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新四万亿来了!

16-02-16 21:05 12942次浏览
lfjlfh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16日讯,据彭博报道,国务院正在考虑降低银行坏账拨备覆盖率。银监会尚未确定具体细节。两位知情人士称,有些大型银行已经用120%的覆盖率来做2016年预算。目前,中国银行业 规定的拨备覆盖率为150%。
打开淘股吧APP
18
评论(6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fjlfh

16-02-16 23:59

0
2.5万亿真金白银让股市反弹了,这一神奇指标揭示A股牛熊转换
原创 2016-02-16 刘明涛 每日经济新闻

2.51万亿元!

2016年1月新增信贷数据令所有人吃惊!远远超过预期的1.9万亿元,创出了7年来单月新增信贷金额纪录,比2009年1月金融危机救市时还多出9000亿元。

流动性释放、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助推A股今日大涨,沪指涨幅达到3.29%,重回2800点上方,两市共有170多只个股涨停,为投资者派发猴年红包。

那么,新增信贷数据与A股涨跌之间,到底有什么规律?在新增信贷数据低迷时,对A股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

数据比较:
上一次高点是金融危机救市

▲2016年1月新增信贷2.51万亿元

这一数据,即使在2009年强刺激经济的时候,也堪称巨额。2009年金融危机救市之时,单月最高投放量也就1.89万亿,时间是3月份;而2009年1月金融危机救市时为1.62万亿。可见,2016年1月信贷投放金额比金融危机同期还要多9000亿,这样的投放量简直就是逆天的节奏!

历史数据显示,每当新增信贷数据爆发式增长,都会刺激A股上行。
2009年1~3月,正是在流动性极度宽松的环境下, A股开始大幅反弹,沪指月涨幅分别达到9.33%、4.63%以及13.94%,走势强劲。

而在2009年6月,新增信贷数据又一次过万亿元,达到1.53万亿元,整个上半年的流动性大量释放,又助推沪指在2009年6月和7月继续大涨12.4%和15.3%。

数据显示,从2009年1月到7月,沪指累计涨幅达到惊人的87.39%。
经过2009年的流动性大释放后,新增信贷数据开始出现回落,并保持平淡,鲜有单月新增信贷过万亿元的表现。

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记者统计数据发现,从2010年到2014年期间,单月新增信贷过万亿元只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2012年3月、2013年1月和3月以及2014年1月和3月出现过,春季信贷投放宽松,也促成了每年2月A股红包行情的发生。

而在2015年初,前三月新增信贷数据均过万亿元,且一月达到1.47万亿元额度,为这一年的疯牛行情开启埋下了伏笔。2015年3月和4月,沪指累计涨幅超过30%。

2

M2、M1增速变化关联市场

▲图片来源:东方IC

其实,除了新增信贷数据外,M2和M1增速的变化,特别是M1与M2增速剪刀差的变化,与A股运行有着紧密的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记者注意到,2006年1月,M1与M2的剪刀差出现低点-8.58%;2009年1月,M1与M2的剪刀差出现另一低点-12.11%。这两次低点均对应了A股的底部区域。而2007年9月前后,M1与M2的剪刀差见顶,正好也是股市的顶部区域;而在2010年1月,M1与M2的剪刀差再次见顶,但A股早于2009年8月就已见顶了。

另一方面,M1增速的大周期也与A股市场大周期基本保持一致。有市场人士指出,从历史周期来看,M1数据指标与市场运行高度相关,它既能反应经济基本面,又是反映流动性的一个综合指数。

事实正是如此,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记者从历史情况来看,M1增速见底往往促使股市由熊转牛,而增速见顶,则可能是行情向下拐点的信号。

数据显示,从1995年末至2008年末,M1有4次同比增幅超过20%,出现阶段性高点。这4次分别是1997年1月的22.2%,2000年6月的23.7%,2003年6月的20.24%,2007年8月的22.8%。其中,第一次、第四次,大盘向下的拐点分别在M1创出高点的4个月,2个月之后出现。

从今年1月M1和M2增速来看,M2增速为14%,M1增速则为18.6%,M1与M2剪刀差为4.6%,较2015年12月剪刀差有所增大,以M1增速和剪刀差继续增大来对比,后市依旧相对乐观。但是必须注意到,M1增速距离20%已经不远了,投资者也需要保持一份谨慎。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请关注nbdnews
lfjlfh

16-02-16 23:54

0
股ETF在纽约大涨7.78%
2016-02-16 23:21 新浪美股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6日 在美国上市的A股最大ETF--德银X-trackers嘉实沪深300中国A股ETF(ASHR)上涨1.64美元,报22.72美元,涨幅为7.78%。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正采取多方位措施,力争提振经济增长。

  这位因为事情尚未公开而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说,发改委已经安排今年第一季度的专项建设基金4000亿元人民币,以继续为促投资稳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之后三季将每季度安排4000亿元专项建设资金,从而使全年总量达到去年的两倍。2015年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了四批专项建设基金,总额8000亿元。

  据彭博报道,要求匿名的人士称,中国银监会将负责决定降低拨备覆盖率的时机和幅度。其中两位人士表示,一些大型银行已用约120%的覆盖率来做2016年预算。中国目前规定的最低覆盖率为150%。

  目前银行坏账拨备覆盖率接近150%这一监管底线。这促使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敦促监管机构放松这一要求,进而扩大银行的放贷空间,并提振经济。
lfjlfh

16-02-16 23:41

0
拨备覆盖率或动态调整“反哺”银行利润或近8000亿
2016-02-16 21:5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月16日,有境外媒体关于“国务院正在考虑降低银行坏账拨备覆盖率”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前经济下行周期中,若“降低拨备覆盖率”新政落定,将能成为继摘掉银行头顶的存贷比“紧箍咒”之后,逆转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激增与利润增速下滑局面的又一把“亮剑”。

根据报道,有些大型银行已经用120%的拨备覆盖率做2016年预算。如果这一调整落实,这意味着目前银监会规定的拨备覆盖率将由150%降至120%。业内对这一消息看好,认为下调拨备覆盖率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经济下行周期实现利润与风险的平衡,有利于为商业银行“松绑”,将对银行盈利能力具有正面影响。动态调整拨备覆盖率符合宏观审慎的监管政策要求,有利于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根据银行人士的测算,如果将拨备覆盖率降至120%,可腾出利润空间7646亿元,如果按照70%的比例计入资本,可补充资本金5352亿元,按10倍扛杆计算,可支持5.35万亿元左右的信贷规模。

下调拨备覆盖率既必要又合理

201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全面爆发,连续17个季度上升。2月15日银监会发布最新商业银行数据显示,2015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较2014年末的8426亿元新增4318亿元,增幅达到51.25%。不良贷款率1.67%,同比上升0.42个百分点,环比三季度末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81.18%,较上季末下降9.6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的加速暴露,尤为明显的是给银行带来净利润增速疲乏。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末,商业银行净利润15926亿元,同比增幅仅有2.43%。

当前我国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红线”设定为150%,即150%的拨备覆盖率要求意味着当银行出现1单位不良贷款时,商业银行应该至少从利润中计提 1.5单位拨备。在经济下行周期,银行承受着“不良”激增与利润增速下滑的双重考验,不良贷款越多,从利润中计提的资金越多,银行被蚕食的利润空间就越大。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去年底发布的《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称,2016年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将出现“零增长”。

“当前下调拨备覆盖率要求既有必要,又十分紧迫。”中行报告认为,当前适度下调拨备覆盖率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经济下行周期实现利润与风险的平衡,有利于为商业银行“松绑”,提高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增速趋缓、银行业经营压力加剧的客观现实,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稳定股价和维护市场信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拨备覆盖率本身有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周期,银行不良率较低,监管对银行实施较高的拨备覆盖率要求;在经济下行周期,较高的拨备覆盖率将加剧银行利润的恶化。动态调整拨备覆盖率符合宏观审慎的监管政策要求,有利于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同时,中行报告亦指出,下调拨备覆盖率的合理性表现为:在我国经济增速趋缓,资产质量下降的背景下, 适当下调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顺应了银行业自身的经营规律,也有利于缓释拨贷比监管压力,保障银行的放贷节奏;与国际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风险吸收能力较强,经营情况较为稳健,这为下调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裕且质量较高。

建立逆周期拨备覆盖率调节机制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团队也提出建议,建立逆周期拨备覆盖率调节机制。拨备覆盖率具有内生性的顺周期波动特征,即在经济下行周期,由于不良贷款的攀升,拨备覆盖率会快速下降。据测算,2012年以来我国拨备覆盖率与GDP增速的相关系数为0.77,顺周期特征非常明显。

曾刚进一步表示,根据经济周期建立动态的拨备覆盖率调整机制,在经济上行周期,加大银行拨备计提,在经济下行周期,动用上行阶段储备的一部分拨备核销坏账。当前正处于经济下行期,银行不良上升,正是释放拨备对冲坏账的时机。从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实施拨备覆盖率动态调整既合理又符合预期。这种逆周期的调整机制有助于减少银行利润的波动性,毕竟银行利润波动加大将加剧经济的波动性。

“可考虑建立具有前瞻性的动态拨备覆盖率调节机制。该机制旨在经济上行(下行)周期提高(降低)拨备覆盖率要求,从而有利于银行在经济周期波动中正常地发挥功能,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行报告称。

下调拨备有助改善银行盈利

“目前还没有收到具体的通知,将拨备覆盖率下降到120%,在存贷比废除的时候,行业内就提出来了,一直在讨论,今年落地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拨备下降到120%符合逆周期监管的要求,可以为经济周期提供更多的资本金;中国的银行拨备覆盖率本身就是高标准,对银行的盈利会形成约束,即使将拨备覆盖率调整到120%,在国际上还是比较高的。

宗良表示,按照2015年末,不良贷款总额1.27万亿元的规模,拨备覆盖率下调30个百分点,银行约有4000亿元规模的空间支配,这部分计入资本金,用于核销坏账或者增进利润,都可以为银行减小压力。

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81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81.18%。根据一位银行人士的测算,如果将拨备覆盖率降至120%,可腾出利润空间7646亿元, 如果按照 70%的比例计入资本,可补充资本金5352亿元,按10倍扛杆计算,可支持5.35万元亿左右的信贷规模。

在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看来,一方面,经济下行背景下,银行“不良”增加很快,今年不良贷款压力还会继续增加,降低拨备覆盖率比较合理;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加速,银行利差在收窄,盈利增速不容乐观,“不良”释放拨备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一下银行利润,让银行盈利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至于下调拨备覆盖率对于改善银行盈利状况将有多大作用?曾刚对此表示,主要表现为对银行盈利能力具有正面影响,减少拨备计提将使税后利润扣除的金额减少,短期将对银行盈利能力带来正面影响。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曾刚表示,拨备调整将对银行利润产生一次性影响,在当前银行利润增速趋势性下降的背景下,难以对逆转银行利润增速下滑趋势起到决定性作用。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也表示,至于调整后的拨备和利润怎么切分主要在总行,拨备的下降对分支机构而言,影响不会太大,可能影响的是不良贷款增长稍微释放一些。
luobinson

16-02-16 23:33

0
lfjlfh

16-02-16 23:27

1
一月货币数据比四万亿之后的零九年一月还猛,二级市场能不能走出零九年的走势大家看着办吧。先存疑再求证,我现在的应时策略是只在乎交易价格,不在乎或者弱化所谓内在价值。
lfjlfh

16-02-16 23:05

0
周小川认为,市场上有投机力量并不奇怪,有时也很难区分投机与风险管理操作。中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我们不会让投机力量主导市场情绪。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仍旧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
557302

16-02-16 22:38

0
lfjlfh

16-02-16 22:35

0
li*春节后首次发话谈股市
2016-02-15 21:20 新京报

新华社记者鞠鹏 摄
  原标题:li*春节后首次发话:中国经济在挑战中越战越勇!

  “猴年一开年,全球经济、特别是各国股市急剧下跌,也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大的挑战和新的不确定因素。因为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在春节假期后首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li*总理严肃地说。过去一周,当中国人沉浸在自己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假日之中时,全球股市却遭遇了“黑色一周”,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探。

  但总理话锋一转说:“有事了,咱也不怕事,反而把神经绷得更紧、注意力更加集中了。这时才最能体现我们的韧性。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挑战中成长的。每逢困难会更加坚韧,越遇挑战会越战越勇!”

  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

  近一段时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委员会等纷纷下调经济增速预期。同时,从各国相继发布的统计数据看,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低于预期,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负增长”。

  li*总理在当天的常务会上首次透露,今年1月份,我国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从31个大中城市扩大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后,调查失业率数据为4.99%。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就业能保持这一水平相当不易。

  “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li*说,“这是中国经济近一个阶段以来最大的亮点。”

  总理说,当前我国经济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收入继续跑赢GDP增速,作为环保指标的单位GDP能耗也在逐年下降。这些数据是我们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的体现,这也增添了我们应对更大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要更加主动作为,“抡起金箍棒”应对挑战

  li*强调,在保持就业形势稳定的同时,必须要高度警觉,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我明确讲,去年针对股市、汇市异常波动,采取稳住市场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符合国际惯例,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拆掉了一些‘炸弹’,避免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总理说,“但回过头来看,有的主管部门也要总结经验教训,包括适时有效应对的问题、在技术层面主动作为不够的问题、甚至还有内部管理的问题。”

  li*严肃要求国务院各部门,要针对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各自“对对表”。“该你分管的领域,哪些大指标出现了问题,出的政策落实怎么样,都要负责任!既要让自己‘紧张起来’,也要督促下面的地方部门‘动起来’。”

  他强调,各地方、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确立底线意识、增强忧患意识。

  “当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对我国经济带来很大压力,这是客观因素;但另一方面,各地方、各部门也要从主观上寻找原因。现实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项目批了、钱拨了,却迟迟开不了工等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大抓落实和督查力度。”他说。

  “我前两天点名批评了几个部门工作拖拉的问题。各部门的工作今后决不能再粗粗拉拉!”总理说,“其实,各个部门都可以做很多工作积极应对当前的挑战,关键是大家要有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对自己的工作也要有自尊心。”

  “中国经济仍有巨大的潜力:我们有这么高的储蓄率,这么大的回旋空间,一旦经济真的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苗头,该出手时我们会果断出手。”li*斩钉截铁地说,“今年全球经济形势异常复杂,所以我们要更加主动作为,‘抡起金箍棒’应对挑战!”

  把“众眼”、“众足”变成自己的“眼”和“足”

  li*要求参会者,必须本着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带来的挑战。“我们的工具箱里还有很多工具,但不能无备而动。面对今年十分复杂的局面,各部门要扎实做好应对困难的预案,务必做到有备无患。”

  他同时对各部门负责人提出明确要求。“现在国际国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关注,因此国务院各部部长、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都要主动召开或者席新闻发布会,积极回应舆论关切。”总理说,“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优势、成就和发展潜力充满信心。”

  总理强调,中国经济最大的动力来源,是激发13亿人的活力和创造性。“我们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集众智啊!一个人的脑袋能想多少事?能看多少事?只有把‘众眼’、‘众足’变成自己的‘眼’和‘足’,才能真正把天下的事情搞清楚,大家一起出谋尽力才能做明白、做出成效。”

  “我相信中国人的干劲,相信全体中国人的智慧。”li*最后说,“这几年每年都有困难,但我们年年都顺利闯过来了。今年面对困难,我们更要越战越勇,这就是我们的韧性。不干,什么都没有!”
山河万朵

16-02-16 22:28

0
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吗?
ae86

16-02-16 22:15

0
放水养鱼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