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先谈年报。
振华科技今晚公布年报,2015年营业收入50.63亿元,增长21.43%;扣非后净利润1.48亿元,增长153%;每股收益0.38元。
受益于军工电子国产替代需求,2015年公司军工电子元器件产品替代已经达到2266种,根据公司专利申请数量和在建工程情况,公司高新电子依然存在增长潜力。宇航级和高可靠性电子元器件(高新电子价值链中高端)可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并在部队军备升级背景下获得更多订单。2015年高新电子收入24.6亿,预计2016年在27-30亿收入区间(增幅来源于产品结构调整和募投项目投产)。
专用整机和核心零部件2016年增幅有限,维持2015年19.7亿元左右规模。该业务板块毛利较低,对公司利润贡献有限。
集成电路板块重点看电源。公司募投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开始规模供货,在新能源汽车井喷,电池需求旺盛的背景下,电池预计可以贡献4000-5000万利润(2015年电池盈利约270万元)。
小结:2015年报的整体评价是确认公司进入增长周期,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预估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55亿,净利润2.5亿,每股收益0.53元。
今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一季度预计利润为6266-6989万元,扣除振华集团深圳电子公司投资收益3000-3500万元,则可比利润数为3266-3489万元。而2015年一季度净利润2410万元。一季度同比利润增幅为50%。
维持振华科技是军工白马股的判断,业绩增长可靠。我们一直认为公司正在遵循CEC整体战略,从军工电子向军工微电子发展,从而实现军工电子的自主可控、信息安全和技术赶超的目标。
作为CEC高新电子的平台,遵循一个平台一个上市公司的原则,振华科技2016年的资产注入可以期待;外界一直传闻的两块芯片,即天津飞腾的CPU和苏州盛科的程控交换机芯片,在振华科技2015年7月宣布有意收购IGBT资产后反而印证了振华科技进入军工微电子行业的决心。
日前东吴证券研报,CEC的麒麟+飞腾体系替代windows+intel体系成为国产IT整机系统的选择。2016年,飞腾和盛科均进入盈利点,振华科技能否将芯片资产揽入怀中,值得拭目以待。
再梳理一些逻辑,供参考。
这算是对振华科技以及中国电子军工资产证券化相对合理的一个分析,也对振华科技未来发展的路径做一个相对合理的勾勒。
一、 中国振华(083基地)
振华科技的大股东叫中国振华,或者叫083基地。可供参照的是航天电器(002025),大股东叫061基地,061基地现在是航天十院了。说这个的意思是,振华科技是中国军工电子的重要生产基地,地位崇高,使命重大。振华科技作为CEC的军工电子平台是无庸置疑。不论是从地位还是传承,都不可撼动。
CEC一直强调的,一个平台一个上市公司。那么,振华科技作为CEC军工电子的平台,在CEC军工资产整合中,会获得什么呢?
先讲第一个军工资产,长城信息(000748)与长城电脑(000066)合并并将武汉中原电子(微波通讯和超微波通讯)纳入囊中。中原电子纳入两长城一事,并不算意外。首先是长城信息就有军品,其次两长城在终端硬件方面有较强的制造能力。依我说,振华科技的通信整机都可以卖给俩长城。
二、 CEC军工资产分析
除了长城信息和中原电子外,CEC较大和强的军工资产主要是桂林长海、南京长江电子、南京三乐电子、南京科瑞达。
先谈南京的三家企业,目前在中电熊猫旗下,中电熊猫有华东科技(000727)和南京熊猫(600755)两家上市公司。普遍认为南京的三家军工企业会装进南京熊猫,依据是南京这三家军工企业都在中电熊猫旗下。这个逻辑明显不合理。
这三家军工企业之所以在中电熊猫旗下,应该是原来整合按照区域划分的。按照这两年CEC整合的路数,已经将水平划分改为按产业板块调整。
华东科技增发后的定位很明确,是面板生产企业,即属于CEC的显示板块。
南京熊猫定位什么板块?消费电子!南京熊猫的商标商誉可是来自上世纪的收音机、电视机的。
南京三家军工企业做的是什么?雷达、电子对抗、真空管(军工电子范畴)。从常理上说,三乐电子、长江电子和科瑞达,不应该放进南京熊猫。他们应该和桂林长海(军工电子+雷达+监控安防)一起打包给振华科技。
三、振华科技收购IGBT资产一事
这个事情是符合逻辑的,我的推理是收购北车的山西永济电子。2015年7月份,振华科技停牌说要收购一家研发生产IGBT的厂家或与其合作。时间过去将近半年,许多人用“失联”来表述这次停牌重大事件。我的理解是,央企不会干这种太离谱的事情,董事长不会为了维护股价而牺牲个人事业前途。收购IGBT事件应该是确有其事的。
逻辑如下:IGBT成型技术中,南车、北车和比亚迪算是较好的;民营或海归回来创业企业实现IGBT和MOVC的的较少。大致判断是南北车合并,南车的株洲新时代电气的IGBT基地经济投入较大和技术成熟度较高,北车在山西搞的IGBT属于重复建设,央企内部找买家。这也说明了振华科技7月意向收购,迄今未明确进展的理由。中车在合并重整,北车IGBT怎么处理?
振华科技2015年7月份拟收购的IGBT,情报属实,也符合振华科技军工电子的产业方向,至于结果?无法判断。
四、两块芯片
中国振华集团的飞腾CPU和苏州盛科的交换机芯片是否会被注入?
这个事情非常纠结,因为CEC有做芯片的企业——华大、华虹或贝岭。虽然领域有所不同,但……
往好的方向预测吧。这两块芯片都是中国振华主导的,成绩和荣誉摆着呢。如果我是中国振华领导,二话不说,先注入振华科技,免得CEC惦念。
五.锂电池
军工电源,CEC在武汉还有个新能源电池研究所呢。技术领先,且研发过程围绕着军需,销售无忧。振华新能源在民用市场领域或许名气小一点,问题是产能就那么一点,光是军品都可能做不过来呢。军品中比较明确的是两个方向:1是导弹发射架电池;2是高密度储能设备(飞机、舰艇、坦克等军用设备和单兵作战携带的储能设备)。
我特地对比了中航工业集团的洛阳中航锂电。中航锂电高调向民用市场觅食,振华新能源则军民齐发力。
结论:军工白马
振华科技受益于军工电子国产化和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硬件国产化浪潮,叠加CEC央企改革制度红利,业绩提升(高新电子+锂电池放量)+CEC军工电子资产注资+集团孵化的芯片资产注资预期+IGBT收购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