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只公募基金已悄然说“再见”
与上市公司“退市”鼓捣了许久,才有望成行不同,公募基金产品的清盘不但是说干就干,而且来势凶猛。
“对于基金的清盘行为,业内无需大惊小怪。事实上,顺畅的退出机制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金公司在不断设立新的基金来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并满足投资者需要的同时,将那些不再符合市场需求、也不能足够吸引投资者兴趣的产品及时清盘。这两方面的行为都有利于基金行业优化资源配置。事实上,在高度竞争化的美国基金行业,基金清盘是司空见惯的,也维持了基
金业 的生态健康。”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从提供的数据来看,截至4月21日,全市场共有2900多只基金产品,资产净值合计超过8.3万亿元,清盘的基金为37只,总规模达23亿元,是正常优胜劣汰的结果。
另外,在37只清盘案例中,从终止合同形式来看,“持有人表决清盘”19起,占比51%;“触发清盘条款”16起,占比43%;“运作期满清盘”仅2起,在37只清盘案例中占比6%。对此,业内资深人士指出,2014年8月份实施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对实施合并退出的各项原则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有利于基金公司在旗下基金规模持续缩水,以及难见起色的情况下对相关产品进行主动清盘。
实际上,在新运作管理办法实施不久,汇添富基金其基金终止合同事宜进行持有人表决,因此,汇添富理财28天债券基金成为首只清盘的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