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新的操盘模式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大盘系统性风险+风口热点+资金偏好+新高小特股票,涵盖了选股、买卖和风控三个方面,也算构成了一个小型的操作体系。
大盘系统性风险:每当出现500只以上个股跌幅在5%以上,立刻清仓观望,千股跌停的股灾可能再现,系统性风险不可不防。逻辑是既然出现如此众多的个股大幅下跌,姑且不论是否有消息面影响或其他因素——不管是否能找到原因,都说明此时场内的投资者已经出现恐慌性抛盘,在下跌初期,这种恐慌性不会立刻结束,所以后面可能爆发系统性风险。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无条件清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风口热点:风口的定义众说纷纭,我理解的风口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引领科技进步潮流,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行业。热点是当前资金攻击的对象,不可能所有风口行业同时被攻击,板块之间也是轮动的,此起彼伏。比如当前我看好的几个风口是
新能源 产业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无人驾驶,
精准医疗 ,oled产业链,再加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次新股和高送转炒作,今年的攻击目标范围也锁定在这几个领域。开年至今,这几个领域的炒作引领了大盘走势,特别是新能源产业链独领风骚,亮瞎了人眼。即使经历了股灾熔断,依然不断的创新高。目前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矿产资源股炒作已经接近尾声,充电桩整车还几乎没有表现,后续可能成为攻击目标。有望接替新能源产业链的板块是最近强势爆发的Oled产业链,与虚拟现实、智能穿戴等密切相关,也处于产业爆发前夜,对传统的LED产业链冲击较大,有望形成万亿规模,强烈看好。
资金偏好:经过三次股灾,增量资金几乎没有,存量资金不断被收割,导致目前市场资金匮乏,所以只能选择性的攻击几个板块,大部分个股的波动率越来越小,僵尸股趋势非常明显。如果想要取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必须摒弃僵尸股,跟上主流资金的脚步,也就是只参与被资金攻击的个股,与大资金同呼吸共命运。个股是否被资金攻击,从成交量上非常容易判断,连续堆量个股即是大资金的选择,比如最近的酒类股、oled股、新能源产业链个股都形成了堆量走势,从而也造就了一个个市场热点。对于堆量个股,选择有板块协同作战、上涨幅度较小的个股进行攻击,往往能大幅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取得较好的投资收益。
新高小特股票:这几个特征决定了股票的质地,甚至可以量化研究。新的内涵是新股次新股、新股东、新的突破性技术、新概念,炒新往往被冠以炒概念的名头,为价值投资者所不耻。但统计分析一下的话,这些具有新特征的个股往往一鸣惊人,走势凌厉。在所有特征里面,我觉得新是排在第一位的,也许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资金往往喜欢追逐新东西。高的内涵是业绩高成长、高送转、高公积金;小的内涵是市值小、股本小;特的内涵是公司的主业有特点,比如垄断性、独一性等,具有鲜明的特点。
这几个方面四位一体,相辅相成。但运转时间尚短,能否长期取得理想的收益,还有待验证。先记录在此,通过实盘接受大家的检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