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从期货市场上回来后,因为感觉股票市场没有杠杆,资金量也不算很大,感觉分仓必要性不大,又开始全仓进出,虽然还是全仓,但这时候我认为是不错的方式,特别是对资金量不大的散户来说,全仓进出可以将自己对仓位的考虑完全放掉,集中力量研究最重要的进出时机问题;因此直到现在我还认为这是非常不错的仓位管理方式,大道至简,最好的仓位管理就是不用管理。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5-29 21:40:30
关于简单的第4个心得是:紧抓重点,切勿面面俱到。
仓位说过,现在来谈买入和卖出;这里面也有一段历程;开始时候我认为入点最重要,千方百计追求入点,常败;
后来看书交流后,开始认同“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结果呢,一样,常败;
再后来,我对入点出点同样重视,不断研究,结果呢,还是一样,常败。
后来,我慢慢发觉,入点和出点是二位一体的东东,也就是说入点和出点常常呈现互关联,
你的入点确定了出点也就确定了,当然这些也是常识,很奇怪我一直都没有认清楚。那么既然如此,那一个重要呢?我认为当然是入点,因为入点也直接决定了出点,换句话说,直接决定了赢利。
到这里我的观念终于成型:以入点为绝对重点,对出点机械止损就行了。也就是我的系统基本上只考虑“入点”;结合前面我说的我只做一种形态,想想就知道,这是非常简单的方式。(好像和最开始方法差不多,呵呵,难道这就是见山还是山?)
为什么我强调入货点至关重要,因为人性如此,好的入货点会将人性的这种搏斗降低到比较小的程度。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5-29 22:38:40
我不会用天涯的引用,上面那位朋友问我今年买过那些股票,是这样的,我买的股票很多。精工科技、
西藏发展、
维科精华、
晋西车轴,
中材国际等都做过。
因为我只做一种形态,因此在我眼中是没有股票的,只有走势;这是我在做期货时候形成的做法,现在用在股市上,虽然不像期货中那么有用,但也算非常不错的。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5-29 22:47:45
关于简单的第5个心得是:得失要分明。
这主要指的是选股,前面说了我只做一种形态,既然重点关注在这种形态上,我慢慢放弃了对股票本身的研究;现在的做法是“眼中无股”,认为所有股票都是同一支股票。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1、不了解造成的风险,所以前面我说了我的仓位策略是双重仓位,也有避险意味。2、换股会比较频繁,既然眼中只有走势,换股就不应该成为障碍。当然,这不意味着随意冲动换股入货,因为别忘了,我是以入货为最重要考量的,入货时如此,换股入货时也如此。
-------所有股票都是同一支股票,只看走势!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5-29 23:05:59
我比较喜欢做第二波的股票,说白了就是强势股下跌后再起风云的股票。
举报 | 35楼 | 打赏 | 回复 | 评论(1)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5-29 23:09:12
具体一点强势股就是前面够强势但没有充分发挥的股票。形态上很简单,随便去找到处都是
-----------买C浪。中线的不二做法。跟短线的低吸类似。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5-30 07:27:42
关于简单的第六个心得是:级别要简化。
学波浪理论的朋友可能都有体会,9级波浪是噩梦的开始也是成功的终结;
交易不需要那么复杂,对我而言,我只看操作级别和次一级级别,操作级别确定交易方向,要买还是要卖,次一级别决定具体出入点;
我不看高级别,因为根据我对市场的统计而言,这种类似于K线整合的东东其实作用很有限,要分析大一点的走势,多看几根操作级别的K线效果更好。
对于次级别,只用来具体确定出入点,确定好后,它就完成任务了,在交易中它的涨跌我根本就不去关注的。
首先,通常仅以日线收盘价分析和交易;其次,临近出入点附近的股票增加固定关注关键时点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5-30 12:53:40
对一个强调入点的交易系统而言,入点附近的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简单的操作信奉一个赢利的交易必然是从一开始就赢利的原则;因此,入货后要马上启动纠错,追求的目标就是一开始就要赢利;不赢利就出来再等时机入,直到等到一个一开始就赢利的介入点;
相信我,这个开始稍微有点难,但形成惯后,你会乐在其中。你会在更确定的时机入场,这样,交易的次数必然减少,空仓时间必然加长,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5-30 22:25:01
关于简单的第八个心得:支撑阻力要简单明了。
支撑和阻力是交易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支撑阻力也是非常罗嗦复杂的东西,想想看有多少能作为支撑阻力的东东:交易密集区、交易平台区、趋势线、均线、前高、前低、整数位、黄金分割位等等,何况均线有很多条,趋势线有很多种画法,但支撑阻力真的需要考虑这么多吗?
回到它们最原始的效用来,支撑就是撑住下滑,阻力就是阻挡上升;然后,上涨时候看看支撑,撑住的位置就是支撑位;下跌的时候看看阻力,阻挡其反弹的位置就是阻力位;这样,市场走势自然会将这些支撑阻力走出来,至于这些支撑阻力在什么位置上,诸如是在均线还是趋势线还是什么什么的,这重要吗?
市场给我们了,我们接受就行了,仔细想想,用均线趋势线之类提前判断有意义吗?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5-30 22:35:32
问得好,其实我认为,
支撑和阻力是假象,牛势没顶,熊势没底; 但具体到操作上,
支撑阻力对于随市操作来说又是不可少的,它就像一节节台阶中间的平台,可以用来控制你的操作节奏,避免大喜大落。
强势股还是要选的,这个方法各人不同,基本上就是和大盘比,和同板块指数比吧;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5-31 12:41:10
其实,把一切简单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容易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克服。
你应该会发现,技术并不是很重要,问题大多出在心理上、执行上;这就对了,你开始走出怪圈,开始直面交易中真正重要的问题。 关于简单的第10个心得是:以止损作为唯一出货方式。---------为什么市面上那么多指标书,这些作者不能通过指标在股市中赚钱,只能卖书赚钱。而读者本来亏损才会想去学,去翻如此复杂繁多的书籍,毫无意外的亏损更加大。却不知盈利的最终的途径就是知道的不说的删繁就简,抛弃指标,恢复资本市场本来面貌来做。
所谓大道至简,社会规律如是,盈利模式亦如是。
我提一下我的交易流程,首先固定时间段进行选股,放到股票池。然后跟踪池中的股票,一般我都会跟踪至少5天后才操作,操作过程中每天根据收盘价对池中股票做简单分析,就这样在跟踪中介入,然后在跟踪中依次出掉短期仓位和中长期仓位;出掉股票后,当天绝不进行下一次操作。
成交量代表的就是分歧,买方和卖方的分歧,分歧越大,成交量就越大,遇到使用成交量判断时,你想想,到底是谁和谁有分歧,分歧有多大,你应该站在独立特性的主力一边,而不是随波逐流的散户那里。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6-01 20:37:51
作者:远山清晰 回复日期:2011-06-01 13:47:28
楚兄,相见恨晚之意。现在有时觉得炒股很简单,按照自己的东西做就可以了。但达到这个程度的过程实在是不易。我原来读了N本书,研究了很多技术指标,也做了一些很复杂的模式,还是亏。后来还花钱跟了4位老师,学了N个模式。搞的我眼花缭乱,只想把股市的所有符合的钱都赚到,结果还是不太好。但现在只用一个:就是分时K线及成交量来操作了,效果反而很好。大道至简,但要达到要一个过程。
==================
很对,要达到看山还是山,必须要经过看山不是山。
没经过的看山是山是简陋,经过了以后的看山是山才是简单。
我喜欢古诗词,喜欢武侠小说,喜欢佛经,我感觉这些都对我的交易有启迪,我还专门打印了些摘录的句子放在曾经的办公室的壁面上,上面写满了我的感悟。
比如,真正的高手都是入世的,他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能锤炼自己的武功(古龙,大意如此,不准确)。
关于简单的第11个心得:学要简单
以价格止损为主,考量盘整趋势时,会辅助考虑时间止损;
他们低调,准确,专业,生活规律,让我感受到,交易也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正常工作来做。
这些专业交易者都有如下特征:将交易作为事业;将每次交易作为一个项目;严格的亏损控制;致力于交易稳定性。
交易的一致性是稳定交易最重要的问题,而稳定交易才有复利和神话,这个东东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这篇帖子讲的简单化交易其实也是为了这个目标的,我用它作为核心之一来即保持稳定性又保持弹性(适应性)。
尽量提高正确率。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6-25 13:12:06
只做一种形态,这种形态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买入点,而是由最基本的两个点(形态满足,形态完结)组成的;
因为我的方法以买点为重,所以前面讲了比较多,可能大家以为这个形态就仅仅是买点了
楼主:楚云风 时间:2011-06-25 13:15:04
再细分一下:没有这个形态的股票,不做;不在形态启动点小范围内不做;形态结束点,出来再找;不到形态结束点,有危险,出来观察原股票;
---------形态结束点??
我做的是强势股回调形态,因此,
只要前面涨幅还可以,然后在回调时候开始跟踪,在其结束回调反身向上时候就是我的介入点;
要做这种形态,首先要从形态上和大盘比较,确定它的强势是由来已久而不是心血来潮,这种比较选择强势的方法我前面提过很多次了,这个是先决条件。
然后,回调当然会有筑底,研究这种筑底形态,作为跟踪的关键点位,接着,待其突破时介入。
整体的思想是:对比大盘确认其中长期强势,涨后回调认为有机会形态形成,就开始跟踪,跟踪到其出现筑底形态后,转而跟踪其入点,如此而已;
比如精工,10年11月18初始介入;11年2月24日终点出。我的核心是做某种唯一形态,不同的市场时期做不同的唯一形态;其实改动是不大的,而且所有的理念都保持了一致性。
比如牛市以突破买入做核心很好,熊市就是死路一条;
个人认为,对交易者而言,交易系统的成熟会伴随着白日看盘时间的减少和晚上复盘分析时间的增加,在此消彼长中,逐渐发展。
增加关注频率的同时降低操作频率,不见兔子不撒鹰;
个人感觉,这个是稳定+盈利的必要手段;
技术分析本质就是统计;任何一种作为我们依靠的技术要做到深入,就必须有大量的统计数据来做支持;从中总结出概率性的东西,
然后在优势点处考虑开启介入跟踪,在危险点处考虑进行退出跟踪;
这个才是一个技术点得关键,实践掌握了这个关键,其实,很多形态,很多指标都是可以实现稳定盈利的。
有一个常识性的东西我要说明一下,中线不一定就一定是拿的时间长,超短也不一定是拿的时间短;
中线长线短线等等其实是一个价格幅度的概念,与时间关系不大;
我的买点是唯一核心,虽然我前面说了会根据形态确定目标区域,但这个还是为了买点,所谓的盈亏比适合才做;
卖点对我而言实际上是与核心无关的,换一种核心我照样用同样的卖点。
以收盘价止损
我的操作模式以正确率为中心,强调临界买入(本身就包含止损很清晰,很窄小的意思),这样,止损空间是很小的;所以有一句话形容这种方法叫做,买入不成功就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