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
@心知兄的操作,很多时候也有得不好的时候,第二天如果开盘不强,就及时走人了。对应
@心知兄的操作,看到一篇文章,很有共鸣,特转发过来,与大家共同学。
[淘股吧] 为啥你炒股总赚不到钱
有一本书,叫《怪诞行为学2》,里面介绍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心理现象——厌恶损失。那什么是厌恶损失呢?就是同样一个东西,你得到它产生的喜悦,跟失去它产生的痛苦相比,痛苦的感受会比喜悦更强烈。
举个例子。炒股的时候,你可能因为运气比较好而获得了5%的收益,那你就会很高兴;同时呢,你也可能因为运气不太好而损失了5%的本金,那你就很痛苦了。这两种情况对比,损失5%给你带来的痛苦,远比获益5%给你带来的快乐,要强烈得多。
再比如,给小孩子一个
苹果,他会觉得很开心。但是如果给这小孩子两个苹果,但事后又要回一个,他可能就会不乐意了。别说是小孩子,绝大多数人在面临这样两种选项时,都普遍觉得后一种情况更糟糕,尽管总体来看,他们都是得到了一个苹果。你看,这就是损失厌恶。
其实啊,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意思的经济现象,都是这种损失厌恶效应在搞鬼。
比如刚刚提到的炒股,大家普遍对股市下跌更加敏感,所以大量的散户就很难赚到钱。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股票基本不会一夜暴涨,肯定是有涨有跌。当股票总趋势上涨时,大家心里窃喜,但大多数人很难承受波动带来的刺激,所以往往见好就收,早早就将股票抛掉了;而股票总趋势下跌时,对于大多数散户而言,那心里简直是在滴血啊,不过这时候,他们不会马上抛掉股票,而是反而产生投机心理,把股票攥得紧紧的,希望有一天能涨上去,结果就一直跌一直跌,最终赔大发了。你看,本来正确的炒股思路应该是错了就改,对了就坚持。结果呢,由于损失厌恶效应,人们反而是该赚的没赚着,不该赔却一直被套。
现在你明白了吧?由于损失厌恶效应,人们往往不愿意放弃自己拥有的东西,很多商家就看透了这个心理机制,利用这个弱点搞营销。比如说,有些汽车4S店,会特别优惠地把车“借”给买家使用一段时间,并承诺说,如果你觉得不满意,一段时间后再还回来也可以。作为买家的你,看起来自己占便宜了是吧?但你把车开回家试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这辆车本身就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当你要把车还给4S店的时候,就很不乐意。这就是损失厌恶心理的一种表现。最终呢,你就干脆买下这辆车,而不是把它还回去。怎么样,这种营销手段挺高明的吧?你下次去商场扫货时,如果有商家说把商品借给你试用一段时间,那你可就得小心点,说不定试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就有剁手的冲动了。
另外,你可别以为咱们只对物品有厌恶损失心理,其实,哪怕是观念啊想法啊这种抽象的东西,人们也会有损失厌恶的心理在里头。比如两个科学家为了某个科学问题争论,争论到最后就有了某种观点是自己私有财产的错觉,这样,真理之争就很容易成为立场之辩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商业合作中,你就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实现共赢。比如说,你在一个团队里头设计项目,你提出来一个想法,希望大家都按照这个想法去做,但是很多人还在疑虑,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你就可以跟商家借给买家商品试用一段时间一样,也提议大家先按照你的方法试行一段时间,如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效果不好,再重新设计其它方案。因为大家对观念和想法也有损失厌恶心理啊,所以团队试行了你的方法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觉得这个想法成了他们自己的想法。只要这个方法没有什么大问题,那他们也就懒得再改变计划了。
现在你明白了吧?其实啊,这个损失厌恶心理,就是我们的得失心嘛。它看起来不是很复杂,但利用好了这种心理机制,就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当然,你炒股可能也就能多赚点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