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奇迹,可能发生吗(15)

16-04-23 11:29 44476次浏览
guso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帖为《奇迹,可能发生吗》系列续帖,中长期跟踪贵州百灵治疗糖尿病纯植物苗药秘方——糖宁通络胶囊的服药疗效,及跟踪基于苗药材马蹄金提纯合成的治疗乙肝一类新药替芬泰的临床试验进展情况等新药研发情况,仅供参考,望进来看帖的网友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充分注意相关股票风险。每个人对自己的保证金 账户负责,收益自享,风险自担!

糖宁通络按服用说明为每次3—4粒、每天3次。
我母亲从2014年4月中旬开始服用糖宁通络胶囊,至今刚好满2年。其中,按高剂量每次4粒、每天3次服用了12个月;从第13个月开始减半至低剂量每次2粒、每天3次,服用了6个月;从第19个月开始减至极低剂量每次1粒、每天3次,至今已6个月。
近日去三甲医院体检,空腹血糖4.95、餐后2小时血糖7.59,较为理想;糖化血红蛋白6.6,稍高,较以前高剂量服用糖宁时稍有反弹,看来已治愈糖尿病的奇迹在母亲身上尚未发生,而极低剂量服用糖宁通络控制血糖没有问题,计划继续按每次1粒、每天3次极低剂量服用。
母亲服用糖宁通络后的多次体检指标显示,没发现对肝、肾等有副作用,而且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在向好(以前肝功转氨酶指标偏高、肾功尿素 指标偏高,服用糖宁2年后的所有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均正常),似乎有护肝、保肾作用。身体综合状况远胜于以前服用降糖西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期间,面色红润有光泽,走路腿脚有力,说话中气足,精神状态好。





我岳父糖尿病、高血压 ,没服用过任何降糖西药、降压药,服用糖宁通络已16个月,体检显示肝功能转氨酶指标转向正常(2015年1月份服用糖宁通络前的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指标偏高)。岳父喜欢甜食和碳酸饮料,日常饮食不大愿意控制,米饭量偏大,自己偿试过减药量,血糖有反复,所以近来暂不再减药量。

岳父服用糖宁通络后,血压水平一直正常平稳(80/120左右),未曾出现过偏高。仅服用糖宁通络解决了岳父糖尿病、高血压两样问题。

母亲、岳父服用糖宁通络期间都未出现过低血糖现象。
打开淘股吧APP
36
评论(32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飞扬的狼

16-08-31 20:50

0
战糖记|服用糖宁通络半年 范阿姨血糖控制效果显著2016-08-31 贵州百灵中医糖尿病医院  近日,小编从贵州百灵中医糖尿病医院医生助理王梅处获悉,一位家住贵阳市南明区70岁患者范阿姨,在服用糖宁通络半年后,血糖控制相当稳定,现已停止服用。


  范阿姨一向对健康问题极为重视,她和老伴会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2011年范阿姨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血糖偏高,空腹血糖10mmol/L左右,谨慎的她随后开始求医问药,并在电视上看到了某节目中专家针对糖尿病患者提出的治疗方案。范阿姨回忆道,“节目中的专家给出3个办法治疗糖尿病,分别是控制饮食、吃营养素、保持运动,我和老伴的分析下来觉得这个观点可行,然后我们照着专家说的去做,并开了些维生素来吃。”大约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范阿姨的血糖并没有下降,反而整个人消瘦了许多,似乎这个方法对她来说行不通,这令她十分困惑。
  去年10月,范阿姨的老伴在报纸上看到贵州百灵中医糖尿病医院的介绍,她们决定到医院咨询一下。来到医院时,范阿姨空腹血糖9mmol/L左右,餐后血糖11mmol/L左右。在医生的建议下,范阿姨开始服用糖宁通络,每天3次,每次3粒。今年4月,经过半年坚持服用糖宁通络,范阿姨空腹血糖降至5.5mmol/L,餐后血糖6.7mmol/L,遵照医嘱,减少糖宁通络的服用量,每天3次,每次2粒。
  直至上个月,经过测量后,范阿姨空腹血糖为5.2mmol/L,餐后血糖6mmol/L,服药效果比较显著,于是,医生建议范阿姨停用糖宁通络。从省糖尿病防控信息中心的数据监测中发现,范阿姨在停药的这段时间里血糖控制得非常好,她本人对糖宁通络的药效也感到很满意。 

转自贵州百灵中医糖尿病医院微信公众号
秋思

16-08-30 09:17

0
中医药法草案二审:经典古方申请批准文号可不用做临床试验
2016-08-29 21:44:00 来源: 澎湃新闻网(上海)

中国中医药产业即将步入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

8月29日,《中医药法(草案)》第二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进一步加强了对中药材种植养殖、流通使用和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炮制、中药制剂配制等的监督管理。
草案提出,生产符合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这条规定简化了中药审批上市的程序。
“这样规定是相当科学,并且更符合实际情况。”高特佳医疗投资集团业务合伙人王曙光解释道,“因为古代经典名方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如果按照现代的方法重新进行验证和审批未必科学,另外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日本的汉方药早就采用了类似的审批方式,日本政府规定《伤寒论》中的方子不用做临床就可以直接入药。”
但王曙光认为,落实这一政策的前提是对“古代经典名方”有一个明确的认定,甚至立法加以规范。“古代经典名方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到底哪些方子属于这一范畴?这个问题必须落实,如果可以话应该列出一个清单。并不是所有经典医书中的药方都是科学,比如《本草纲目》中也有许多内容被证明是无效的。”
根据草案,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具体目录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王曙光认为,在古代经典名方的范畴认定明确之后,也还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对经典名方所需的药材的质量要求是否要有规定?生产工艺环节如何把控?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些古方里要求用瓦罐煎药,那么在生产环节究竟是遵循古方还是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日本之所以选用《伤寒论》,因为里面多为小处方药,有的药方甚至只包含两三味中药,比较好把控。总而言之,目前国内还缺乏配套的质量标准。”

此次提交人大审议的草案二审稿相比第一稿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修改:
第一,增加了规定对中药材种植养殖,国家严格管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明确道地中药材就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的地区所产同种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第二,明确了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中药材的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和购销记录制度。
第三明确在医疗机构职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且在其职业活动当中使用。
第四,明确了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应当遵守中药饮片炮制的有关规定,保证药品安全,委托配制中药药剂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对所配制的中药制剂的质量将分别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医药法草案的修改体现了国家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视,尤其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中药药材、中药药剂质量安全的关注。”王曙光说,“中医药行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来看,中医药的临床评价问题还是限制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国家应该加强在中医药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两方面的立法立规。”

除了推进《中医药法》的出台,今年以来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2月27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了未来15年中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黑色信封

16-08-30 00:15

0
你真能想,哈哈,,虽然我也看好,,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老龙

16-08-29 20:43

0
贵州百灵应该创新高,也回报一下长期持股的股民了。
秋思

16-08-29 20:37

0
中医药法草案二审 加强对中医药监督管理
2016-08-29 15:11:1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29日电(记者马海燕郭金超梁晓辉)中医药法草案29日第二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进一步加强了对中药材种植养殖、流通使用和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炮制、中药制剂配制等的监督管理。

对中药材种植养殖,草案增加规定,国家“严格管理农业投入品使用”;“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所谓“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对于中药材流通领域,草案明确“药品生产企业购进中药材应当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中药材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和购销记录制度”。

同时,草案明确“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医药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对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草案明确“医疗机构应当遵守中药饮片炮制的有关规定,对其炮制的中药饮片的质量负责,保证药品安全”;“委托配置中药制剂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对所配置的中药制剂的质量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为鼓励企业开发利用传统中药资源,草案规定“生产符合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这里的“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

对于颇受关注的中医医师资格考试,草案明确以师承方式学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的考核,应当“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
guson

16-08-28 12:40

0
@newgk,令尊服用银丹一周后容易犯困,这种情况我倒是没见过,一次一粒剂量小,一周时间还短,应该还未能明显见效果的,可以继续观察。我身边有好几个老人家(60岁——85岁)都服用银丹1年以上,反应是晚上容易入睡、睡眠质量提高,白天精神好不容易犯困。  
 
newgk

16-08-27 23:32

0
@guson 买了银丹给老父亲吃防脑梗,按说明每天三次,每次一颗,父亲吃了一周,说觉多了,犯困,这是怎么回事,正常吗?求有经验的告知
dqyouxia888

16-08-26 10:18

0
云南白药虽然好,但是价格太便宜,而且使用不多,自己家里的使用就可以知道,每年用点创可贴不错了,就算13亿人用,每人每年用10元钱都多说了,而且很多人都不用,手坏了简单包一下就算了,相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的,而且可能终身使用,毕竟是保命的东西,全国大约1亿糖尿病患者,不要求都用,3000万人使用,每人一年至少消费1万元,这就是3000亿的市场了,对应相应的市值3000亿都正常,何况国外已经开始注意这个药物了,不断来考察就是证明,算上国外市场,长远来看1万亿市值也不是不可能的!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防守反击

16-08-26 08:16

0
@guson 谢谢guson兄的解答
guson

16-08-25 21:29

2
@防守反击 ,贵州百灵目前330亿元总市值已较大,静态市盈率高,近几年业绩保持20%左右平稳中速增长,高增长期未到,已不适合稳健型投资者。而独特的糖宁通络(糖尿病)、替芬泰(乙肝)潜在成功可能,潜在市场空间极大,在A股医药股中独一无二,具备成为A股最大市值医药股独特潜质,甚至具备与贵州茅台并肩成为贵州双宝——贵州茅台、贵州百灵可能,相对目前市值空间仍然很大,失败的风险也是很大的,风险与机遇并存,仅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的进取型投资者。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