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最牛巴士“巴铁”6年后卷土重来 炒作还是梦想成真?

16-05-28 21:28 1152次浏览
老渔翁看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能够解决令人头疼的城市拥堵,绿色环保,每公里配套造价只及地铁的十分之一,肚里可跑小汽车,全世界最大的巴士,而且是中国本土原创……

  几日来,一则标题为“中国原创重大发明"立体巴士"可载千人不占车道”的新闻被大众津津乐道。连不少退休的工程师们也被这样发明创造吸引住了,在自己的老年朋友圈中论证“立体巴士”的可能性。



立体快巴模型图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御龙在天

17-06-26 12:50

0
人家秦皇岛都在拆路重修了,你还在这吹票,醉了
老渔翁看看

16-05-28 21:38

0
 宋有洲当时对此声明很不理解,因为在他拿到的合同和报告上,盖的都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校章,而且牵头的张建武教授也是当时该院的副院长,“我15万块钱的论证费是汇到上海交大的账号上的”。

  这份“被个人行为”的可行性报告,据宋有洲6年前称,现在已经交付中国南车集团石家庄车辆厂,用于参考进行样车试制。石家庄南车方面对宋表示,40天可设计完,三个月可出简易样车,试验则要几个月。

  但长期从事电动汽车研发的殷承良对此不以为然,“十年之前,虽然跟它不一样,但是各种各样的新式的交通模式,我们接触了不少,但是最终都没有任何一个能做成。我不认为几个月之内就能完成设计,拿出样车,拿到门头沟去试行。”

  “治堵”卖点被质疑

  专家:已拥堵的地方有它更堵

  6年前,宋有洲一直自诩的立体快巴最大卖点——“治堵”,也在经受着质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当时,“国家863计划节能与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咨询专家王秉刚,在电视上看到了立体快巴,他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庞然大物为支撑自己要有足够强度与刚度的结构,车辆的平整、受力、震动、噪声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更多的是一个概念上的发明,从技术上讲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在已经拥堵的地方有它更拥堵,在不拥堵的地方又无必要,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要过个十字路口,大家都会把它当大事。”王秉刚说。

  时任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杨涛,则更强调系统治堵的力量。在他看来,拥堵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阵痛期,夹杂多重因素,解决拥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层面的调控。

  “指望某一种措施,短平快地解决问题没有这种可能性。”这位曾经为中国多个城市的拥堵问题号脉开药的治堵专家断言。

  当时在媒体采访中,宋有洲总是反复询问专家有什么样的观点,他急于解释。“我错在哪了?”对那些他称之为“幼稚”的质疑和批评,他有些不解。

  D 卷土重来“立体快巴”专利“等待实审请求”

  2016年4月,新任巴铁科技总工程师的宋有洲向媒体介绍,4月22日,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就项目研发及产业推动签署相关战略合作协议。他称,4月27日巴铁项目将花落河北秦皇岛市,与秦皇岛市签署有关巴铁项目合作的战略合作协议。另据巴铁科技官方微信称,巴铁已经与河南周口、沈阳沈北区、河南南阳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将于8月初率先在秦皇岛落地运行,但文章并未给出何种方式的落地运行说明。

  除此之外,巴铁称目前已与尼日利亚、巴西、墨西哥、西班牙、印尼、阿根廷等国家签订意向协议。

  与6年前一样,这项被誉为“中国原创”的伟大发明,如果真的要成为上马项目,那么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避开立交桥、如何避开无轨电车、如何转弯、如何进行交通信号控制、轨道如何铺设、如何规避内部小轿车碰撞、如何解决法律法规上的一系列问题等等。

  但是我们在宋有洲所在公司的网页上并未看到这些解决方式,当登上国家专利局官网查询“宋有洲”以及“立体快巴”专利时,官网显示“立体快巴”专利还处于“等待实审请求”字样。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很难想象,一个还在“等待实审请求”的准发明,是怎么被冠以“中国原创重大发明”、“国家重大战略新兴产业”这样的头衔的。同样的,媒体报道中所谓的“目前,世界第一辆“巴铁”样车正在生产阶段,今年8月初将正式亮相,到时候会在秦皇岛市进行试运行”,会不会和当年北京门头沟的情况一样,最后销声匿迹。

  甚至,宋有洲本次带着“立体快巴”再次出山,会不会又和6年前一样,一瞬间引爆媒体,最后淡出视线?一个一个的待解疑问,值得我们去深入调查。
老渔翁看看

16-05-28 21:35

0
上海交大公开声明:

  “立体快巴”论证系个人行为

  据《南方周末》报道,当年在宋有洲的计划中,第一步是寻找专家论证其可行性,第二步是把这个创意推销出去,把车造出来,然后让它在某条路上跑起来。

  2010年8月29日晚,时任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教授不断接到一些媒体的采访电话,询问与宋有洲立体快巴的合作事宜,这让殷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从未听说此事。此前媒体报道,上海交大参与了立体快巴的合作研发。

  作为主管领导及专业权威,殷表示所有交大参与的关于电动汽车的项目都会由其经手,他一度怀疑这是突然冒出来的炒作,是有人假借交大之名牟利,表示要一查到底。查出的结果让殷有些意外,该项目确系由交大汽车研究院接手,由当时该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张建武教授领衔,喻凡和王丽亚两位教授分别担纲车辆和基础设施的论证。

  根据张建武的描述,这只是一个小项目而已,自己觉得应该可行就接了。最终上海交大出具的评估结果认为,立体快巴从车辆本身来看是可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本可行”。张建武当时表示,这份报告并不是很完善,在技术上还是有一些问题,但是深圳的公司催得比较急。他坦言,宋更像是生意人,而“我也不是专家,我也在不断地想”。

  喻凡教授则称车辆部分的论证主要交由自己的博士生完成,并称王丽亚教授的基础设施论证工作也主要是由其学生负责。

  风声渐紧后,8月30日晚,殷承良教授郑重代表上海交大汽车研究院公开声明:上海交通大学确实有一两个老师参与了评估,写了评估报告,但参与项目是个人行为。
老渔翁看看

16-05-28 21:34

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一“空中奔跑的巴士”是怎么运行的呢?公开报道称,“巴铁”是一种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的,大运量宽体高架电车,采用高效低碳公共交通新技术,集城市快速公交(BRT)与地铁优点于一身的交通工具。

  简单地说,能够直观看到两大亮点:具有地铁一样的大运力,还能像巴士一样在地面上运行。

  巴铁项目总工程师宋有洲还告诉媒体称,“巴铁”犹如一辆在公路上奔跑的宽体短型列车,时速可达每小时60公里,平均时速则为40公里。

  公开报道中还写到,“据巴铁科技工作人员表示,为保证"巴铁"实用性,巴铁科技联合了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以及今创集团、苏州奥杰等国内优秀的科研机构和汽车制作企业为"巴铁"保驾护航。不仅如此,河南周口、郑州、秦皇岛、天津、沈阳、济南、温州、无锡等地都积极与巴铁公司对接合作事宜。在国际方面,巴铁还参加了中东国际轨道交通展、英国伦敦铁路设备展、加拿大安大略交通展等国际性展会,与全球顶级轨道制造商商谈合作。”

  报道写到:“目前,世界第一辆“巴铁”样车正在生产阶段,今年8月初将正式亮相,到时候会在秦皇岛市进行试运行。哦~这样看来,与"巴铁"遇见的那一天,很快就来了。”

  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让媒体小编洋溢着由衷的自豪。文章最后,媒体小编写下了这样激昂的文字:近年来,中国制造从最初的简单模仿、以价取胜,到现在的自主创新、技术为王,一直大步前行!尤其最近几年,高铁、无人机、中国大桥......无一不体现出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世界,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引领世界。“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中国创造”,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成为国人的骄傲!
老渔翁看看

16-05-28 21:33

0
A 再上头条

  能在车流上方行驶,

  “立体快巴”震惊国人

  据媒体公开报道,在第十九届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项“中国原创”重大发明成为世界各地专业人士和国内外媒体的焦点!

  这项重大发明被称为是“空中奔跑的巴士”,更酷炫一点的话,还叫“陆地空客”,是不是很帅气?接地气点的叫法呢,就是“巴铁”。

  媒体报道称,“巴铁”由巴铁科技这家综合性高新技术开发公司研发,是中国原创重大发明。这一技术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0年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佳、最重大突破的发明之一”。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