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金龙机电2015年年报分析
一、营收与净利润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5年财报,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同比增长147.33%,归属净利润3.27亿,同比增长180.56%。
根据同时发布的公告,我们获知合并报表的甲艾马达2015年完成扣非净利润6136万、博一光电2015年完成扣非净利润5456万,其中博一光电未完成业绩承诺,年报中解释为新技术投入增加,而相应的科技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导致扣非净利润减少所致。
二、液晶显示模组毛利率下降,造成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
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降低,从年报P12页可以获知2015年微特电机的毛利率为42.54%,相比2014年增长了7.58%,而液晶显示模组的毛利率仅为10.04%,相比2014年降低了5.81%,也侧面证明了公司和核心竞争力仍然在微特电机,而液晶显示模组的市场竞争过于激烈,毛利不断下降。
三、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提高,盈利能力提升
相比2014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提升,证明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根据杜邦分析,我们得知是公司的净利率和负债率的提升导致。通过下表2015、2014年的对比可以得知,相对于营业收入的增长,2015年获得了增长率更多的投资收益、更少的资产减值、更少的三项费用支出,因此造成净利率较大的提升。其中投资收益是子公司金龙机电(东莞)有限公司出售参股公司所获得。资产减值主要是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商誉减值准备,也基本符合公司经营情况。
四、天津金进光电业绩仍未见好转
2015年金进光电营收6000多万,亏损7500多万,相比2014年(2014年营收1300万,亏损7700万)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目前该公司的净资产已经为-5300万。根据公司年报信息,金进光电通过了LGE、京东方等国内外客户的审核,同时对天马微电子、群创光电、信利 光电、韩国S-MAC等主要客户销售额均得到大幅升,有望在2016年提升产能,降低亏损甚至达到盈利。同时金进光电和利达光电合资的镀邦光电,产品市场开拓得到国内某知名手机客户认可,实现了量产交付,有多个机种也进入打样和小批量产阶段,也有望在2016年贡献业绩。
五、公司有外延式扩张需求
已于2016年02月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核准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公司将按照批复要求于核准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对公司有战略意义的投资和并购标的,加快外延式发展的步伐,公司于2016年第一季度参与设立温州润林与温州润泽两家产业并购基金。也就是说公司将在8月份之前完成增发,并必然有一些外延性投资和并购。
但外延性投资也要投的有价值,例如公司2016年2月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合资公司浙江翱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翱翔科技60% 股权,进军专网通信领域,进入原有业务完全不相关的通信领域,基本属于财务投资,难以给人什么想象力,我给差评。
六、年报总结与未来展望
2015年金龙机电虽然没有完成7+5的期望业绩指标,造成员工激励计划落空,以及总经理的离职,都说明了管理层的市场把控和公司治理有一定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不能给金龙机电的2015年很高的分数。但仅从财报本身而言,仍然算是不错的成绩,综合一下,给金龙机电的2015年的整体表现打个70分吧。
展望2016年,如公司年报所言,整个社会的智能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智能硬件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产品将在虚拟现实、物联网、车联 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健康、机器人等大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触控显示、触觉反馈、智能控制作为智能硬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技术上将会持续升级以满足更加多样的需求。
根据公司的2016年经营计划,将继续拓展线性马达在国内品牌手机的应用,随着华为、中兴、魅族等一批厂商引入压感屏技术,谷歌正准备在Android N系统中增加对压感屏支持。由于不少OEM厂商渴望将将压感技术引入旗下的手机设备,谷歌准备对该功能进行系统上的支持,这意味着手机厂商不再需要自行辛苦研发,同时第三方开发者也可以更好进行技术支持,也就是说压感技术会很快普及和推广开来。而作为压感技术的核心设备,线性马达龙头金龙机电也必将受益。乐观分析,公司的微特电机在未来仍将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保持较高的收入、利润增长速度。
而液晶显示模组目前的毛利率较低而且由于竞争还在不断下降,寄希望于博一光电新产品新技术的投产,以及新工厂实现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能够获得营收和毛利率的双双提升。
第三点就是持续亏损的金进光电,虽然仍然大幅亏损,但可喜的是营收大幅增长,可以理解为已经获得了相对稳定的订单,待产能充分释放,有望在2016年减少亏损甚至扭亏为盈。
总的来说,行业还是好行业,公司的客户积累、技术积累也有一定的护城河,但不太靠谱的管理层总给人带来隐隐的不确定性,继续跟踪观察吧。
公司截止4月19日收盘的股价20.07元,PE=41.81,按照未来的成长性预期,并不算高估。
------------------------
一点投资感悟,2016.4.10
2016年按计划降低了关注资本市场的时间,降低了操作的频度。基本上一周看1到2次盘,一个月2次以下的操作。注意是为了让自己克服短线欲望。
这次想写点东西,主要是看到了金龙机电的一季度业绩预告,再度让人大跌眼镜。金龙机电这个票真的让我很受伤,去年末的时候大家都相当看好它的高成长,认为它非常低估。
说实话,我个人对财务分析并不专业,对金龙机电业务,竞争力等的分析更是知之甚少。但感觉大家研报都写的很有道理,分析的很全面。所以重点关注。也持有了部分仓位(1/4)
当时有点顾虑,从我个人的选股逻辑来看
1. 金龙机电所在行业并不是我认为的有前途的行业,这一点被马达在智能家居,VR,智能汽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被说服。金龙从传统的手机产业链一跃升级成智能家居,VR,智能汽车等更大空间的行业。
2. 金龙机电的过往业绩比较烂,这一点被最近的并购说服,让我觉得它可能摆脱过去,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1月份股灾中金龙机电的管理层表现相信已经让大多数人死心,我也是,这样不诚信没魄力的管理层让我下定决心有机会就跑再也不回来。为什么当时不跑(只跑了4分之一)?因为我还幻想着金龙的业绩,希望靠业绩赚一波再走。
现在我最后的幻想也被无情的打破,现在回头看看金龙的业绩,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确定性不够大,不像锂电池等风口行业
2. 受下游客户影响较大,比如苹果销量不及预期,比如没有取得小米的订单。
3. 肯定受经济大环境影响。
我也会想,一季报业绩烂,不代表以后业绩烂啊,这种企业一旦取得大订单业绩也会变化很快。是的,金龙有它的可取之处和核心竞争力,但看看它的管理层,我是真的没有信心与这样的企业长期相伴。
这次给了我一个教训,不要随便赌业绩,想看透一个企业很难,想预测它短期业绩更难。对企业长期没有信心,而寄希望于短期业绩是我最愚蠢的地方。
行业,管理层,过往业绩必须作为硬性指标,要坚持自己的选股标准
--------------------
如果原来市场平均预期金龙三年年均业绩增长30%,结果16年业绩0增长,那要达到原来的预期增长接下来两年要年均48%增长,这个难度相当大。达不到预期股价下跌是很正常的,金龙这只票一直跟着业绩在走,不是按题材股炒。当然如果市值跌下来那也说不定。
按去年的业绩,金龙pe30倍多一些,这个估值是基于未来几年业绩持续至少20%到30%增长的。如果业绩稳定不增不减,凭什么给30pe。营收的微增长的同时,财务成本也上升了,结果利润下降的。等于借钱来投了不赚钱的业务,对股东又有什么意义。
-------------------------
居然业绩负增长,这也太烂了。苹果出低价版手机,个人就感觉金龙的业绩不会很好。金龙16年业绩增长要靠苹果6的普及。本来17块以下建仓,现在等12块,20倍市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