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大会,政府报告有分量的新干货就一个,5月1日起全面实施营改增,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这段时间,政府陆续减税刺激车市,减少地产税费,减少买房首付,减少供地,大增信贷,一切似曾相识,到了类似09年刺激放水的阶段,大城市房子、
大宗商品 开始上涨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市场走到了临界点,能否继续?应该从两方面推断:
一是实质经济:首先看内需,除旅游休闲等个别领域,中国总体内需断无改善可能,这为内在机理决定,勿需多说。再看出口,以中的体量,中出口好转与否和世界经济好转与否密切相关,而世界经济和中经济好转与否同样密切相关,从出口本身而言,没什么好说。最后看投资,几年来,由于内需、外需都萎靡,产业界不可能增加资本支出,产业界投资一直不振,政府只能靠增加铁公基、保障房建设等撑经济,从几年来的状况实际已经看出,撑的结果是要死不活,实体经济跌落不止。现在政府似乎认为
房地产 不起,其他政府投资体量不足以支撑、维持经济,政府被美国08年金融危机吓坏了,一害怕地产崩溃,银行巨额坏账引发金融危机,二又把房地产看作救命稻草,打鸡血怂恿
老百姓 高位接盘买房去库存,现在这个阶段,经济能否向上并维持一段时间,关键要看地产市场能否象09年样,放水后能否刺激自住或者投机炒房能否盛行,至于通胀等恶果是后话顾不得那么多了。另一个是全面营改增,这个算政府下决心减税,去年就该推,拖到今年,全面营改增短期效应在于增加了抵扣,资金在民间和政府的分配比例有所变化,营改增后,民间总收入多出了抵扣部分,对民间有抚慰作用,但只能缓解困难,企业维持时间可以延长,不会较过往复苏好转。再个是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所谓的供给侧的一部分),这个对行业内优质企业有实质作用,对整体经济然并卵,优胜劣汰后保护的是行业,需求并不能改善,大量职工下岗后,如果不能顺利转岗就业,花光或者亏光安置费1000亿后,总需求降低也未可知。因此,经济的总症结在需求,需求萎靡,实体经济没什么好日子过,09年的刺激暂时效应等于打鸡血,后来的通胀、滞胀就是恶果,在房地产天量库存的当前,能不能去得了库存,增加地产新投资要打个大问号,如果打鸡血成功,则在泡沫之上再加泡沫,最后一地鸡毛,实体经济无接。
二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误估乱判时候极多,全面营改增、一线城市再燃投机狂热,央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齐上放水,大宗商品、股市很可能疯一阵。人民币压力应越来越大,所有的放水都会导致人民币实际币值降低,实际币值和名义币值差价越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越大。海外旅游、购物、外资大企业卖股退出、中资企业批着绚人外衣的境外大笔投资,G20美财长说中国承诺不突然大幅度贬值(不是不贬值,是不突然大幅贬值),中官方近来说的在合理均衡水平合理浮动都暗示这一点。避险资产方面,近来大宗商品一直上涨背景下,黄金、美债、德债、日债仍然持续上涨,说明国外有战略资金恐惧未来,在持续布局,索罗斯、桥水基金大佬、格罗斯极度看低未来,中国的地产动向能否像09年一样,再维持几年不塌,需要进一步甄别、观察。
即使经济层面,黯淡无前景,如果加上非经济因素,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