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牛、慢牛依然可期 《21世纪》:怎么看待目前阶段的A股市场?未来准备怎么操作?
吴伟志:我们风格一定是先看大局。指数波动就像天气温度变化,每天都在波动,短期看是不规律的,但是季节的变化是有明显规律的。
大局上来说,我认为,从去年沪指2000点附近启动的这轮牛市,目前还在进行中。这轮牛市中,今年二季度的暴涨,三季度的暴跌,只是改变了节奏,不改变趋势。
为什么认为牛市没有结束?在我们的分析框架中,股票这类资产价格,最直接影响,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货币宽松和利率高低。去年2000点附近,余额宝[
微博]收益约6%,理财产品收益大概9-10%,但现在前者降到了3%附近,后者普遍降到了4-5%。在分子端盈利没有大幅变化的情况下,分母被腰斩了,因此估值的提升是一个趋势。牛市过程中,从5178点到2850点,已调整充分,2850点附近应该就是这轮调整的低点,未来市场,虽然心态恢复需要时间,但是整体向好。
斯良:这轮牛市最后走成这样,坦白说阶段涨幅还是超出我们预期。去年底,我们预期创业板涨到2500点,就差不多了,但是最后涨到了4000点。其中有资金层面因素的推动。未来市场上涨动力中,资金推动仍会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就是基本面的推动。很多公司三季度业绩不错,到了年底,估值跨越了一年,很多公司用2016年业绩来看,将形成下一轮上涨的动力。
今年货币政策整体偏宽松,市场短期流动性宽裕,加上央行[微博]引导无风险利率下行,在金融市场上,大量的资金寻求资产配置,使得高收益资产匮乏。而在实业里,同样很难找到ROE在5%以上的行业,简单理解就是资金很难找到能覆盖利息的投资方向,通俗的说就是出现了“资产荒”。这轮牛市跌下来后,债市大涨,
房地产公司企业债利率甚至接近于同期限的国开债,说明资金没有很好的去处。只要股市回暖,还是会有很多资金进来。
从趋势投资来看,现在市场信心逐步增强,市场本身也在逐渐恢复常态,慢慢走出了新的趋势。我们在国庆前后逐步在加仓,现在大约已有五成左右仓位。
罗志鹏:目前市场已经恢复到相对理性的状态,处于平稳阶段,接下来的行情会有明显的分化,我们一直遵循价值成长投资理念,长期看好基本面优质的公司。我们目前仓位不低,重点关注“十三五”规划,跟踪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方向,选择强势、龙头品种。
《21世纪》:你们长期最看好什么板块?
吴伟志:未来,A股总市值会不断稳步上涨,但是结构分化会很剧烈。有的新兴行业很好,公司市值不断增长,但是一些夕阳行业总市值则趋于下降。此消彼长,总体稳步上涨。这时赚钱跟上半年赚涨潮的钱不同,那时只要配置仓位就可以了,但现在是节奏放缓了的牛市,行业配置和选股是最重要的。配对了,仓位高也不怕,配错了,仓位低也受伤。
接下来投资会回到本质上去,不再是买指数,而是选行业选公司,这就是专业投资人的优势所在。每个经济体都有朝阳行业跟夕阳行业,这是经济规律,我们要对中国有信心,买对行业。我们中长期看好的大趋势行业,包括
新能源汽车、环保、新兴消费。
罗志鹏:我们长期看好三大领域:新医疗、新科技、新消费。其中,未来确定性最强的行业是大健康产业。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的健康业产值仅占GDP的4-5%,“健康中国”有望开启十万亿级的健康产业投资盛宴。
斯良:我们看好的还是
新兴产业方向。更细一点,像
互联网、体育、传媒、医疗服务、智能制造、旅游等。
我们的策略是趋势投资,一个是对大的社会发展趋势判断,看好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个是对市场趋势的判断。我们选的投资方向,是在行业趋势确定的方向上。但具体到时点选择,我们会结合当时市场趋势来考虑。
《21世纪》:经历了去年以来的市场之后,怎么看待中国的长牛、慢牛?
吴伟志:中国的长牛、慢牛还是有可能的。尤其是经过这一轮暴涨暴跌之后,投资者会更加敬畏市场。投资人对二级市场的预期收益也会趋于理性,每年能有稳定在15-20%的收益,实际上就很好了,更多的钱会交给专业机构打理。而理性的回归,也有助于长牛、慢牛的实现。
http://*********
斯良:未来如果有一次健康的大牛市,基础就是中国经济转型见到了成效。越来越多新兴产业公司通过资本市场——不管新三板,还是注册制——获得快速发展。整个逻辑转过来,就是资本市场促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这是个正循环。正是这个正循环,形成了中国长牛、慢牛的基础。
罗志鹏:传统经济学家会用三驾马车去分析宏观经济。但我们更重视的因素是改革、转型、创新,这是对未来更有意义的。
2012年我们研究美国经济的历史发现,当下的中国正如美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转型期,诸多背景因素皆相似。当时的美国政府依靠资本和创新的力量成功实现转型。1978年到2000年,美国的401K养老金计划在22年的转型大周期里成长了40倍,而期间美国股市涨了12.83倍,培育出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例如
安进公司在此期间市值增幅高达百倍。
未来,资本市场也将成为中国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我们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和长线的角度去认识资本市场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