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逐字逐句解读“人民日报权威人士专访”

16-05-09 20:48 2266次浏览
wsd17wsd17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逐字逐句解读“人民日报权威人士专访”

新经济 研究所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2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wsd17wsd17

16-05-09 20:53

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加速分化,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有活力的地区、有竞争力的行业企业、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分化加快,我国进入新常态,国内的经济分化进一步加剧。

去年,中央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提出,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反之,压力都比较大。今年这个趋势还在延续,甚至在加剧,确实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经济分化中,我国将不断冒出更有活力的地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日子也会越来越难熬。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现在这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干部群众正在抛弃幻想,自立自强,主动促改革抓创新,力争迎头赶上。
wsd17wsd17

16-05-09 20:53

0
问:在经济回暖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经济运行分化趋势愈益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强劲,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型省份的经济依然比较困难,有外电称为“两个世界”。这种走势分化传递出什么信号?

权威人士: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往往向高收益领域集中,出现产业同构化趋势,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产能过剩,产生过度竞争,超额利润消失。此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这两种情况形成的分化趋势,是规律使然。

 

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还有一部分,尝到苦头,但也汲取了教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我看也不是什么坏事。

·东北中西部地区、传统的三高、过剩行业,这些群体可能就是二八定律中被放弃的“二”,不要奢望政策来救你,中央说了,“也不是什么坏事”。·
wsd17wsd17

16-05-09 20:52

0
■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

■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

■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
wsd17wsd17

16-05-09 20:52

0
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重点解读:
·中央还是认为经济是有底的,这意味着数据如果好一些,政策力度就会减弱。·


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wsd17wsd17

16-05-09 20:51

0
我要强调的是,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重点解读:
·别想什么经济反转,也别想什么8%,近几年之内不可能,条件不允许,中央也不想这么干。·
wsd17wsd17

16-05-09 20:51

0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重点解读:
·和1月份相比,多说了一句U型,实际上相当于明确了更长周期的经济预期,短期不可能刺激反弹,长期也不可能。·
wsd17wsd17

16-05-09 20:50

0
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
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因此,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重点解读:
·列了9个风险点,顺序值得揣摩。
一是把民营企业投资放在第一位,结合前面对走老路的否定,不难看出中央并不希望搞盲目的大刺激,既没有效率,又没有可持续性,什么时候民间投资起来了,才是健康的投资。
二是明确把“房地产泡沫”列为一大风险,泡沫这词用的很重,尤其是从官方的口中说出来。
三是把债市和非法集资放在最后,说明中央并不觉得风险很大,但事实上风险往往存在于被忽视的地方。·
wsd17wsd17

16-05-09 20:49

0
然而,不可否认,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

重点解读:·给这次经济复苏定性了:靠老办法,不可持续,不值得欢呼·
wsd17wsd17

16-05-09 20:49

1
开局首季问大势

——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本报记者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

 

一、经济形势怎么看?

■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问: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好于市场预期。同时,其他一些经济指标也明显出现暖色。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实现了“开门红”,有人认为是进入了“小阳春”,更有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将呈现U型反转。这是不是说明经济发展大趋势发生了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短期和中长期的走向,您的判断是什么?

 

权威人士:总的看,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到底怎么看?还是要坚持两点论,还是要结合发展阶段和国际背景来看。

 

从一季度形势看,我们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有些甚至还出现意想不到的回升。一季度GDP增长6.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部分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工业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去库存明显加速。

我们希望进的方面,也有了新进展。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火爆,长三角、珠三角等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需求分析、追求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加强。尤其是各地区各部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按照中央的要求主动开展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