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为何跌的如此迅猛 “凶手”锁定了四个
尽管分析师称并无明显因素造成最近一波股市下跌,但从年初开始的一系列因素已令市场承压,包括全球和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恶化、油价大跌,以及市场对金融业的担忧加剧。
此轮过山车背后的主要嫌疑目标简析:
日本央行
上个月底,日本央行意外推出负利率,使得投资者对这一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力度的信心遭到削弱。
火上加油的是,日本央行的行动本身引发了担忧,即引进负利率可能会促进各大央行陷入竞相推出更低利率之竞争。
“我们现在的处境是,美联储已经提高利率,其不会推出更多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将我们推入更多的负利率区域,我认为这敲响了市场上的真正警钟,”Lombard Odier Investment Managers资深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Grant Peterkin表示。
“在实际中,量化宽松政策已经推动我们向前或我们是否需要更多的负利率?我认为投资者只是有点担心收益率水平,因此锁定部分获利。但同时,我认为央行所激化的波动性将会继续下去。”
日本央行行动之后,10年期日债收益率周一跌至负区域。
欧洲央行
在欧洲央行向意大利主要银行咨询依然庞大的不良贷款组合的信息之后,市场焦点转向欧元区金融领域。意大利银行和意大利政策制定者坚持认为,这一咨询请求不应引起投资者担忧,但意大利银行的股价仍有所下跌。自今年年初以来,意大利两家最大的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和联合圣保罗银行的股份市值分别下降了43%和28%。
过去一周,对欧洲银行的担忧有所增加,部分原因在于这些银行对能源的敞口。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联合CEO John Cryan周二安抚投资者和员工称金融继续保持稳定,但其言论只为跌跌不休的银行股票提供了暂时性支撑。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仍然记忆犹新,市场担心银行今年将面临巨大挑战。此外,如
银行业再次表现疲弱,信贷枯竭,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或将受到挑战。”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Craig Erlam周二指出。
原油
原油的跌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美油布油于2014年7月已开始下滑。不过,今年1月以来的跌势令分析师对油价今年或将触底反弹的希望彻底粉碎。
周二,美油跌至30美元/桶下方,而布油则交投于32.60美元/桶附近。
油价大跌使得能源股受挫,市场认为原油下跌部分受到中国经济放缓导致需求减少所影响。周二,IEA警告称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将大量放缓。
中国
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放缓,2015年中国GDP录得25年以来最低增速。尽管这一增速为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艳羡,但这一增速仍令市场感到担忧。
今年中国股市跌宕起伏,年初引入的熔断机制引发市场对该国制造业日趋疲弱及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担忧进一步加剧。
这场危机不会停止,市场知道一切都完了...
回到1970年,当时经济衰退席卷世界长达十年,股指停滞不前,
大宗商品暴跌,而投资者
罗杰斯却因此赚了一笔。他对市场、资本流动和时机的了解堪称传奇。
随着危机在2008年底爆发,他又做了这件事情,经常向那些寻找财富保值策略的人推荐金银——当时贵金属的价格在2011年创下历史新高,遵循此策略的人将能够获得多倍的收益。他当时警告称,这个危机将会导致大量的失业,对政府救助的依赖以及前所未有的全球范围内的央行实施量化宽松。
罗杰斯称,现在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都正意识到,这回他们完蛋了。股票显得过度“臃肿”,而央行们将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行动。但这一次,罗杰斯在接受CrushTheStreet.com的采访时表示,这场危机不会停止,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人们将会感到疼痛。
我们都将感到疼痛……我认为只有很少的地方才不会有这种感觉。但大多数的人都会在下一次感受到这种疼痛。
央行们将会感到恐慌。它们会尽其所能来拯救市场。
没用……这是行不通的……此刻无论你有多少钱,也没有市场的钱多。
我甚至并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在未来继续实施称之为量化宽松(QE)的政策……谁知道央行们会想出什么名字来掩饰它呢……他们会尽其所能……印刷更多的钱或降低利率或购买更多的资产……但不幸的是,无论央行们使用多少的公关或粉饰,市场都知道一切要完了,而我们也不能够继续玩这个游戏了。
通常的情况是,整个世界将遭受重挫,走在街上的普通人将为此付出代价。
等到政府和央行们把矛头指向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我们就会看到市场、就业和自由会遭到更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