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as的“硬气”科研背景
Editas的成功离不开它背后几位联合创始人“硬气”的科研实力。公司官网上公布的联合创始人包括了张锋、Jennifer Doudna、George Church、J. Keith Joung以及David R. Liu。其中,Jennifer Doudna因专利问题已与张锋分道扬镳。在
CRIS PR领域,最常提到的大牛一般是三个人:张锋、Jennifer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很少有报道将George Church以该领域的“大牛”身份提出来。近日,George Church对此表示了小小的不满。
他在The Scientist杂志的报道中说:“毫无疑问,至少有两个研究小组(Doudna与Charpentier)参与了实现CRISPR切割的相关工作。随后两个小组(张锋和我)让它通过同源重组在人类中起作用。因此,你可以说二对二。但将其简化为三人,就像有意识地漏掉了一个。””去年11月,张锋入选了《财富》中文版发布的“2015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这对其商业才能作出了肯定。然而,他在学术领域的实力更是引人注目。2015年,他在Nature、Cell、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不断改良老系统,探索新系统。
2015年9月25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张锋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叫做Cpf1的蛋白可能将克服CRISPR/Cas9系统应用中的一些限制。Broad研究所主任、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领导人之一的Eric Lander说:“该研究表明了Cpf1在编辑人类基因组中非凡强大的功能。Cpf1系统代表了新一代的基因组编辑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Editas公司拥有张锋关于CRISPR/Cas9技术的授权,但并未获得这一改良型CRISPR/Cpf1系统的授权。Editas在申明中表示:“我们并未获得Cpf1酶相关的权利,也不能保证我们能获得该系统商业上的使用权。”
另外,2015年11月3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张锋的研究小组通过创建了3个新版本的Cas9酶降低了CRISPR/Cas9系统的脱靶效应;有效改善了这一技术的最大局限性之一。关于张锋2015年更多研究的汇总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