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东西都是碎碎念,你不必特意花时间回我,周末你该去约会!
我周末无会可约,上午回顾了一下上周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包含每一笔股票的买入和卖出)后,闲着没事就看了两部电影,《时间规划局》和《金钱永不眠》,电影就不说了,都是反复观看的经典片子。
看完后坐在阳台没什么事干,翻看昨晚写的东西,很没有营养,而且最后滚xue球后后两个字还被网站搞成了**。可见这个论坛比我还low,小气!
说一个当年我炒房的操作手法之一吧,也许能转化到股市上。谁知道呢,简单说一嘴,当故事听吧。
股市=故事,会讲故事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炒房跟炒股票有许许多多的共同之处,选、进入、持有、结利了结,不同之处也很多,从价格上来看,过去这十年房子都是涨到一个台阶后横盘后再拉升,整体处于牛市。
师父说你我都是市场主力,那咱站高一点争取尿的远一些,高逼格以一个主力的姿势来说这事吧。
一、 选盘
房子,买入之前选盘也跟我现在选股票差不多,买之前会有一个计划。
计划的第一步是寻找一个价值低估盘,预判通过拉升,这个盘能够达到的合理价位空间。我们通常用利润比计算,把合适的盘源全部吃下,随后通过各种手段增加楼盘的关注度,拉升楼盘价格,然后陆续出货。
房市里要将一个盘全部吃下,很难,毕竟每平米好几万,值得庆幸的是,二手房的流通性很慢,同一阶段同小区出来的房子不多,但这也需要很大的资金和风控,这也是需要抱团的原因。
整个过程有三个关键点需要充分且十分认真的考量,并不是拿着钱买买买:
第一、楼盘的选择;
第二、拉升的过程;
第三、出货的过程。
这听起来跟股市几乎是一模一样哈哈。
(一)小区
房子最重要的是位置,但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那就是盘子大小的问题。
1.我们会尽可能的选小盘,也就是小区总的户数少的盘,还得考虑一二三居面积结构占比、本地外地业主占比……根据这些来分析我们拿过来后找什么样的人来接盘。
2.学区、地铁是楼市里的“题材”。
3.我们尽可能的选双低盘,也就是总价低、单价低,我来了淘股吧看到A神还是谁说的“群众基础”时真的拍大腿叫好了,他不愧是高手!
到这一步,还不能买,我们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还需要做一个,还要“左右看往上比”。
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看这个盘和同区域同类盘的涨幅对比,比完还得将它的历史均价和全市均价走势做对比,这点也可以说是大盘指数对比哈,太多一样的逻辑了。
基础理论上的东西说到这里你就能懂,甚至都说多了。
(二)房
当我们不能全部吃下一个盘,但这个盘又有好房子时,没办法,只能挑能买的买。什么样的房子能买,这跟我们的投资计划密切相关。这里仅说其中一个方式,在过去这几年,我的投资计划很简单,赚屌丝的钱。
楼市里的屌丝尽管比楼外的屌丝有钱,但屌丝的思维得以延续,这要感谢达尔文(知道我为什么用达尔文的生日排列来做均线了吧……).
要赚屌丝的钱,那就需要先来分析这个群体,性格、偏爱等要对他们进行画像。
这个画像恐怕几句话说不清,这里不展开了,这是一个股票论坛。
这里说到屌丝,我想到一个笑话,记者在路上问一位屌丝,如果中了一张5元的彩票,他下一步打算怎么花这五元,屌丝说“再添一块钱买两张彩票去”。这个笑话除了让我看到屌丝的贪婪、赌性十足外,还看到这是一个没有一丁点规划的屌丝。这又不得不提一嘴昨晚的那个图,那个图太经典了,人/家庭/产品……商品价格等都实用的生命周期图。
我想,你我都知道“家庭资产配置”一说,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该怎么分配消费、储蓄以及不同资产的比例。
关于怎么分配消费和储蓄比例这一核心问题,许多年前就有很多大经济学家都研究过。比较有名气的是凯恩斯、弗里德曼,以及莫迪利尼亚。这三个最棒的经济学家,他们面对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一个家庭如果获得了一笔意外收入,假如是10000块钱,他们会把多少用于消费,又会把多少作为储蓄存起来供日后所用。
凯恩斯是董事长,他对人的行为惯有一些了解。他发现越是生活窘困的人越会把一笔意外所得更多地用于消费。而意外所得对于富裕家庭的消费几乎没有影响。一般人会把这10000块钱的大部分消费掉,当时凯恩斯预测这个比例是95%。
弗里德曼的看法比凯恩斯要复杂一些。他认为家庭会谨慎地让自己的消费曲线尽量平滑。平均下来人们会考虑到其后三年的消费,而把凯恩斯认为大家会花掉的9500块钱分到三年里花。
莫迪利尼亚则建立了更加复杂的模型。他认为从理性的角度看,一个人不应该只关注几年内的收入和消费问题,而更应该着眼于一生。比如人们会把10000块钱合理分配到一生的预期寿命里。这个看上去有点繁复的运算就是著名的“生命周期假说”。也正是因为这个模型的助力,莫迪利尼亚获得了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说歪楼了,我们接着回来说买入房子后的事。——我的思维跳的很快,比大盘分时波动还大,常常歪楼,我评估出你已经发现了这一秘密哈哈哈。
二、拉升过程;
拉升的潜台词是价格处于相对低位,而这个位置是由于市场关注热点不够。要引来关注,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简单说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一般是3-5个月)来做这一些列的事,包含但不限于:
将小区内低于某一价格的房挑出来,集体买入。买入后,我们即马上开始放盘。假设我们以3万/平米买入,那放盘价位从3.5-4万/平不等放出去。我们不是为了这个价格卖出,这样做的目的是设定锚定价格,即让其它放盘的业主,看到我们的放盘价,潜意识如同一个锚定在那里,给予他这是市场价位的错觉。让其放盘价位与我们相符。让价格凸显价值。
接下来,在过1个来月时,设定一个4万/平的盘,做好精装修+软装(我原来跟你聊过,我们不买精装修的房,装修越烂我们越喜欢),然后放盘到各个中介,设定高佣金回报——北京一直都是买方出中介费,但我们可以许诺茶水费。一个半月后,出现一套房子,价格低于1个月后的市场价。例如市场价4万,我挂3.5万,并表示急售,等各个中介努力推后,有约客户谈,这时,我们不卖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目的在于炒高区域热点+增加客户关注度,并不是真的要卖。2个月半后,视市场情况,如果没有显著的价位提升。采取部分极端手段来提升:破坏周围所有小户型的市场情绪。这里不展开说,虽然大家的目的都是赚钱,但网上太多的人打着道德的旗帜。
三 出货
这个太简单了,就不说了。
闲扯了一点房市的,里面的选、入、持、出两市有许多共同点,你聪明能看得懂。
---------------
断断续续写这些毫无知识体系的碎片,是给你“写信”,但也更是我股市的学笔记。
赚钱的方式有三种,用力、用脑、用钱,难度也顺序排列,股市属于用钱赚钱的行当,可见是最难的,我希望通过回顾自己在楼市上的一些方式方法,梳理并树立股市正确的投资(机)价值观——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都需要有也应当有的属于它的价值观。我现在梳理出来的就仨字:忌高频。
另外,也想说一下周五咱们聊的,关于“钱”。
金钱,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只会锦上添花,它从不会雪中送炭。
大这么多字后发现腰酸了,原来是我坐的姿势不对,当我们发现碳没送上门、赚钱辛苦时,一定是姿势不对,站起来洗把脸换个姿势,继续看这美丽的夜。
好梦~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