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msooz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12日又联手俄罗斯亿万富豪尤里·米尔纳和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于美国宣布,推出一项突破性的研究和工程方案,将向太空发射邮票大小的纳米航天器探索太空。
据《今日美国》报道,12日于纽约天文活动上发布的造价1亿美元的新项目“突破摄星”(Breakthrough Star-shot),将通过卫星向太空释放数千个重量在1公克以下的微型航天器。其设计如同一只背后有帆的蝴蝶,采用纳米技术,通过光束供能,以每小时1亿英里的速度,在未来20年内抵达最接近地球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宜居带,用其携带的摄像头、通讯设备和处理器等捕捉行星和其他科学数据的影像,并传回地球。
除霍金和尤里·米尔纳之外,扎克伯格也加入到董事会中。
转发知乎Alan Smith网友的点评:
作者:Alan Smith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应该是一种近未来的微型的探测器,尺寸大于可见光波长,拥有某种通讯方式的探测器,因为质量和尺寸小所以可以被人类的高能加速器加速或者高能激光加速到极高的速度。看起来和《三体》中的“智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貌似量子纠缠通讯是不成立的,所以我并没有说,还有其实我一直想不通的是这个探测器的能量源是啥。
度娘那里找的“纳米卫星”图片...
不过这个纳米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纳米”。只是特指其微小的尺寸,比如现在航天活动中就有“纳米卫星”和“皮卫星”,并非说它们的尺寸是真正的纳米级,而只是说它们和动辄几吨的大型卫星相比,真的很小。霍金也说这个探测器实际上只是一个g级的飞行器,不过即使是只加速到1/5光速,所需要的能量也肯定会达到10^15J的能量等级...相当于十几万个火电站一年的发电量。
不过,这个东西虽然没有出现,我们还是可以设想一下。这个探测器会是什么样子的。
作为探测器,它肯定拥有飞控系统和感知系统,这些其实并不会多重,因为飞行中阳光很微弱,所以这个飞行器应该是使用同位素电池的,信号的传输指向应该是依靠探测器本身的旋转来打成,因为调整方向的机械系统实在太重,或者它还有有一个可以脱离的太阳帆模块,在初始阶段用于加速,从轨道上的高能发射器发射后,由高能激光器对其进行持续的加速。
从人类科技上看,这种探测器并非很难制造出来的,只是。。。用这么高的代价制造一个探测器从科学和经济上或许都没什么意义。
至于激光加速方法,其实在太空制造一个激光阵列停泊在拉格朗日点,似乎更靠谱的多,在或者在一些地方兴建若干激光地面站,在太空中布置大量的折射装置来折射激光也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办法。
由此可见突破摄星的关键除了公斤级飞行器本身,更在于激光传导能量,因此激光应用将得到提升。除了摄星计划外,本身量子通信概念也要依托相关的激光技术,因此激光技术必将迎来大爆发。
个股上福晶公司主要从事晶体材料及其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目前世界上领先的LBO、BBO、Nd:YVO4以及Nd:YVO4+KTP胶合晶体的生产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及光通讯领域。该公司发展了熔盐法,提拉法和水溶液法等多种晶体生长技术,拥有IAD,IBS,EB等多种镀膜加工工艺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公司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也处于业界领先地位,拥有Zygo,Nikon,PrismMaster等多台检测仪器,与世界上主要的激光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检测信息交流平台。
其在激光晶体制备上的能力必将帮助公司更有希望切入国际合作领域。另外其中科院背景也帮助其在未来的国内量子通信及7月份将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研发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余如应用集成的华工科技和金运激光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