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杂抄杂记和乱弹

16-02-24 10:06 1395次浏览
yingniu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这个帖子,主要是记录一些杂七咕咚的东西,比如有关汇率、楼市方面的分析,也记录一些读书笔记,还会转载一些有意思的文章、数据什么的。和股市有关的,会集中记在《大盘形势》里面。

欢迎大家来凑热闹,但是不欢迎喷子、杠头和无知又无畏的人,请免开尊口,静静飘过,谢谢!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3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yingniu

16-09-27 09:17

0
@小野怡情

好几天没来论坛了。这些天北京又是持续雾霾。你们那边的秋天如何?

你离香港近,对香港的经济形势肯定有不少亲身体会。现在大家的关注点全在人民币贬值这边,其实港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也是很大的。将来如果美元确定走加息通道,港币汇率仍然存在被做空的风险。
小野怡情

16-09-24 14:19

0
@yingniu 
  最近正好也在看恒指,也来说说感想。本来一直认为港股的流动性不如A股,但由于A股横盘这么长时间,港股反而好了很多,两者掉转了。但是如兄分析,基本面的确也很差,不至于涨成这样。(有没有可能去年A股的资金去炒港股了呢?)最近恒指涨得太好,以至于QQ都创新高了! 
  过了这个加息的关口之后,后面两个月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利空,反而大家在等待深港通的开通。如果开通之后这部分资金会不会又转战A股市场了呢?也就是说恒指至少要涨到11月中,那个时候这部分资金早已上岸,来个股汇双杀,再战A股。
yingniu

16-09-21 10:41

0
好久没关心港股了,今天来说几句。这些日子以来恒指涨的莫名其妙。从香港的经济基本面来说,现在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差的时候,地产业、旅游业和百货零售业这几个支柱性产业都很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恒指的上涨似乎没什么道理。

我咂摸了几天,好像明白了一点,思路是这样的:国际大鳄先炒高恒指,等待美元加息。如果美元加息落地,港币有两个选择,即跟随加息或不跟随加息。跟,则股市承压,到时候可以做空恒指;不跟,则有资本外逃的压力,股市汇市均承压,到时候可以股汇双杀。也就是说,无论港币是否跟随美元加息,到时候都可以做空恒指,所以先把恒指炒上去再说。当然前提是美元加息落地。

我觉得这个思路可以为近期恒指的上涨提供一种解释。论坛里如果有炒港股的朋友,请加个小心。
yingniu

16-09-01 11:11

0
@小野怡情

兄弟,真不好意思,昨天忘记回答你问的关于地王的问题了,这记性!

地王现象在很多时候都是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合谋作秀,真实的成交价格比名义上的拍卖成交价要低很多。这中间有很多运作的成分。

近期频出地王,我觉得目的之一是制造声势,烘托房价出现新一轮上涨。
yingniu

16-07-06 14:23

0
@小野怡情 兄好!

这段时间北京甚热,我每天忙于出大汗,没怎么琢磨股票的事,倒是学了一点养生知识,现学现分享:

人体是靠出汗来调节体温的,而汗水是由水和钠、钙、钾、镁等电解质构成,如果在出汗后只补充纯水而不补充电解质,会稀释体内的电解质浓度,这会促使大脑启动人体的自我调节系统,通过出汗的方式来排出多余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必要的电解质浓度。这就是为什么夏天一喝完水马上就出一身汗,而且越喝水越口渴的原因。所以在大量出汗以后,不仅需要补充水分,而且应当及时补充电解质,一般来说,果汁、蔬菜汤和茶水都是很好的选择。
小野怡情

16-07-04 10:43

0
@yingniu 老兄终于出现了,闭关这么久了,又研究出什么好东西了?
yingniu

16-07-01 13:08

0
转载与评论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不知出处,不知作者,但是主要观点和我不谋而合,所以在这里转载一些内容,同时逐句逐段写一点评论:

原文:交易者应该抛弃个人的观点,只跟着价格变化走。

(按:我觉得应该是“跟着形态变化走”更准确一点。不过总体来说我非常同意作者说的,交易者不应该执着于自己的观点,也无所谓“看多”“看空”,你就盯着形态变化看就可以了,你把主力意图看清楚就可以了,主力的观点才是重要的。)

原文:这话虽然说得有点古怪偏激,但却非常符合应对原则。价格无论如何变化,你不需问为什么,只须考虑怎么办?尤其是做即市,更须讲究应对。

(按:“应对”这个词用的准确。对于炒家来说,炒股技术主要是一种关于应对的技术。所以,混股市和混官场有很多相通之处:你可以有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你自己的信念,但是你应该把它们都收拾起来,最好是忘掉。你需要专心在意的是上边是怎么想的,上边是怎么说的,上边是怎么做的。如果你摸不清上边的意图,你就不能随意表态。你需要非常清楚在给定局面下应该怎么应对。你的算路应该尽量宽一点,但是每一路计算都不必太深远,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重要的是经常评估形势,看清风向,注意紧跟。但是紧跟也不能死心塌地抱定一棵粗腿从一而终,你需要经常选边站队,身段保持柔软,立场必须灵活,对东风西风都不要有成见,也都不必太当真,抱完这个粗腿完全可以再去抱那个粗腿,这不丢面子,也无关节操。总之,一个好的炒家就像一个老练的官僚一样。)

原文:凡是主观猜测、自以为是、不肯面对现实甚至跟市场斗气的操作都是幼稚和非理智的行为;一定要记住,市场永远是主,你永远是随,千万不要把这个主随关系给颠倒了。

(按:作者说“市场永远是主”,这话大体上是对的,但是我觉得更准确一点说应该是:在主力诱导之下的市场永远是主。

“你永远是随”,作者用的是“随”字,我一般爱说“跟”。跟,或者不跟,和赌桌上的意思是一样的。再说的略微具体一点,跟就是买进或卖出,不跟就是不买或不卖,也就是不动。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动,这是徒弟,知道什么时候不可以动,这是师傅。

作者的这一段话让我想到孔子的一句话: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这句话用来指导炒股是很对路的,简单粗糙地翻译成白话大概是这些意思:不要意淫,不要教条,不要固执僵化,不要自以为是。)

原文:"战争中,武器非万能,没武器却万万不能!交易定式就是交易的武器。" 稳健型赢家都有一些出入市的操作定式。符合定式条件的就出击,否则坚持按兵不动。他们就像设好圈套等待猎物的猎人,当市况出现符合定式条件的机会时,由于早已有既定的方针策略,他们总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这种做法在即市操作时的好处尤为明显,因为即市机会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很多时候仅仅是稍作犹豫便已错失良机,所以说有准备和没准备的效果是相差很远的,而定式就是最充分的准备。

(按:“定式是最充分的准备”,这话在我看来可以说就是真理。无论是分时形态、K线形态还是均线形态,你需要掌握一些定式,掌握了这些定式,主力做出一个形态来,你就能大致明白主力要干什么。大机构的做盘技术一般都是有传承的,大多数都比较规矩,不是胡乱做图形。所以,图形做的乱七八糟的股票,不要跟。如果大盘的形态做的乱七八糟,不要进场。

顺带着说一句,近期上证指数的均线形态这么乱,不知道是跟哪位师傅学的。)
yingniu

16-06-27 10:43

0
转载和评论


花旗银行和牛津大学预测,中国77%的工作都有被机器人代替的可能。经合组织34个国家57%的工作有可能实现自动化。

世界经济论坛预测,由于数字化进程和对机器人投入的不断加大,到2020年,在发达国家将减少500万个工作岗位,德国将首当其冲。

当然,机器人造成大规模失业的景象不一定会发生。乐观的估计是,机器减少了劳动量,我们只需要一个星期上四天班,这样我们就有大把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了。新技术在取代一些岗位的同时,往往创造更多的工作——每一个机器人都需要一个制造者、一个管理者和一个维护者。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引述纽伦堡就业市场和职业研究所的报告称,未来一年,“工业4.0”将在德国创造43万个新就业岗位,同时49万工人将失业。随着机器人取代工人,低收入国家将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丧失成本优势,与高工资国家在成本方面不相上下。此外,穷国当前的低工资水平意味着,它们有更多很容易被自动化取代的工作岗位。

评论:

在我比较年轻的时候,我曾经认为,这世间的很多工作仅仅是谋生岗位而已,除去谋生这层意义,这些工作很难说还有什么其他比较重要的意义,更不要说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了。谋生岗位是什么意思?我私自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一个工作,张三干也可以李四干也可以,换了谁来干都差不多,缺了谁也不会怎么着,这样的工作就是谋生岗位。从人对于工作的角度来说,这就叫混饭吃。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电视报道,说的是一个做速冻食品的企业,有几个段落是采访制作车间的,只见几十个工人穿着特制的工装,正在埋头包饺子,可以说是从头到脚全副武装了,根本看不清谁是谁,估计想边干活边说闲话也不太可能,肯定互相听不清楚对方在说什么。这画面真让人绝望。当时我就想,如果让我去干这样的工作,我的意思是说,去做一个人肉机器,一天里机械地重复成千上万次单调的动作,我很快就会疯掉,很快。

最近有报道说,内地一些制造业的企业已经开始用机器人代替生产线上的工人了,造成大批劳动力失业。这消息让人心情非常沉重。

由于一些原因,十几年以前我就不在社会上混了,远离人群,逐渐走上炒家这条路。近些年来,身体健康状况总是不理想,这让我逐渐体会到,有一份正常的工作,生活在人群中间,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样的工作算是“正常的”工作?难道炒股炒房不是正常的工作吗?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自己是坚决认为炒股炒房不是正常工作。

在我的价值观里,一个人只有在走投无路却又非常想做成一点事情,以此获得一些或大或小的存在感,甚至奢求一点成就感以对抗人生的无意义的时候,才会去走炒家这条路。王朔曾经说,一个人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去当作家,靠码字安身立命。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作家似乎是一个带着光环的行当,但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个行当逐渐贬值了。所以我觉得王朔那样说不是在调侃,他是认真的,他的话里有很多让人心酸的东西。炒家也好,作家也好,都是个体凭借一己之力背水一战,去对抗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的意思和王朔完全一样,当一个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如果他幸好还懂一点电脑,会用炒股软件,但是认识的中国字不够多,那么他可以去试一试炒家这个活计。我也没有调侃,我是认真说的。

如果换成从工作对于人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我得说,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对于人生不仅具有谋生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养生的意义。每天早出晚归地奔波于世间,长年累月忙忙活活跑跑颠颠,有所在意,有所期盼,有所计较,应付着方方面面这样那样的人,关心着有用的和没用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在扰攘喧嚣中,从青年走向中年,一生的大部分时光就这样混过去了。这样的人生状态,有些人会深以为苦,会经常觉得茫然若失,觉得毫无意义,从而表示出厌离的态度,就如同十几年前的我一样。我想说的是,这些局中人一般只有等到退休以后才会体认到,这种奔忙劳碌周旋于人群的状态,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和维持的作用。至于你具体奔忙的是什么、在意的是什么、应付的是什么,你是贵为公卿或者只是一个卑微到让人视而不见的看门老大爷,这些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处于有所奔忙、有所在意、有所应付的状态。其实这差不多就是北京人俗称的“碎催”。 心浮气躁,其实是生命力充沛的体现。等你终于修炼到心如止水定力如山的时候,你的生命力可能也已经暮气沉沉了。结论是:适度碎催有益身心健康。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我认为必须指出,从气质上说,炒家和碎催是完全不相容的,一个碎催几乎完全不具备成为一个成功炒家的素质。我这样说似乎有一点武断,不过鉴于碎催是很难走投无路的,所以,这不重要。结论是:炒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
yingniu

16-06-14 09:36

0
转载


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觉得有点意思,转载于此:

甲有5套房,不上班,靠收房租生活;乙有1套房,上班赚工资;丙无房,租房子住,菜场卖菜。

忽然有一天要收房产税了。

丙说:太好了,我没房,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全力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就可以买房了。乙说:没关系,我只有1套,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可以再买1套。甲说:哦,房产税收多少?1%对吧?下个月房租涨5%!

房租上涨了,丙很郁闷,想换个房子,却发现市场上房租都涨了,只好忍。不过也不能吃亏,明天菜价也涨5%,就这么干!

乙和甲去买菜,发现菜价涨了,很郁闷,想换个菜场,发现所有市场菜价都涨了,只好少吃点了。

菜价涨了,房租涨了,CPI就上去了。房租涨了,又推动房价也跟着涨。房价涨了,交易税费就高了,政府很高兴,同时,政府还多收了一笔房产税。

注:结尾这段,原作写的思路不清,我略微改写了一点,但仍然保持作者的原意。
yingniu

16-05-31 10:17

0
转载和评论


东方网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广东中农工建四大行放宽楼龄超20年的老房贷款年限,由过去的贷款期限加楼龄共计40年放宽到最长60年。

记者在上海实地走访四大行,发现部分银行也已放宽了老房贷款年限,但各行尺度差别不小,房贷期限最长就是30年。

5月26日,记者以普通购房者身份前往上海各大商业银行咨询房贷政策,发现不少银行给予的贷款期限,已经从40年减去楼龄,放宽到50年减去楼龄,贷款额度则大多不能贷足七成。

建设银行房贷业务人员表示,房龄超30年,一般最多也就给你贷20年,然后(贷款)成数最多6成。

中国银行房贷业务人员表示,中国银行就是用50去减掉房子的房龄,有可能贷5成6成,7成蛮难的。

而工行的尺度最宽,可以突破50年上限,而且房龄再老也不影响贷款额度。工商银行房贷业务工作人员表示,房子年龄超过30年的,只能贷25年,在30年以内的可以贷30年。

业内人士指出,商业银行房贷时间长短,并没有明确限制,银行可以自主调整风控标准。过去上海一般以贷款期限加楼龄共计40年为主。

简单的评论:

在我印象里,商业银行重视楼龄好像是从2014年开始的。人家这么做是基于什么道理,咱不是业内人士,不太懂得。是银行怕老旧房产砸在手里成了坏账?这是什么眼光?历史地看,房产属于硬通货,至少比钞票要硬。有人说了,日本怎么怎么的了。我说不要提日本,那个国家的人跟咱们不是一个路数,你应该看看香港和台湾,崩盘归崩盘,该上新高照样上新高。

现在买老旧楼盘的,多数是首次置业者,银子一般不算充裕,首付和还贷压力都比较大。而卖老旧楼盘的,基本上是改善性置业者,希望赶紧卖掉老的,好有钱去买新的或更大的。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在向着更好的生活迈进,从无房到有房,从老房到新房,从小房到大豪斯,大家都不容易。放宽楼龄标准,对于买卖双方都合适,归根结底是对去库存有好处。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