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缠师教小学生们划圆:缠论是禅师开的一个善意玩笑吗?

16-02-07 07:35 7183次浏览
禅迷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缠师教小学生们划圆

缠论中,中枢的概念最重要、是核心。
中枢,缠论中是指被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复覆盖三次的区域。
这是一个递归定义。

理论上是精确的,但实际按此定义,
划线上时反而不确定性很大,
所谓千人千浪,必然的千人千缠。

因为在某个级别K线图中的某一个时刻,
必然出现这种情况:
划浪者、找趋势者、划区间者、划笔线段者们,按照自己头脑中的图形判断,
不同人觉得自己划的浪是对的,可别人却赞同。随意性很大。

[好多缠论爱好者,为了学缠论,对照学缠师在新浪 微博 原文的文字、附的K线图例,
却发现他们有时不能赞同缠师当时关于附图中的K线波浪、线段的划分。
更别提缠论学者之间,更是谁也不服谁。就是明证。]

那么,缠论中枢的定义理论上,虽然是精确而无懈可击的,
但实际上必然是不同人、不同浪、不同中枢、不同缠。

换句话说,
缠论(中枢)思想,是完美的。
但其实现方法,却不是完美的。

禅师教小学生划圆

正如禅师教小学生(缠论爱好者),怎么划圆形(中枢)?

禅师告诉小学生(缠论爱好者)说:
①首先搞明白,什么是圆呢?
小学生(缠论爱好者)说不明白,数学不好。
缠师告诉一个小学生,月亮是圆的,课桌是方的。
小学生当然可以感受理解到这种图形上的差别,只要不是盲人。纷纷表示明白了。

禅师接着问圆的本质是什么?
(中枢是什么?)
99%的小学生估计都答不上来的。1%回答上来的,估计属于数学天才的后备吧。

②禅师,接着告诉小学生,
圆(缠论的中枢)就是,距离中心点等距的点组成的。
(中枢,就是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复三次的区域)。

小学生一片茫然呀!不懂的居多、怀疑的更多!
什么叫点呀(笔、线段)?什么叫距离呀(走势)?为什么距中心点距离相等的点就是圆吗(次级别走势重复三次,就是中枢)?是吗?小学生表示怀疑呀。

③接着,禅师当小学生的面,用了半个小时,
在黑板上,从数学理论上证明了圆(中枢)的定义完美无缺。

小学生叹服,老师(禅师)厉害呀!

④接着,禅师说,怎么做划圆形(中枢)的工作呢?

禅师告诉小学生,
就是在图纸上一个点一个点,来描绘,
同时要注意把握住圆的要点、定义精髓——和中心点等距,
就可以顺利划出圆了。
小学生们表示,老师说得对!
真是惊天动地的理论正确呀!
(怎么划出中枢呢,一级一级递归,就可以啦)。

⑤可实际上呢,
小学生们徒手在纸上划出的圆,弯弯曲曲、千奇百怪(千人千中枢、千缠、千浪)?

有人问,小学生,你们划的弯弯曲曲的,这是圆吗?
小学生们答,这肯定是圆呀。

我们老师的圆的定义完美无缺,是经过数学证明过的(中枢的定义也是完美无缺的)。
我们按照老师的定义操作,怎么会不是圆呢?
这些明明都是距离中心点同样距离的点呀,这就是圆呀!
虽然看着不像圆,千奇百怪、弯弯曲曲,可这就是圆呀!


缠师望着,
课堂上争吵不休的小学生们,
他们一是和外人争论圆的定义的正确无误、诉说自己老师的伟大,
一是向其他同学诉说自己划的圆,更标准,争的面红耳赤。
又相互指责,你们圆(缠论中枢)的定义,没有学好。

缠师拿着一把圆规,摆弄几下,碰的扔在了课桌上一下,发出很大的声响。
小学生们,不知所措的看着圆规,不知何物?
课堂安静了一会儿,
接着又恢复喧嚣。

缠师撇了撇嘴,整理整理了自己的阿玛尼白西装外套,扶了扶眼镜,自己轻轻的笑了。
这节数学课效果很好,校长(上帝)要叫他回去了,
他步伐轻快的迈出了教室,
兀自留下一屋子正为谁划的圆更好,更标准,而争吵得很欢乐的小学生们。

于是,(划圆、找中枢)理论上是完美无缺,但实际操作效果并不好。
缠论是缠师开小学生们的一个善意(恶意的)玩笑吗?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7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禅迷

16-02-08 21:06

0
如果缠师告诉小学生,
圆就是球形的截面的外周。

理论上也对,只是搞得太复杂了,不是吗?
禅迷

16-02-08 20:46

0
看来缠师,不但没有给学生们圆规,
  而且告诉了一个错误的圆的定义,
  这样能划出圆来才怪呢
禅迷

16-02-08 20:45

0
缠论有点不好,或者说缺陷
  由于其理论说,上升就必须有两个中枢,不管什么级别。
  所谓有5分中枢的上涨,也有30分钟的上涨。
  
  而实际中的K线图,
  其实上升趋势时,上升时很多K线是比较均匀的,此时大的级别上就没有所谓下上下、上下上结构的中枢啦。
  
  结果,逼得缠论划图的,只好分析5分钟图,甚至1分钟图,
  而此时的macd判断背驰等,由于级别过小,并不好用。
  
  其实,这种中枢定义,很有问题。
  实际图形中,更多的震荡,在某级别上,就是只有一个夹杂K线。
  即只有一段逆向的折线,而不是三段。
  
  为了符合三段折线形式,
  缠论图表作业法,
  一是尽量用小级别分析,5分钟级别是常用的划线级别。
  二是合并K线什么的,使图形符合间接要求。
  
  因为其实一段线的,就是波浪理论。
  大家可以看到1浪、2浪、3浪,中间重叠部分是一段折线!
  
  缠师,为了创新,用3段折线,
  是有点不顾实际大多数股价运行情况的强行创新啦!
[第178楼]
禅迷 只看TA  点亮(0)
16-02-08 20:22
  简而言之,缠论的图表作业法,有很多
  ①中枢定义,用3段折线有问题!
  ②为了找3段折线,就必须把一个很长时间内的趋势,说成是1分钟、5分钟级别,
  反而有时力度越强的,中枢级别反而越小,
  这根本是矛盾的。
  比如,[前几分钟构成1分中枢,上升几个小时,最后几分钟又构成1分中枢,]
  这就是2个1分钟中枢,构成上升趋势。
  而去掉上升的大部分,也是 2个1分钟中枢,构成上升趋势!
  这就很有问题啦。一个趋势极强,一个极弱,
  但表现形式却相同。
  ③上升、下降有两个中枢,也有问题!
  即使按三段折线定义,实际走势中,很多也只有一个三段折线的缠论中枢!
  就是找不到第2个的
  ④于是缠师又引入类中枢、盘整背驰等概念,来试图处理用中枢不能处理的情况
  越搞越复杂化啦!!!
  ⑤因此,根本原因就是
  中枢的定义有问题!!!
  
  ⑥也就是说,市场的本来面貌,
  或者说涨跌的普遍形态,数学上来讲,最基础的单元是组合
  (上升、下降、再上升)、或者是组合
  (下降、上升、再下降)。
  而不是缠论说的组合
  (上升、下上下、再上升)或者(下降、上下上、再下降)。
  为了使缠论的组合形式,符合市场走势
  缠师发明了更多的概念,笔、段、笔段的破坏等等,
  并硬说必须有两个中枢上升才是上升。
  (其实就是忽略了市场最基础的上、下、再上结构!)
  其实,总体只有一个上、下、再上的结构,也是上升趋势吗,不是吗?
  非要2个震荡,不合情理的!
  ⑦缠师的走势分类思想是好的,
  但具体分类方法~缠论中枢,却犯了标新立异的毛病!
  ⑧而如果承认市场最基础的走势是(上、下、再上),这就是波浪五浪理论呀!
  所谓缠论1买、2买难道不是1浪开始买、2浪底买吗?
  ⑨所以,缠论为什么很多人争论不休,
  实际上,根本原因就是
  其理论基础(中枢定义,2个中枢构成趋势)不符合市场运行实际情况!
  当然会错误百出啦。
[第179楼]
禅迷 只看TA  点亮(0)
16-02-08 20:29
  而(禅迷)阴阳力量比序列法,
  就用的最基础走势是(上、下、再上)
  而不是(上、下上下~缠论中枢、再上)这种缠论模型。
  
  在用序列法构造缠论中枢时,
  可以明显看到,缠论中枢要加上的,限制条件:
  序列数目>=3,没有任何理由的,为什么1不行呢?
  
  这是明显的逻辑缺陷!
  所以,缠论最根本的毛病就是
  中枢的定义,有问题吧!
[第180楼]
禅迷 只看TA  点亮(0)
16-02-08 20:35
  所以,看看,缠论中枢定义
  ①缠论的中枢:
  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
  《极大的错误,此处应为至少1个》
  ②禅迷序列法定义的缠论中枢:
  某级别的禅迷序列中,依次不能被合并的序列;且这些序列的数目是大于3的奇数,这些序列的重叠部分,等同于高级别的缠论中枢。
  《同理,此处序列数目应>1》
  
  
  看来我的第一印象是对的,缠论有根本的理论缺陷!
[
dengns

16-02-07 16:49

0
K线都是资金画的
古今中外天下

16-02-07 16:43

0
缠论大法好
禅迷

16-02-07 15:26

0
更正上文笔误,应为“别人却不赞同”

 “因为在某个级别K线图中的某一个时刻,
 必然出现这种情况:
 划浪者、找趋势者、划区间者、划笔线段者们,按照自己头脑中的图形判断,
 不同人觉得自己划的浪是对的,可别人却赞同。随意性很大。”
pm69

16-02-07 15:19

0
好文,要有好的观众。
禅迷

16-02-07 13:06

0
不好意思,我自己有点狂妄自大啦!
大家当笑话看吧。
股德道

16-02-07 12:47

0
禅迷

16-02-07 08:44

0
给小学生们一把圆规吧。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