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路透:中国计划允许银行直接投资高科技企业 将开展试点

16-02-01 22:22 5069次浏览
风亦男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计划推出一个试点项目,允许部分经指定的商业银行建立股票投资载体,直接入股科技企业,此举旨在给予银行业 者投资于高增长行业的机会,并展开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竞争。
打开淘股吧APP
9
评论(3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由已

16-02-01 22:33

13
这种事放到天朝又是寻租和骗局!银行又将产生大量坏帐!
lfjlfh

16-02-01 23:05

6
难怪华泰证券上周五也涨停了,原来持有6亿股江苏银行原始股!
风亦男

16-02-01 23:15

2
银行迎来一个巨大机会。主管部门没有宣布,但事实上已经开放银行混业经营。银行资产规模大,经营网点数量占各类金融机构网点的90%以上,各银行更有条件通过购并形成金融控股集团,开展保险、证券、信托、资管、租赁等业务。动手快的银行将爆发,慢的将被淘汰。(史玉柱  新浪微博
风亦男

16-02-02 22:14

1
如果有一天传来国家住房银行即将成立,四大行将甩掉压在身上沉重的包袱,你想后面将会发生什么事?可能到时你在看这些银行股都已经爬的老高了。
风亦男

16-02-01 23:34

1
李录2016年新年感言---人性与金融危机[淘股吧]

2016年新年伊始,观看了电影“大空头”(The BigShort)。影片自MichaelLewis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几位最早发现07-08年次贷危机以及美国整个金融系统的漏洞、并着手做空来获利的几位投资人的传奇故事。影片中涉及的许多事件,我都亲身经历过;影片中的各色人物,我都或多或少有过交集,所以观看起来,更多了一些身临其境的现实感,由此也引发了一些感想。

从05、06年开始,我个人也因为偶然的原因发现了CDS这个产品,并做了一些研究,也一度准备大规模进入,通过CDS做空。后来在和芒格师的几次谈话之后,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查理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如果我的分析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最终要么承接这些产品的交易对方,那些大的金融公司可能因为破产而不能兑现;要么这些大的金融机构被政府通过纳税人的钱救活了,这时你赚的钱其实也是纳税人、政府的钱,于心并不踏实。后来结果果然证实了查理的这个判断,那些从这次历史上最大空头中赚的钱其实最终都是直接或间接从全球纳税人手中拿到的。因此我也从来没有因为没有赚到纳税人的钱而后悔过。

投资本身就是对未来的预测,虽然预测得对,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愉悦感,但是不同的赚钱方式导致的结果还是不一样。后来在MichaelLewis的这本书出版之后,我又和查理有过几次交流,谈到当时的这个决策,他说当时如果你因为做CDS赚了很多钱,可能你直到今天还在寻找下一个大空头的机会。人的本性就是这样。对冲基金投资人鲍尔森(JohnPaulson)是这次大空头最大的赢家。这几年,我观察JohnPaulson自2008年以后的业绩,倒是又一次验证了查理的这个判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指的不仅是赚钱的方式、方法,在查理看来,所赚之钱的来源也同样重要。在这一点上,我也深以为然。这些大空头赚的钱,其实最终还是由广大的纳税人填补上来的。普通纳税人既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最大的受害者,又是这次金融危机最终买单的人。在这样的危机里赚钱实在是于心不忍。但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我对于金融行业的危险更加胆战心惊。

更重要的是,影片以做空人的经历为引子,揭示了由美国引发的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种种人事,以及酿成这次危机的深刻的人性原因。

酿成这次金融危机,在很大意义上是因为金融行业的特点。因为与其他任何服务行业不同,金融产品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很难判断优劣。这为金融行业腐败缔造了天然的土壤。08年从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仅仅是近年来最极端的一个例子。从事金融工作的朋友,无论国内有没有引进这部电影,大家都应该想办法找来看一看。

英国人阿灵顿有一句名言:权力导致腐化,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化。二十几年从事金融行业的经历,常常让我觉得,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权力倾斜,加之巨大的金融利润诱惑,对整个金融业的腐化更甚,更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然而至少在08年以前,西方监管机构的主流观念倾向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在金融行业内同样普适,所以以少干预、不干预为优。这一观念最为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格林斯潘所推崇。

自由市场经济当然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制度创新,不过确确实实也存在例外。这些例外被定义为市场失灵。但到目前为止,市场失灵被认为最主要存在于公共服务、自然垄断及外部性领域,对金融领域内的市场失灵则讨论较少。然而据我本人的经验和观察,市场失灵实际上广泛存在于金融市场。所以在金融领域里,负面清单式的自由比起正面清单自由,常常更具破坏力。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次极端性的教训。

我们刚刚经历过的2015年,中国场外融资极端杠杆的使用也让国人经历了一次惊险。如果政府当时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一桩众所周知的收购风波,我有机会阅读了一些保险公司的所谓万能险产品合同,读后让我后背发出阵阵寒意。如果今天我处在监管部门的位置上,这样的产品大行其道,一定会让我夜不能寐。

金融市场就是一个暴露人性弱点的机制,从现代金融市场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变过。今天中国的金融混业看来已是势在必行,直接金融也会成为今后实体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金融监管到金融从业人员应该更加警醒金融行业本身对人性的挑战。因为人性的特点,金融自由化一定会引发腐败;绝对的金融自由化常常会导致巨大的金融危机。

我也并非主张绝对金融管制,更不是主张自由市场在金融业里不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所有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对金融行业的天然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永远是个明智的策略。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开局之年,市场直接融资将变得更加重要,混业经营也成为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作此感想一篇,以为2016年开年自省。
风亦男

16-02-01 22:25

1
银行变投行,金融控股的节奏!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