S↑,  此时当地资产价格占热钱偏向的因素权重上升至主要位置(D阶段,尤其是2005~2007年的地产经济)
二泡沫破灭的关键点:
1.发展期的形成。
2.不稳定因素的累积。
发展期的形成引起汇率贬值预期部分原因:1、贸易平衡T↓,资金流动呈负流向N↑>S↑+ T↑,即(T↑+ S↑+ N↑)→e↓,2、因利息支付等导致S变量发生关系。
在决定主流偏向时(e↑+ i↑+P↑) →S,P↑在2010达至顶峰,P的变化就能改变主流偏向的选择,S的逆转加强了e的贬值预期,反身性开始。关键点当地资产价格上涨预期消失。
不稳定因素的累积与真实利率高企而实物投资的回报较低相关,当实物回报较低时“热钱”就会持续累积,将资本转成升值的货币类别并保持其流动性比投资于实物资产获利更大。如当股票上涨期,预期收益率下降,人们更愿意出售股票保留现金,待股价回调时在买入。
结合2部分泡沫破灭的关键点资产价格下降。因P↓→S↓+ N↑→e↓→S↓,相反性开始。
那么关注发展期的主要不稳定期的因素资产价格P的变化。一般来说资产价格受供需影响,但是当地产转向富人间的游戏的时候,其价格更受资金链的影响,所以给其确定的基本因素可以定位:
S↑-N↑+B↓→e P↑(地产)+ e P↑(股市)+ e P↑(消费品)+ e P(出口)+K↑(利息支付)。
在发展期初期S↑鉴于2种趋势的继续增长:原趋势的延伸和外循环如QE的作用,
S↑→v↑,为稳定e P(出口)→B↓→e P↑(地产)+ e P↑(股市)+ e P↑(消费品),比如2009年~2010年比较明晰。作为v↑的几个动作:1.固定资产投资扩大,股市扩容增加交易数量,企业扩产等。(A初期阶段)
v↑→e P↑(地产)+e P↑(消费品)→K↑+ N↑(房价上涨过程中,需求者月供总量增加及消费品物价上涨致外出购物等非投机行为增加。
推导:S↑-N↑+B↓- K↑→e P↑(地产)+ e P↑(股市)+ e P↑(消费品)+ e P(出口)(B阶段),这一过程中不断扩大的N↑和维持庞大的产能过程使得出口补贴无以复加B↓,换句话概括:国内富人富的流油到处在国外大手大脚,P民忍受高物价的摧残,同时e P(出口)又受到外部循环的影响e P(出口)↑→v↓(外部)→债务危机(欧美)→QE→S↑(国内) →e P↑(地产)+ e P↑(股市)+ e P↑(消费品)→N↑,B↓,K↑
在这个内外循环过程因股市在2010年高市盈率和大规模融资后,上升的趋势率先被做掉,在循环过程中,因股市的容量下降反而使得N↑,B↓,K↑超高速发展(C阶段),这一段明显的变化就是通胀(2010~2012年期间)
在这个循环作用下,政府加入了另一个变量即人民币国际化,由于同样作为企业投资等追求利润的因素,暂归结到S↓,在这个趋势发展的过程中几个量相应的发展:
S↑-N↑+B↓- K↑→e P↑(地产)+ e P↑(股市)+ e P↑(消费品)+ e P(出口),左边过程中由于人民币国际化热钱减少及N↑/B↓/ K↑,随通胀的作用N↑,政府债务承受能力使得赤字增加速度会减慢,房价继续上涨导致月供总量越来越大,于此相应的变化时右边应出现相应的趋势变化,即(e P↑(地产)+ e P↑(股市)+ e P↑(消费品)+ e P(出口))总体增长缓慢或趋于平衡或初步下降)。(D阶段)
这个阶段讲出现明显的变化就是(e P↑(地产)+ e P↑(股市)+ e P↑(消费品)+ e P(出口))↓
v↓(外部)+  e P(出口)↑(外部同业竞争者)→e P(出口)+ B↓(理解为政府为保持出口,加强了出口补贴),而政府可能不愿意赤字的快速增加极有可能通过打压股市,使资金逼向楼市和外贸投资,股市反而变成打压目标,促使维持楼市和出口保持原有趋势。
发展趋势的最终反转:
S↑-N↑+B↓- K↑最终达到均衡的时候,趋势的另一边取决于e P(股市),曾经被不断打压的目标,最终会因为预期收益率大于楼市预期收益率,使得资金往股市里面赶,这个过程中会经历几个反复过程楼市涨→股市跌→股市反弹→楼市停止上涨→股市跌→楼市涨,或者股市大幅反弹,并且时间超过8个月将直接导致楼市下跌,导致另一个不稳定因素的高速积累。
不稳定因素的累积:因当地货币资产预期收益率大幅降低(e↑+ i↑+P↑) →S↑
P↓→Q↑(热钱流动性)
主流偏向只剩下利差和汇率2个因素。
在汇率变动的另一极保出口和保楼市选择
在上诉论述中,楼市在平衡之后原趋势已经不存在了,那么要保出口付出的代价:
e P(出口)中P的变化
(成本↓+补贴↑)→P↓,
成本=物流成本+效率管理成本+固定资产折旧+企业负债利息支出,
物流成本与固定资产投资及其相关
i↑→成本↑
而在次债危机后期谁在大规模扩大企业投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家成本增加速度将远远大于其他国家
i↑→成本↑>成本↑(国外)→e P(出口)+ B↓,为防止国家大规模的赤字,国家很有可能放弃地产,甚至会打压地产,使资金转向出口,同时i↑→K↑,v↓,
S↓+ T↓+ N↑)→e↓,最终将反转趋势,并前期积累大量的不稳定因素,当不稳定因素累积足够大的流动性时,外汇交易将趋于崩溃,这个时候会在美国加息之后不久,很可能在2016年左右,obama在他最后的任期日子跟中国说BYE!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