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区块链专贴

16-02-16 17:06 3734次浏览
不要问我是谁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老实说,我在行业分析和企业分析上是个小小白。
但从去年11月开始,我就一直关心一个技术,到今天,我感觉有必要写点东西来了。

这个东西就叫做“区块链技术”。

这个东西最先是在比特币上发明出来的,很多年了,目前比较成熟了。但很奇怪的是,大家好像都把它忘记了,没有一个国家政府重视它。

但我仔细想了想,这个东西太可怕,它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主贴就先写着点,大家当科幻小说看看吧,

另外,声明一下,虽然我的大类资产配置里一直都长期持0.3%仓位的比特币,但本帖完全和比特币无关。本帖仅和央行以及新时代有关。
打开淘股吧APP
10
评论(3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不要问我是谁

16-02-16 17:45

0
最最关键的,这个数字货币,必须要有一个交易所,让他不光能使用起来,还要能交易起来!
这个可以是目前上证所深交所再开一个系统来竞价交易,以此来确定数字货币和RMB纸币的兑换比例。
当然,一开始,央行一定要静悄悄的发,1000亿数字元,1:1兑换发行好了。没问题的。
然后,当然是可以使用了,使用上,类似于支付宝这样的企业,再去大力支持他,又是一些投资被拉动了。
让数字元,可以非常方便的在互联网上使用,划转等等,可以用它买东西,甚至可以用它吃饭,加汽油,还可以拿他打小费。
···总之,让他成为最方便的支付手段!
shufe08

16-02-16 17:42

0


……
  
  数字人民币还有多远?
  财新记者:1月20日人民银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提出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周小川:央行其实很早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了。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货币从来都是伴随着技术进步、经济活动发展而演化的,从早期的实物货币、商品货币到后来的信用货币,都是适应人类商业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作为上一代的货币,纸币技术含量低,从安全、成本等角度看,被新技术、新产品取代是大势所趋。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支付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建立,对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都是十分必要的。
  怎么取代呢?有几个思路:一种是模仿纸币,比如纸币之间的交易是匿名的,数字货币也想做成匿名的,这就促成了它的技术选择。但是纸币之所以匿名,最初并不是有意设计的,而是没有别的技术能保证大量小额交易的方便。当然也有人认为,未来的数字货币交易也是匿名更好,因为假设政府是有可能有失误的,则私人的财富和财富运用的隐私要绝对保护。
  从央行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数字货币要尽最大努力保护私人隐私,但是社会安全和秩序也是重要的,万一遇到违法犯罪问题还是要保留必要的核查手段,也就是说,要在保护隐私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两种动机和之间平衡点的掌握也使得技术选择上的倾向不一样。
  财新记者:对数字货币的发行和管理,央行有什么设想?和现行市场自发出现的数字货币有什么区别?
  周小川: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认可的是央行主导的数字或电子货币的构架,跟民间的是可能有区别的。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主要体现这么几个原则:一是提供便利性和安全性。二是上面提到的,做到保护隐私与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平衡,尤其针对洗钱、恐怖主义等犯罪行为要保留必要的遏制手段。三是要有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和传导。四是要保留货币主权的控制力,数字货币是自由可兑换的,同时也是可控的可兑换。为此,我们认为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
  财新记者:数字货币的推出有时间表吗?最终是不是要替代纸币?
  周小川:现在还不能说数字货币的时间表。中国人口多、体量太大,像换一版人民币,小的国家几个月可以完成,中国则需要约十年。所以数字货币和现金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是并行、逐步替代的关系。后期现金的交易成本会慢慢升高,比如过去让银行点数大量的硬币,点不完不下班,也不收费,后来可能就需要收费了,有了激励机制,大家自然会更多使用数字货币,不过两者仍会在较长期共存。
  财新记者:如果发行数字货币,还需要货币政策吗?怎么执行?
  周小川:我们认为,货币生成机制和货币供应量是需要调节的。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目前主要是替代实物现金,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提高便利性。总体看,央行在设计数字货币时会对现有的货币政策调控、货币的供给和创造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做出充分考虑。
  目前,现钞的发行和回笼是基于现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机构”的二元体系来完成的。数字货币的发行与运行仍然应该基于该二元体系完成,但货币的运送和保管发生了变化:运送方式从物理运送变成了电子传送;保存方式从央行的发行库和银行机构的业务库变成了储存数字货币的云计算空间。最终,数字货币发行和回笼的安全程度、效率会极大提高。
  财新记者:数字货币如何防伪?如何避免比特币面临的“51%攻击”安全隐患?
  周小川:从表面看,纸币的防伪要让消费者易于掌握;从内含看,关键性技术是重要的国家秘密,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同样是如此。我们将运用包括密码算法在内的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保障数字货币的不可伪造性。未来的技术也会有升级换代,我们会提前将技术升级考虑在内,从最初就引入长期演进的发展理念。
  外界讨论较多的“51%攻击”问题,更多是针对比特币而言,比特币是不要中央银行的。对于央行掌控的数字货币,会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来确保数字货币运行体系的安全,一开始就与比特币的设计思想有区别。
  财新记者:区块链技术最近受热捧,央行会考虑将区块链技术用于数字货币吗?
  周小川:数字货币的技术路线可分为基于账户和不基于账户两种,也可分层并用而设法共存。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选的技术,其特点是分布式簿记、不基于账户,而且无法篡改。如果数字货币重点强调保护个人隐私,可选用区块链技术,人民银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讨区块链应用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占用资源还是太多,不管是计算资源还是存储资源,应对不了现在的交易规模,未来能不能解决,还要看。
  除了区块链技术,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团队还深入研究了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比如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等。我们会与金融界、科技界合作,进一步加大对各种新型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合理利用,优化完善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的技术框架,并充分预见、及时反应、有效解决在应用推广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为此,人民银行殷切希望有关各界大力支持、参与,取得成果,作出贡献。■
下拉查看评论
不要问我是谁

16-02-16 17:40

1
我们政府过去是 水泥拉动经济,在道路桥梁和基本建设上,投入了太多。
现在道路四通八达,桥梁挨着桥梁,不能再建设了,怎么办?就是要把眼光转移到这里来,真是水到渠成的。
有了数字货币,怎么用啊?
ATM机器,要装起来。从银行大门口到街道小巷,到公共厕所,装!
银行要有配套的兑换支付体系来支持这个数字元吧?开发!
安装!运转!
这一下子,多少投资砸进去了。都是和水泥无关的,都是IT方面,
好了,就这么点,我们的IT企业,又有饭吃了,
我们电子IT工程师,又可以有奖金拿了!
不要问我是谁

16-02-16 17:36

0
中国经济现在困难重重,
假如li*总理,能看到我写的这些不成熟的文字和思路,再找个中的数据专家来,仔细分析一下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那真是大好事一件。
我们目前经济的体量是100万亿RMB级别的,
目前没钱了,而各行各业包括政府机构都已经挺在极限了,过去的老办法不好用了,又不能大放水大印钞,怎么办?

是不是可以考虑央行利用区块链科技,发行个1000亿RMB的数字货币来试试。
1000亿,是个小数字,就算失败了,那也是小事一桩,对经济没有多大影响。万一成功了呢?
一开始可以捆绑上国家信用背书,来发行这1000亿数字货币么。名字就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元》。
开放让公民认购,党政机关核心人士可以带头表率认购一些。
全中国10亿人,1000亿怎么也发的出去的。
芝麻芝麻

16-02-16 17:30

0
支持,继续
shufe08

16-02-16 17:27

0
前排听讲。
不要问我是谁

16-02-16 17:25

0
我只是想到一个假设,

目前我们中国的经济,受到外需不足,内需不振,国内失业率高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投资赤字过大的压制,经济陷入了低迷。
此时,我们还能大量印钞去防水么?汇率都不稳了,而且,印钞防水这种伎俩大家都熟悉了,会受到阻力的,且真正用出来,效果也不好,
其实现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有这个问题,
说白了,是以前欠账太多,现在没钱了,
没钱了,消费就不行了,投资也不敢乱来了,
矛盾就越来越多,最后就没救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