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
哥哥你走了呀刮了一场风,我看不见你的人踪呀看马踪。
刮南风呀调北风,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
什么人留下人想人
青石板上栽葱扎不下根,什么人遗留下人想人。
马里挑马不一般般高,人里挑人就数哥哥好。
骑马再不要骑带驹马,马驹驹叫唤人想家。
稗子开花出穗穗,称心如意的小妹妹。
羊想羔来马想驹,我想我的哥哥你想谁。
你在陕西我在套,想起妹妹打电报。
柠条夹夹朝下吊,那打见面那打笑。
大壕畔上捞冰片,想起哥哥看像片。
《说不下日子不让你走》
人凭衣衫马凭鞍,婆姨凭得男子汉。
白布衫衫黑褂褂,跟上哥哥寻下家。
白布衫衫拉得宽,穿上漂亮心喜欢。
白布衫衫四页页裁,越盛越热离不开。
抓住胳膊拉住手,搬转肩膊亲上个口。
镰刀弯弯种红豆,你是哥哥连心肉。
对面山上一道弯,知心话儿设拉完。
一把拽住你的手,说不下日子不让你走。
0
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否则陕北民歌怎么会保留了汉唐遗存?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尘世上灭不了人想人》
(一)
莜花开花结穗穗,连心隔水想妹妹。
想你想得着了慌,耕地扛上河捞床。
淹死在河里笑死在河处,谁知道我心里想妹妹。
昌花泉子长流水,打盹瞌睡梦见你。
你在家里我在外,各样样心病都叫咱二人害。
满天星星没月亮,害下心病都一样。
(二)
二不溜溜黄风沿山畔畔灰,心慌眼跳思想谁。
朝东来了朝西回,这地方不红火短了个谁。
黄河岸上搂青柴,刚刚忘了又想起来。
荞面皮皮手巾两道道花,哥哥不回来捎上一句话。
说不上话来见不上面,寻一个捎话人找不见。
野鹊鹊野鹊鹊朝南喳,你给哥哥捎上一句话。
捎话捎给那知心人,捎给那没头鬼害了一股名。
你去那地方捎上一句话,就说妹妹单想他。
锅焖捞饭撒米汤,迷迷瞪瞪由不住个想。
半碗碗红豆半碗碗米,拿起筷子想起你。
野鹊鹊叫唤道喜哩,说说道道想你哩。
一对对白鹅落沙窝,不想别人单想哥。
拿起镰刀上西坡,想谁也不如想哥哥。
一阵阵风来一阵阵雨,一阵阵思想起哥哥你。
(三)
金盏盏开花金朵朵,连心隔水想哥哥。
玉茭茭开花一圪抓抓毛,想哥哥想得耳朵挠。
走着思慕坐着想,人多人少没有一阵儿忘。
灶火不快添上炭,想哥哥想的干撩乱。
远照高山青蓝雾,这几天才把我难住。
单辕牛车强上坡,提心吊胆苦死我。
(四)
一有云彩就刮风,尘世上灭不了人想人。
刮起东风水流西,提起枕头想起你。
风刮电杆电丝丝摇,心里想哥哥没有一阵阵好。
手扳小磨磨黑豆,想哥哥想在心里头。
大红果子墙上吊,想哥哥想的好心跳。
金盏盏开花渗金金黄,想哥哥想得好天长。
白天想哥哥大门上站,到夜晚想哥哥胡盘算。
头枕胳膊腕腕面迫墙,人家睡觉我盘肠。
脚蹬住炕拦头顶墙,翻一翻身子好夜长。
刮起一阵大风点起一盏灯,忘了哥哥的脸脸忘不了心。
手扳小磨磨陀螺螺转,想哥哥想的咽不下饭。
黑蛾儿飞在烟筒上,想哥哥想在心肺上。
家雀儿飞在窗棂棂上,想哥哥想在心眼眼上。
天刮东风 天知道,我们难活谁知道。
大风刮起游游沙,你给妹妹托梦你在哪。
一黑夜睡了半黑夜觉,半黑夜盘肠谁知道。
一黑夜没睡半黑夜觉,心上好似刀子搅。
白天想你甚活也做不成,到夜晚想你盼也盼不明。
花椒树上结核桃,想哥哥想的好心焦。
黑夜点灯没有油,哥哥不来发了愁。
满天星星没月亮,干想你来见不上。
月亮照水水不明,等哥哥等到大天明。
揭开窗子亮堂堂,哥哥不来好心惶。
红头黑头洋火柴,左等右等你不来。
三层石头两层山,山高路远怎捞探。
山高路远见不上面,不知多会儿遂我的愿。
树影儿落下日头低,睡思梦想单想你。
倒灶鬼媒人好吃糕,把奴家夺在乡圪捞。
瓷脑鬼公公糊脑松汉,水牛角婆婆在门上站。
往常里黑夜睡不够觉,今夜晚打猛间没命了。
《出门的哥哥天照应》
前沟里糜子后沟里谷,哪达想起哪达哭。
当天里下雨四下里睛,出门的哥哥天照应。
二刀子韭菜扎把把,忘记你的人样忘不了你的话。
花椒树上落雀雀,一对对丢下个单爪爪。
一对对沙燕朝南飞,撂下妹妹单坯坯。
对面山上小果树,我是谁家的小寡妇。
想你想你真想你,想你三天不见你。
想你想你实想你,三天没吃半碗米。
半碗红豆半碗米,端起碗来想起你。
端起碗来想起你,眼泪掉在饭碗里。
想你想的灰塌塌,人家笑我害娃娃。
想你想成病人人,抽签打卦问神神。
问了神神神不应,倒糟的庙童刮怪风。
桃李高来黑豆低,想你想在阴曹地。
桃李地里带红豆,难也难在心里头。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兰,你说你难不难。
白天想你饭不吃,到夜晚想你偷的哭。
白日里想你穿不上针,到夜晚想你吹不灭灯。
后半夜想你翻不转身,擦根洋火点上个灯。
长下个枕头短下个人,一个人睡觉好灰心。
长下个枕头短下块被,一个人睡觉好灰气。
风尘不动树梢梢摆,梦也不梦见你回来。
青草牛粪救不着火,昨夜里梦见你和我。
芦花公鸡在墙头上叫,想哥哥想的睡不着觉。
刮阵风来下场雨,不知我男人在哪里。
四两棉花纺成线,活人见不了活人的面。
红豆角角抽了筋,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
三天没见哥哥的面,大路上行人都问遍。
三天没见哥哥的面,炕头下画下你人眉眼。
三天没见哥哥的面,口噙冰糖也不甜。
脚踏栏杆手搬扣,我和哥哥没盛够。
大红果子香水梨,不想你来再想谁。
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三年五载忘不了你。
百灵子飞在城里头,想你想在心里头。
隔墙照见河湾里水,撂下我娘老子撂不下你。
燕麦开花林林稀,忘了我娘老子忘不了你。
说下日子你不来,硷畔上跑烂了我十双鞋。
牵牛开花羊跑青,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灶火不吸是烟筒的过,二哥哥不来是人挑的过。
柴湿烟多点不着火,知心朋友你想死我。
我有心喝下洋烟死,知心的人儿撂不下你。
有朝一日见了你的面,知心的话儿要拉遍。
树叶落在树根底,挨打受气全为你。
千里雷声万里闪,远路的朋友不安然。
鸽子落在灰堆里,灰的日子在后背里。
《叮当响》(史铁生文章)
一更子里叮当响,情郎哥站在奴家门上,
娘问女孩什么响,东北风刮的门栓栓响。
二更子里叮当响,情郎哥进了奴家绣房,
娘问女孩什么响,人家的娃娃早上香。
三更子里叮当响,情郎哥上了奴家的炕上,
娘问女孩什么响,垛骨石狸猫撞米汤。
四更子里叮当响,情郎哥脱下奴家的衣裳,
娘问女孩什么响,脚把把碰的尿盆子响。
五更子里叮当响,情郎哥出哩奴家的绣房,
娘问女孩什么响,人家的娃娃早放羊。
《凤英还乡来》
凤英一十一,什么也不会做,
打发南山去送饭,打烂一对送饭罐。
凤英一十二,长一对长辫儿,
辫儿掉在那胸蛋上,年青人们都跟上。
凤英一十三,爱往草窑钻,
身铺麦杆头枕砖,挣得一身海潮兰。
凤英一十四,不是她不识字,
估计估计又估计,找不下个好女婿。
凤英一十五,上山去劳动,
南山下来些灰队伍,都把那个凤英拦住。
凤英一十六,长一对巧手手,
绣得一对花枕头,送给她的男朋友。
凤英一十七,上市场去赶集,
走在市场到处看,小伙子们把她拦。
凤英一十八,手把那手电拿,
年青人们混下一大堆,票子挣得两衩衩。
凤英一十九,酒馆里去喝酒,
不喝你的两杯酒,只看你的两步走。
凤英二十正,什么也不吃,
人家都说害娃娃,谁是他的亲。
凤英二十一,养的个胖小子,
小子倒是个好小子,就是有娘无老子。
《管他久长不久长》
管他久长不久长,交上三天两后响。
拦羊嗓子回牛声,山老鸦叫唤怪难听。
一碗凉水一张纸,谁卖良心谁先死。
一对对花猫锅头爬,你不来就说不来的话。
《哥哥起身妹子照》
抽了一根纸烟定一定心,丢不下妹妹强起身。
一根纸烟二寸长,哥哥起身没耐活。
哥哥起身妹妹照,眼圈花转来泪旦旦掉。
《交朋友不交洋烟鬼》
骑马要骑海骝马,交朋友要交十七八。
骑马要骑花点点,交朋友要交花眼眼。
骑马不骑马条条,交朋友不交猴小小。
牛不老吃草尾巴摇,自幼不爱二道毛。
骑马不骑三条腿,交朋友不交洋烟鬼。
骑上毛驴打上伞,慢慢寻个可心汉。
《鸡叫三遍东方亮》
鸡叫三遍东方亮,我叫哥哥穿衣裳。
你不要慌来不要忙,小心衣裳差穿上。
哥哥衣裳袖子长,妹妹衣裳绣鸳鸯。
0
《满天星星一颗明》
满天星星一颗明,
天底下我就挑下了妹妹你一人。
九天仙女我不爱,
单爱小妹妹你好人才。
山在水在人情在,
咱二人啥时候才能把天地拜。
《开花调_想情哥》
樱桃好吃树难栽,
事情这好办口难开。
油灯开花一点明,
小酒盅量米不嫌你穷。
锅熬噌噌下上米,
下想呀旁人光想你。
山药蛋开花下了窖,
因为呀想你睡不着觉。
《摇三摆》
陕西省来绥德县,有一个女娃叫(摇三摆)活神仙。
丝光袜子高跟鞋,呼噜噜的裙子儿(摇三摆)风摆开。
走起路来好气派,年轻人看见(摇三摆)年轻人爱。
才婆子一看就骂几声,尔格的女娃娃(摇三摆)活妖精。
女娃子儿听了照样穿,与你们老婆子儿(摇三摆)没相干。
我不挑丑来不挑俊,单挑念书的(摇三摆)年轻人。
0
《送情郎》
送情郎送在大门外,妹妹我解下一个荷包来,送给情郎哥哥戴。
我身上解下你身上带,哥哥你想起妹妹,
看上一眼荷包来,妹妹就在你心怀。
送情郎送在五里桥,手把栏杆往下照,
风吹水流影影儿摇,咱们二人心一条。
送情郎送在柳树屯,摘根柳枝送亲人,
你握钢枪我劳动,妹妹永远是哥哥的人。
小妹妹送情郎啊,送到那大门外,
手拉着(那个)手儿,问郎你多咱回来。
回不回来一定要捎上封信儿啊,
免去了我小妹妹时常挂心怀。
小妹妹送情郎啊,送到那十字坡,
头上的(那个)金钗丢了一个,
我无心回去把金钗找啊,
宁舍得(那个)金钗也舍不得亲哥哥。
小妹妹送情郎啊,送到那石头桥,
手扶着(那个)栏杆,眼望水长流,
水流千湾那归大海呀,从小的(那个)夫妻恩爱到白头。
《崖畔上开花》
(合)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着那好光噢景。
(男)青杨柳树长得高,你看呀哥哥我那达儿噢好?
(女)黄河岸上灵芝草,哥哥你人穷生的哟好。
(男)干妹子儿你好来实在是好,走起路来好像水上噢飘。
(女)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数上哥哥哟好。
(合)有朝一日翻了身,我和我的干妹子儿(哥哥)结个噢婚。
《站在高山上掺哥哥》
《站在高山上掺哥哥》演唱:于桂荣
青天蓝天紫格英英的天,
站在那个高山掺哥哥,
十里里山路九道道弯,
看哥哥看得我眼发酸。
当川里忽地刮来一阵风,
山路上我看见个人影影动。
方脸膛红来浓眉毛黑,
那不是我哥哥那是谁。
三人那同行你走在当中,
我有心叫哥哥喊不出声,喊不出声。
0
《想亲亲》
男:想亲亲想得我手腕腕(那)软,呀呼嘿;
拿起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呀儿呦。
女:想亲亲想得我心花花花乱,呀呼嘿,呀呼嘿;
煮饺子我下了一锅山药(那个)蛋,呀儿呦,呀儿呦。
男:头一回辩妹妹你不在,呀呼嘿;
你妈妈劈头打我两锅盖,呀儿呦。
女:想你呀、想你呀、实格在在想你,呀呼嘿,呀呼嘿;
三天我没吃了一颗颗颗米,呀儿呦,呀儿呦。
合:茴子白卷心心十八(那个)层,呀呼嘿,呀呼嘿;
哥哥(妹妹)你爱不爱受苦(那个)人,呀儿呦,呀儿呦。
女:灯锅锅点灯半个炕炕明,
烧酒盅盅挖米不嫌哥哥你穷。
男:茅庵庵的房房、土的炕炕,
烂大了个皮袄伙呀么伙盖上。
女:雪花花落地化成了(那个)水,
至死了(那个)也把哥哥你(那个)随。
合:咱二人相好一呀一对对,
切草刀铡头不呀么不后悔。
0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重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陕北民歌种类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酒歌、秧歌、劳动号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陕北套曲、二人台、风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调等,以小调和信天游为主。
小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有人物,有故事情节,还有细节描写。如:《害娃娃》、《探瑜姐》、《送情郎》、《四保揽工》和《下柳林》等都是篇幅较长的叙事体民歌。
信天游(在与内蒙古接壤的地区叫“顺天游”,在神木府谷一带叫“山曲”)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们下地干活,上山放羊,进林子砍柴,赶毛驴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开嗓子歌唱起来。它语言质朴,节奏明显,韵脚多变,一般为两句体结构,上下句押韵,不隔句押韵。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础,上句主比兴或写景状物,下句多主点意,虚实结合,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脚和谐,抒情色彩浓。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它两句一段,段与段之间可分可合,也可独立为一首,类似“散曲”。
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现在所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在8000余首陕北民歌中,这类作品毕竟是少数。多数作品反映的是平淡的人平淡的事。例如:小媳妇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吹鼓手迎亲,出门人思念家乡,年轻人谈情说爱,夫妻吵嘴逗趣等。还有,石匠们用歌声来装饰那单调的石锤声;农民们用歌声驱逐寂寞和忧愁;赶牲灵的人将那悠扬的歌声洒满崎岖的羊肠小道;多愁善感的小媳妇用歌声倾吐心中哀怨。这些基本上是抒发感情的。此外,陕北人还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娱乐,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喝酒时用酒歌来猜拳,用歌来进述历史故事,用歌来搞社交,用歌来记叙重大历史事件,男女青年用歌谈情说爱,用歌来记叙新人新事,甚至上坟哭灵也以歌代哭。乃至丑闻千里,以歌传之;奇人怪事,以歌颂之。
在8000首陕北民歌中,反映爱情生活、婚姻问题,或与这个内容有关的作品,占全部民歌的80%。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作的信天游,反映的几乎全是这个内容。因此,信天游又被说成是“爱的海洋”。
陕北人平时最爱唱的民歌是情歌。旧社会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不能自主,他们只好用歌声来表达对封建婚姻的不满和对爱情的追求。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从前陕北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艰苦,男人成群结伙到外省给人揽工,即‘走西口”。丈夫临走之前,妻子多方叮咛,娓娓动听,情意绵绵,抒情色彩极浓。如脍炙人口的《走西口》:
走路你走大路,
莫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儿多,
拉活解忧愁。
住店你住大店,
不要住小店。
小店里贼娃子多,
操心把你偷。
睡觉你睡中间,
不要睡两边。
操心那挖墙贼,
挖到你跟前。
喝水你喝长流水,
不要喝泉水。
泉水里蛇摆尾,
操心喝坏你。
吃烟你自打火,
不要和人家对火。
梢林里绿林响马,
操心那蒙汗药。
……
“走西口”的人一去经年不回,家里的妻子想起丈夫时,或手摇纺车,边摇边唱,或立于门前,低吟浅唱,抒发他们对远方亲人的眷恋之情:
豌豆开花一点红,
拿针缝衣想哥哥。
想哥哥想得见不上面,
口含冰糖也像苦黄连。
大河没水养不住鱼,
妹子离不开哥哥你。
一对百灵子钻天飞,
多会儿盼得见上你。
……
同是反映当地婚俗的陕北民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兰花花》、《大女子要汉》和《我给你寻个好婆家》等3首歌对嫁娶方式均有描写,但因时代不同,嫁娶的方式也不同。《兰花花》中是古老的传统嫁娶方式,买卖婚姻,新媳妇过门要坐轿,还有“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到了《大女子要汉》时代,反封建的思想情绪已形成一股潮流,“大女子”敢说敢干,敢于向父母提出要求出嫁,婚礼也简单化了,骑马代替了坐花轿。而在《给你寻一个好婆家》这首歌里,女主人公已是“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嫁娶方式也不是头上蒙盖头,脚上穿绣鞋,而是“骑着马,戴着花”,和新郎“说说笑笑进婆家”。
陕北民歌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真实,感情色彩浓,情歌尤其这样。《想你实想你》中的主人公是位未出阁的大姑娘,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抒发她的感情的:
想你想你实想你,
浑身上下都想你;
头发梢梢想你呀,
红毛头绳难挣呀;
脑瓜皮皮想你呀,
榆林梳子难梳呀;
眼睫毛毛想你呀,
白天黑夜难闭呀;
眼睛仁仁想你呀,
泪水颗颗难收呀;
舌头尖尖想你呀,
酸甜苦辣难尝呀;
……
如果说是只是人物内在思想感情的揭示,那么这首信天游 《拉手手》却是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
你要拉我的手,
我要亲你的口,
拉手手,亲口口,
咱二人疙崂里走。
歌子四句,通俗易懂,男女主人公虽然咧咧,但动作自然,情绪轻松,可谓是陕北的一首绝唱。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陕北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加之人口稀疏,居住分散,因而,封建意识对这里的统治,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一些边远山区从前曾流传过《三大怪》的民谣:“沙子打墙墙不倒,婆姨嫁汉汉不恼,嫖客跳墙狗不咬”。可见陕北思想意识之一斑。
陕北民歌在陕北广泛流传,一般陕北人或多或少都能唱几首,田间地头劳作时,行路时,均可听到歌声。农闲休息,茶余饭后,人们常聚在一起轮番演唱。除了这种日常生活中群众自然流传外,还有两种流传方式:一是民间歌手和艺人们的流传;二是一些风俗活动中集体或个人的流传。如“过事情”、迎送嫁娶、祭奠、祈时、秧歌等活动,都得唱歌。又如《迎亲歌》中就有“落脚歌”、“走红毡”、“拜天地”、“撒帐”、“上头歌”、“送儿女歌”等。
0
揽工歌
揽工人儿难,哎呦揽工人儿难。
正月里上工十二月里满,受的牛马苦,吃的是猪狗饭。
掌柜打烂瓮,哎呦两头都有用。
窟窿套烟筒,底子当尿盆,说这是好使用。
伙计打烂瓮,哎呦挨头子受背兴。
看你做的算个甚?真是一个呀,丧呀丧门星。
着不得刮风,哎呦着不得下雨。
刮风下雨不得安身,若要安身呀,等得人睡定。
鸡叫半夜,哎呦半夜三更。
掌柜的房里喊呀几声。咱家黑洞洞,狗日的说天明。
等得人睡定,哎呦半夜二三更,
咱家黑洞洞掌柜说大天明,人家要起身,你还在家中。
打开后门,哎呦安顿后人,
子子孙孙再不要揽工,既是要揽工,死罪吃受尽。
·歌曲简介·
在旧社会,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养家糊口,常常要到有钱人家做工。做工分长工与短工两种,长工是固定的,一年四季都在地主(或店铺)家做活,可能一干就是数年;短工是季节性的,农忙时去做工,农闲时只好饿肚子(也有干半年、一年的)。由于地区不同,人们把这样靠出卖劳力为生计的人分别叫做“揽工人”、“扛活的”、“伙计”等。陕西民歌《揽工歌》便是反映揽工人受苦受累受剥削的民歌。
0
五哥放羊 —— 榆林小曲
正月格里正月正,
正月(那个)十五挂红灯,
红灯(那个)挂在哎大来门外,
单(那个)等我五(那个)哥他上工来,
哎哟哎 哎哟哎,哎来哎咳哟!
单(那个)等我五(那个)哥他上工来。
六月格里二十三,
五哥(那个)放羊在草滩,
身披(那个)蓑衣他手拿着伞,
怀来中又抱着(那个)放羊的铲。
九月格里秋风凉,
五哥(那个)放羊没有衣裳,
小妹妹有件哎小来袄袄,
改来一改领(那个)扣,你里边儿穿上。
十一月三九天,
五哥放羊真是可怜,
刮风(那个)下雪哎常在外,
日那落西(那个)山他才回来。
十二月一年满,
五哥那算帐转家园,
有朝(那个)一日哎天来睁眼,
我来与我五(那个)哥把婚完,
哎哟(那个)哎哟哎,哎来哎咳哟!
我来与我五(那个)哥把婚完
0
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
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你哥哥早回家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
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盼白了头
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你哥哥早回家门口
只盼你哥哥早回家门口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
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晋北人,陕北人,河北人。后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陕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以及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我们要尊重史实,既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后人的负责。
西口杀虎口,在明代是长城要塞,名为杀胡口、杀胡堡,从这个名称可见当时长城内与边塞民族关系的紧张状况。隆庆和议后明朝在长城沿边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开设互市,大同右卫即于此时设马市于杀胡口关城下,使之成为边贸往来的孔道与平台。
入清,杀胡口改名为杀虎口,因其位于西北商道的交通
枢纽,顺治七年(1650年),清政府在杀虎口设税关,次年“设监督一员,经收课税”。此后,又在归化城设分关,沿长城内外大同得胜口、河曲、包头、托克托、阳高和天镇等处设税收分局、支卡,专门负责征收东自天镇、西至陕西神木一带的关税。并规定,“商人运载货物,例需直赴杀虎口输税,不许绕避别口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