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记忆备份,我所见过的最大概念 永生概念!!!

16-03-22 09:18 1391次浏览
刚玩半年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如题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刚玩半年

16-03-23 10:43

0
据悉,科学家们的首要研究目标是将某个真人的“大脑记忆”备份到计算机上,从而让你拥有一个数字化的“双胞胎”,即使你的肉身去世了,但你的“数字化”双胞胎,也就是你的电脑版“阿凡达”仍会继续“活”在世上。你的“数字大脑”可以移植到一个按你的模样打造的机器人身上,即使你的肉身已经腐烂,但你的机器人版“阿凡达”仍可以和你的子孙后代进行交流。
  美国“永生人公司”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探索多种创造真实版“阿凡达”的方法,该公司科学家尼克・梅尔对说:“如果你能将你的大脑备份成‘数字格式’,那么你可能就会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伊利诺斯州大学科学家斯蒂夫・琼斯说,让“阿凡达”化身和活生生的真人进行互动,才是最大的挑战。
刚玩半年

16-03-23 09:43

0
人类的未来,颠覆世界的革命,什么锂电池,互联网金融,无人驾驶,完全无法比拟!!
刚玩半年

16-03-23 09:33

0
这个级别的题材,不可能埋没的,这已经不是赚多少钱的题材了
shli5

16-03-23 09:29

0
重大突破。
刚玩半年

16-03-23 09:25

0
据上海证券报3月22日消息,南加州大学教授Theodore Berger宣布,在对猴子、老鼠的实验中,通过人造海马体完成了短时记忆向长期储存记忆“几乎完美”的转换,这项技术可以完成对人脑记忆的备份,并将其复制到其他人的大脑。目前该项试验在八名癫痫患者身上已经试验成功,Berger教授甚至表示,随着植入硬件的发展,人类的意识未来有望永存。海马体是人类大脑中负责将短时记忆向长期储存转换的部分,海马体一旦受损或病变,即会使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癫痫等疾病。Berger教授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花了将近35年的时间,企图了解海马体是如何将人类的短期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以及其工作原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记忆其实是由一些神经在发出电子脉冲时所产生的,这也表示,可以将这些复杂的程序简化成数学等式,放进电脑里计算。经过多年的努力,Berger教授团队已经成功在猴子身上实现了脑内记忆的备份,首先对一只植入芯片的猴子进行训练,让它在30秒内选择正确的按钮,然后将芯片复制到另一只猴子脑内,第二只猴子同样做到了训练后才能完成的事。Berger教授表示,这种复制性在猴体的效果接近完美,而在人体正确率目前为80%,他预计未来有完善到极高精度的可能。可以肯定的是,大脑已经能够接受芯片作为替代物或者记忆模块。全球各国投入重金研究的人脑工程无疑是实现这种假设的核心技术,而Berger教授团队这一成就也正是人脑工程领域一项突出进展。继欧盟投入10亿美元的“人类大脑计划”、美国投入30亿美元的“大脑基金计划”之后,“中国版人脑工程”计划也将成为国内科学界未来关注的重点。另外,“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一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其中,重大科技项目有6个,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位列其中。
wang6566881

16-03-22 12:29

0
开创人类永生的开始
yjp134

16-03-22 09:39

0
真实现了就成黑科技了
别说记忆备份进而永生,
光是将芯片上的数据作为人脑的外挂。想想就激动,大多数的学可以取消了。

PS  ::还有人记得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么???当时真的感觉是莫名其妙。。难不成真的是远见 试探?
刚玩半年

16-03-22 09:29

0
berger教授甚至表示,随着植入硬件的发展,人类的意识未来有望永存。意识才是真正区别你我的区别,所有的器官都能一直,只要脑子不行,这也是人类不人永生的最大障碍
刚玩半年

16-03-22 09:26

0
南加州大学教授theodore berger宣布,在对猴子、老鼠的实验中,通过人造海马体完成了短时记忆向长期储存记忆“几乎完美”的转换,这项技术可以完成对人脑记忆的备份,并将其复制到其他人的大脑。目前该项试验在八名癫痫患者身上已经试验成功,berger教授甚至表示,随着植入硬件的发展,人类的意识未来有望永存。

  海马体是人类大脑中负责将短时记忆向长期储存转换的部分,海马体一旦受损或病变,即会使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癫痫等疾玻berger教授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花了将近35年的时间,企图了解海马体是如何将人类的短期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以及其工作原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记忆其实是由一些神经在发出电子脉冲时所产生的,这也表示,可以将这些复杂的程序简化成数学等式,放进电脑里计算。

  经过多年的努力,berger教授团队已经成功在猴子身上实现了脑内记忆的备份,首先对一只植入芯片的猴子进行训练,让它在30秒内选择正确的按钮,然后将芯片复制到另一只猴子脑内,第二只猴子同样做到了训练后才能完成的事。berger教授表示,这种复制性在猴体的效果接近完美,而在人体正确率目前为80%,他预计未来有完善到极高精度的可能。可以肯定的是,大脑已经能够接受芯片作为替代物或者记忆模块。

  全球各国投入重金研究的人脑工程无疑是实现这种假设的核心技术,而berger教授团队这一成就也正是人脑工程领域一项突出进展。继欧盟投入10亿美元的“人类大脑计划”、美国投入30亿美元的“大脑基金计划”之后,“中国版人脑工程”计划也将成为国内科学界未来关注的重点。另外,“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一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其中,重大科技项目有6个,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位列其中。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