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记录,记录

16-01-19 09:11 2670次浏览
connortgb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记录,记录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0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connortgb

16-11-20 19:09

0
原创: yxkrrhx  2013-06-16 13:29只看该作者(-1)·

  我以前经常说,要反复看自己的交割单,越是失败的交割单越要去逼着自己看。要多想想,如果是错误的决定,当时买卖的瞬间为何自己要那么做。那么现在看来,如果现在发生类似的情况,自己有没有能够说服自己的逻辑去阻止自己做这种错误的操作。
  记住必须是自己能够说服自己的逻辑,别人再好的逻辑是别人的。用到临场,不能说服自己的逻辑就不是好逻辑。·
  但是,后来,我离开群后我仔细也想了的。真的,绝大部分人都不可能通过拼命的努力在股市上成功(除非特大牛市),这和现实社会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成功者都是少数是一样的。我也接触了不少股友了,也手把手教了一些人。但是后来才体会到99.9%的人:·就算你手把手去教,不敢买的,到头来还是不敢买。舍不得卖的,到头来还是舍不得卖·。这并不是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所以,如果确实做不来,就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了。把精力花在改善实际生活上吧。对自己,对家人都有很大的好处。收起那颗暴富的心也许也不是坏事。真的.
connortgb

16-11-20 19:03

0
行云168,请问你是低吸后才开始比较稳定的吗


  · · 原创: 行云168  2016-05-28 15:52只看该作者(-1)·点亮(11)直呼Ta
  这个我不知道怎么说。

  上一轮牛市我一直到14年年末我才赚到我人生第一个股市翻倍,每之后每月都是大赚,15上半年我就翻了十倍左右吧(不算配资),具体我忘了,因为当时有一些资金出纳。我人比较懒,也没算过。之后的每次股灾我都回撤大概百分之三十以内吧,但是每次股灾之后横盘,我都能很快新高。如果算上配资,我14,15年大概200多倍吧。但,我知道,这是牛市!所以我心里一直没底。
  就这样一直到15年年末16年年初,我发现市场变了,我原来的模式(这些模式其实跟论坛的很多好手都差不多)变得没有那么稳定了。在16年年初,我依然一天能买到很多涨停板,但是大部分都是被闷杀。这是,我突然明白了自己的模式的要害缺点,市场的资金变少了!重复的说是市场成交量变少了!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asking说的,有量就能来钱什么意思!对于喜欢追涨的短线选手来说,暴跌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市场没量!没量意味着傻瓜变少,意味着接力差!跟暴跌没关系!所以前两次股灾之后的平台我还是能很快就新高!
  从本质上了解了自己手法的缺点之后,从今年1月份中旬开始,我就开始探索转型了,探索更能适应这种恶劣市场的模式,这从我的资金曲线也看得出,这个时候以前看过的@炒股养家 语录给了我很大的灵感,在这之前的时候我已经多次阅读研究过他的语录,只是功力不到,看了也不明白。之后,就是看到的现在了。
  这中间,我想插一段,论坛很多人学的榜样有问题,我绝对没有贬低别人的意思,因为如果你学揣摩的人本身自己就没达到稳定盈利,你如何稳定盈利呢?当然,相互借鉴是必须滴,而且是很重要的!但,不要把那些尚未证明自己稳定盈利的人的话,当作教条,要学会独立思考!!!这中间包括我,我希望大家对我的股市思维想法提出不同声音!因为,如果你翻看历史就会知道,创业板的牛市从13年年初就开始了,经历过13 14行情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是很好做的,接力很好。所以,从13年开始起家的,我都表示怀疑!!我推荐@炒股养家 推荐@瑞鹤仙 推荐@克拉美书 。这些都是经历过11 12两年最残酷行情洗礼的精英!
  到这里,我觉得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开始稳定盈利,或许以前的稳定只是牛市带给我的。但,对于以后的日子我有信心了,因为在恶劣的条件下,我做到了稳定,虽然时间不长,虽然后面可能还会有更恶劣的行情,但,我有信心!
connortgb

16-11-20 19:00

0
原创: 龙飞虎 只看该作者(-1) 2010-09-14 21:17·  还有一些朋友说的一些问题,我笼统的聊几句。

  量能是超短强势股的操作中,非常重要的观察点。我不是简单机械的看多么大的量能是具有什么意义。而是看量价之间的关系,不同的阶段,不一样的量能,有些还需要看量能的持续演变。可以挑选历史上的一些主升清晰的个股,观察他们量能的演变过程。并重点关注强势股,起动、拉升、高位盘整、第2波拉升、下跌大反抽等各个不同阶段的量、价关系。并在未来的牛股身上,小仓参与体会,慢慢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而不是机械的去看书本,寻求秘籍。
  围绕市场的热点,涨停做文章,是我的交易系统的选股策略。不同的个性、理解会出现各自不同的重点参与阶段。有的做拉升段,有的做高位盘整段,有的做2波。还是细化到各个阶段的每个细节,这里绝对是有规律性的东西,变化很多,但是有共性的东西存在。温故而知新,看过历史上几千张K线图的,经历过无数次同类型战斗的,就有明确的心得。至于盘中实时操作,的确如甘于平淡兄所说,更多时靠即时盘感与条件反射。盘后的复盘也很重要,我比较喜欢去揣摩强势股的运行思路,看参与者的进出角度,并在不段的验证之中,逐步接近主流游资的思维、理念。并不化大力气去感知未来大盘的上下、感叹机会的错失。当你高效的跟随了市场,机会几乎是接踵而至。
connortgb

16-11-20 18:56

0
原创:荣展 2007-11-14 20:54 ·  
  打涨停方法没过时,只是由于有时的行情不适合罢了
  我还摸索了一个抄脚底法。
  一个做龙头法,再加一个抄脚底法,我现在只有两招。
connortgb

16-11-20 18:52

0
龙飞虎经典语录
  衡量能否职业炒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能控制回撤幅度。 
我的持仓风格是滚动、分仓。品种大都是选择热门股,即资金活跃的品种。还有一类是中线活跃品种的反复参与。
交易中,过多的考虑分时,技术面,没有一颗执著的心
  牛股靠的不是技术面,而是对人性的考问
  我隐约感觉到这门学问在诗外,也许修身的道士 其意在心...
  因为此,我退出QQ等情绪波动性玩具  、告诉自己要淡泊名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市场的疯狂交易者。
  知行合一  是最难的。
  做超短 天天会犯错。
  一直想强化自己的大局观  比如
  今天就应该战略空仓的。
  复杂的行情下,操作有时完全是为了交易而交易--对于超短选手而言。
  没有办法,既然是波动中讨生活的人,总得面对。
  封板也好,逢低也好,重组  埋伏也罢,都是交易手段之一,没有厚薄之分。
  决定收益的是你的手法是否多样化,你的盘面阅读能力是否足够强大,强到能无限接近主流资金。
  单一的手筋很难将红旗举到底,拥有多门火炮,更可能常胜。
  一直在追求赢利手段的多样化,并增强使用的合理性,再辅以基础的资金、仓位管理,构成自己的操作系统。

我的看法是----换手决定高度。

真正改变你命运的是你的性格与学能力,前提是你还能坚持下去的话。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像春雨,是悄无声息的。在你都快不相信时,它来了。选准了合适自己的一类操作方法,无数次失败后的反思,以及类似论坛这样的交流场所的碰撞之后,慢慢建立起你个人的交易系统,形成稳定的赢利模式。这里有中长线的,也有超短线的,相信都有成功的。最后取决你未来高度的,与你的胸怀、与你的学能力、人生价值观呈严重正比。
  市场是永远对的,因为他存在着。

  很多游资股票都是靠板板换手前进的。
  一般起来时有充分换手的,后面走的远。人气也足。
  量能都达到15-30%区间{小盘股更高,中大盘的小些},而且不缩量。
  操作中只要量能不缩,但最好不要放暴量,一般可看成趋势继续。
  一个巨牛股,里面的资金从来都不是从头吃到尾的。都是接力上去的。
  很多一字板个股,要么买不到,买到就死了。而且这样的一字板,跌下来连反抽都难做,常常一路阴跌。
  而换手充分的牛股,跌下来反抽机会多多,比如600623.600599这样的。
  多观察几只这样的牛股就能体会到。
  很多话,难以表达,我喜欢做这些股,我也非常想学这些股票的操作思路与手法。

  超短是快速做大的最佳途径,然而这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开始失败几乎是注定的。
  而成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长期的勤奋、以及一点点所谓的天赋。

  投资也并不是百米赛跑,它并没有时间的限制。
  条条大道通罗马。
  每个人合适自己的道路都是不一样的。
  但是有一样是相同的。
  那就是永远不要丢失那颗执着的心。

  能是超短强势股的操作中,非常重要的观察点。我不是简单机械的看多么大的量能是具有什么意义。而是看量价之间的关系,不同的阶段,不一样的量能,有些还需要看量能的持续演变。可以挑选历史上的一些主升清晰的个股,观察他们量能的演变过程。并重点关注强势股,起动、拉升、高位盘整、第2波拉升、下跌大反抽等各个不同阶段的量、价关系。并在未来的牛股身上,小仓参与体会,慢慢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而不是机械的去看书本,寻求秘籍。
  围绕市场的热点,涨停做文章,是我的交易系统的选股策略。不同的个性、理解会出现各自不同的重点参与阶段。有的做拉升段,有的做高位盘整段,有的做2波。还是细化到各个阶段的每个细节,这里绝对是有规律性的东西,变化很多,但是有共性的东西存在。温故而知新,看过历史上几千张K线图的,经历过无数次同类型战斗的,就有明确的心得。至于盘中实时操作,的确如甘于平淡兄所说,更多时靠即时盘感与条件反射。盘后的复盘也很重要,我比较喜欢去揣摩强势股的运行思路,看参与者的进出角度,并在不段的验证之中,逐步接近主流游资的思维、理念。并不化大力气去感知未来大盘的上下、感叹机会的错失。当你高效的跟随了市场,机会几乎是接踵而至。

  板块在高位盘整时,龙2或者龙3{特别是小盘的}突兀拉起,而原来的龙一转为跟随,这个现象出现,一般再追高危险性非常大了。
  而昨天物联板块的表现正是这样,701放大量力挺、协助板块内资金出局。昨既然是板块资金出货,今天自然是低开活埋。

  我交易风格是分仓滚动,以追涨热点与低吸反抽交替为主。
  因为做的品种大多是热股,技术风险与政策风险很大。
  所以一般都是分仓以平摊掉运气成分,这样回撤的幅度会相对小些。
  但是同时收益率也少有火箭串升。
  很多朋友都提到我品种过多的问题。
  的确 这个度我自己在反复揣摸...
  这也正是我以后加以提高的空间所在------即集中火力攻击目标股,同时用仓位来控制风险。
  但这个需要更强的判断力与控制力。
  能力不够的话,会出现重大回撤的。  
  能做而不做  才是大智慧
connortgb

16-11-20 18:47

0
炒股养家:


  股票操作是个系统工程,仅靠个股图形波段之类作为买卖依据,是难以形成较为稳定且较高效率的盈利模式的.

  最重要的是信念二字,具体操作上一个是对于热点的把握,一个是对于大盘和个股分时高低点的把握.
  关于心态,股票做好了,能实现稳定盈利,心态也就不是问题了.关于模式,这是一个跟随市场的情况随时变化的,前阶段大盘下跌为主,就以低吸做超跌反弹为主了.热点的介入,一种是提前预判埋伏,一种是盘中追击,随机应变为主.仓位,让自己觉得舒服就可以.
  这段下跌期的操作,绝大多数买入是等大阴线后,第二天再探底的时候。板块上,以地产股为风向标,等地产股企稳时,操作新能源  等热点题材,地产股回落时就减仓。(据此可把2014年第四季以来的行情以券商股、一路一带  为主流,创业板为风向标,目前看创业板下跌有企稳迹象,应选择操作当前的热点题材。此为午梦方醒当时观点,转载的不要误会)
  根据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如是强势阶段,就学钙片兄的做最nb个股的主升浪,可以多拿几天,如是弱势阶段,可以学炒手的超跌反弹方法,做反弹为主,大盘超跌的时候买超跌的股票,大部分第二天冲高就走,不要有太多想法,如果情况出现不利,亏钱也走,如是这两天的平衡格局,就部分持有热点板块观察变盘方向,学先手兄的试错,加仓,向上买,争取顺势而为.2.成功率有多大,我也没有统计过,总之根据不同的市场阶段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所以我的方法就是集百家之所长,坛中诸多高手的手法都为我所用
  1.关于超跌度的把握,大盘的角度,连续下跌一段后,再出现大阴线,指数远离5日线;板块的角度,超跌的板块在连续下跌一段后,再次出现集体性的大幅杀跌,当两者结合的时候,便是超跌的出击时刻.2.有赚钱效应的情况下,做热点为主;有恐慌效应的情况下,做超跌为主.3.根据市场的赚钱效应和恐慌效应来判断大势.
  超跌的品种稳住了,强势的个股机会就大些,超跌的品种继续创新低,强势的个股补跌在即
  尽管下跌期间以防守为主,但仍然时刻保持对盘面热点的敏感度,随时准备着奋力一击.
  其时判断大盘较弱,故操作上偏保守,事实也是大盘在1月20日出现95点大阴,虽然事后看放弃的较多的利润,但是做短线就是这样,想要高收益,就要冒高风险的代价,想要控制风险,收益自然也要降低,权衡风险和收益后,做出相应的决策.
  我的操作里面含有很多的试错单,这些单子的结果大多是小赢小亏,到底是赚是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我能借此感受到市场的情绪,从而判断收益和风险,以决定是否奋力一击,那才是关键.就好比拳击的时候很多的刺拳是为了试探对手,这些刺拳有没有打中不重要,重要的是借这个试探判断何时该出重拳,那才是关键.至于大盘是如何看的,个人而言是反对预测的,即便心中有预测也是为了应变做准备.
  除了成交量,基本什么指标都不看
  是全仓杀入还是分几仓杀入?如果全仓杀入?亏多少止损.赚多少止盈?如果是分仓杀入,分几仓?第一仓亏多少的时候加二或者三仓?1.关于仓位,有好机会就重点搞,没有好机会就拿着钱耐心等待或者轻仓练盘感,总之让自己觉得舒服就可以了.2.关于止损、止盈,目前我的操作中不考虑这两件事情,买入机会,卖出风险,何必用止损止盈来束缚自己
  成交量,主要是看成交量的变化.2.追板,主要看市场环境、热点.3.成交量再结合价格的变化,揣摩场内和场外人心的变化
  市场环境:既然是牛市,就会有超出预期的热点龙头
  我们这个市场,有大量的短线客,做短线的想的都是要做龙头,只要被市场确定为龙头,卖给谁就不再是问题,相反问题变成要买的人很多,筹码有限,所以就造成连续涨停的结果.
  个人觉得徐锁仓未必是好是,卖出未必是坏事.如果锁仓,虽然容易走成缩量板,由于其他游资忌惮徐的出货,容易造成高位震荡,如果徐先卖出,盘面上先洗一下,则后面的游资会有较大的热情做第二波,后面的拉升到反而轻松.
  缩量板反而不好,就是我说的后面的出货可能会造成的高位震荡走势
  从机会的角度,大阴线后,短线资金部分短暂撤离,但是一旦企稳后,又会重新回来,那么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标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往往还是主流品种的机会大些
connortgb

16-11-20 18:40

0
asking :


  涨停那一定要行情活络才好搞,等股票行情来的时候那不是随便买随便赚,一点也不难。赚大钱的都是在行情好,要大干快上。其余的看看啦,有机会赚点生活费就OK啦。炒股很简单,个股活跃你就追涨,追板块的龙头就行啦。反之你就看看好啦,有超跌,你抢一把就走。道理谁都懂,但没几个人能管得住自己的手脚。这就是杯具。
  我只跟市场走,不预测,不操纵。十分里边,心态,控制力占7分,技术占3分。
  (技术指标主要看)成交量 均线 K线 (收盘后),不用(翻看大量个股),主要看公告,再结合市场热点锁定相关个股。(至于做下跌股的反弹选择)前期热门强势股。  
  小钱要博,大钱要稳。(关于操作的随意性,)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也经常犯。一般随意了一二把,第二天立马就纠错。不会跟他纠缠,然后把他忘记,重新谨慎再来。
  超短一定要及时获利了解,在稳建的前提下尽量做大成交量,行情好时我都是满仓滚动操做。
  有量就能来钱,操短对行情好坏只有一个标准---量。  
  大盘在走牛,炒股炒的就是想象力,人有多大胆价就有多高。
  炒股一定要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硬干是不行的,顺势最关键。
  一定要做市场高度认同的票,要不独脚戏可不好唱哦。
  追涨停,风险偏大,逢大跌买点更稳妥。
  上涨靠的是市场合力。
  大盘量小,个股活跃度欠佳,短线少做,仓位应当控制。当然这是针对数百万以上的短线资金而言。
  其实,股票投机跟艺术创作一样,是有天赋的。它没有什么太多比较固定的规律,经常是飘忽不定的,买入卖出有时就是靠感觉或突然的灵感。当然这需要长期专注看盘积累的,没有天赋,有的一辈子的努力也悟不透其中的窍窍 。
  我是很少去预测大盘或个股的,一切以盘中走势为准。因为我们不是神仙,即使你有80%的准确率,那20%的失误都有可能把你的利润都磨平。
  追涨停是一件很耗精力的事,手脚要快,反应还要更快。一般人没个一、二年的实战,很难胜任。
  短炒做龙头,做热点,先涨后跌。
connortgb

16-11-20 18:33

0
原创: 职业炒手  2010-11-21 13:00只看该作者(-1)·


  很多回帖,看了一下, 其实对涨板操作和游资的含义都有误解。

  涨停板操作其实就是只做强势个股方法的代名词。
  取消了涨停板, 做强势个股的思路是不变的,
  只会做得更好。

  所谓游资, 其实是指市场所有短线操作热钱的总称。
  游资席位只是其中交易量做得大的高手所在地。

  做得好的游资并不会去操纵市场, 或者妄图去激发和引导热点,
  实际上中国证券市场还没那一路游资有这个能力。

  一个真正的持续市场热点,必须要得到市场各方面资金的高度认同。
  是需要多种综合型因素叠加产生的,
  游资高手都没有这种预判能力,
  操纵只是一种意淫。

  反而相反, 真正做得好的游资, 不会去想刻意操纵,
  都会尽量的去做到放弃自己的主观看法,主动去顺应市场热点,
  使自己的操作尽可能和市场热点融合。

  有时看起来象是操纵, 实际那只是表象,实质还是顺应市场。跟随市场
connortgb

16-11-20 18:29

0
龙飞虎:


  1.我的体会是:一个游资题材板块就像一朵花,如果天时地利人和,能盛开;如果缺少一点什么,则早熟或夭折。大凡大牛板块,或者大牛连板股,一定都是换手上去的板{即天天有人接力]。板块上攻时出现大批一字板的品种后,成本出现断层,换手接力盘面临缺失,极易出现衰竭。一字板后因为接力盘缺少与板块内弱势品种不跟,交易所特停而衰竭。  
  2.我的看法是:换手决定高度。  
  3.很多游资股票都是靠板板换手前进的:一般起来时有充分换手的,后面走的远,人气也足。量能都达到15-30%区间{小盘股更高,中大盘的小些},而且不缩量。 操作中只要量能不缩,但最好不要放暴量,一般可看成趋势继续。一个巨牛股,里面的资金从来都不是从头吃到尾的,都是接力上去的。很多一字板个股,要么买不到,买到就死了。而且这样的一字板,跌下来连反抽都难做,常常一路阴跌。而换手充分的牛股,跌下来反抽机会多多,多观察几只这样的牛股就能体会到。
  4.作为市场的疯狂交易者,知行合一 是最难的。 做超短,天天会犯错。一直强化自己的大局观,战略空仓,能做而不做,才是大智慧。  
  5.封板也好,逢低也好,重组  埋伏也罢,都是交易手段之一,没有厚薄之分。
  决定收益的是你的手法是否多样化,
  你的盘面阅读能力是否足够强大,强到能无限接近主流资金。单一的手筋很难将红旗举到底,拥有多门火炮,更可能常胜。一直在追求赢利手段的多样化,并增强使用的合理性,再辅以基础的资金、仓位管理,构成自己的操作系统。  
  6.我交易风格是分仓滚动,以追涨热点与低吸反抽交替为主。因为做的品种大多是热股,技术风险与政策风险很大。所以一般都是分仓以平摊掉运气成分,这样回撤的幅度会相对小些。但是同时收益率也少有火箭串升。我以后加以提高的空间所在--即集中火力攻击目标股,同时用仓位来控制风险。这个需要更强的判断力与控制力,能力不够的话,会出现重大回撤的。这个度我自己在反复揣摸。
connortgb

16-11-20 18:27

0
dfusmku

  他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入市,前多年是兼职炒股,市值起起伏伏没有大的进展,从2013年7月开始辞职正式投入职业炒股的大流中, 在进入接近半年的探索之后, 在2013年年底资金开始起航,到2015年元月他在股市中已经赚到了1500万。

  他的自述:

  我在2007年大盘巅峰状态5000多点入市, 当时刚毕业一年, 存款大概有4万多, 啥也不懂, 就跟着券商推荐的股票, 买入高高在上的股票, 就没赚过。。当时的主流观点就是: 千金难买牛回头, 只要大盘一跌, 马上就拉回去, 所以大盘在跌倒了4000多点的时候, 我到处找银子, 办了7张信用卡套现7万多, 所以本金是12万左右, 由于初学菜鸟也没高人指点, 有指点的也是“长线是金” 这样的屁话。导致我在大盘跌倒2000点附近的时候亏的只有3万, 但是此时支付宝禁止大额套现, 没有办法, 我只好在大盘低位斩仓, 还信用卡, 还完信用卡之后, 我只有负资产-4万了, 当时找了好几个朋友借钱凑够了4万还清信用卡。 就这样, 2008年一年亏损10万左右。。

  然后慢慢的积攒工资, 到了2009年春节之后终于还清了所有的负债, 终于可以投入了3000大洋投入股市, 完全从0开始.... 由于没有高手指点, 周围也是做长线, 价值投资的人, 也没有到过淘股吧接受超短选手的熏陶, 只能自己慢慢摸索, 做波段, 整天在YY隆平高科的最低点进入, 然后拿个主升浪会翻几倍几倍。但是总是与这样的牛股无缘。还是无法稳定盈利。但是本金慢慢的一个月几千几千的投入, 慢慢的就到了几万。

  到了2010年, 我市值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这时我在天涯看到了我超短线的入门导师@独股一箭 前辈, 他一年20倍的战绩鼓舞了我, 但是我并没有马上学他, 我还是坚定的想做主升浪, 在主升浪的低位或者启动时进入, 吃个大波段出来。 但是我会每天观察独股一箭的帖子, 从20万一直目睹他到100万, 200万, 一直追随他到淘股吧, 参加2011年的百万实盘杯大赛。几乎他的交易我每天都会看, 慢慢的思索, 顽固的我, 从中长线、波段主升, 转型到超短线, 居然历时两年。。到2011年年底, 我实在发现吃波段的主升浪太困难了, 可能只有独股一箭的超短线模式才有效。

  2012年元旦, 我资金是13万多, 这个时候跟我2009年春节之后投入的资金差不多, 也就是投入的资金不赚不赔, 这个时候我已经认为吃到波段主升浪是可遇不可求的小概率事件, 所以我转型超短, 每天换股票, 但是会比一箭切换的慢一些,一箭是每天早盘10:00之前无脑出光, 我有时候会忍到下午。 切换成超短之后, 立马见到了效果, 我资金从12万在一年内增长到了60万左右, 中间加仓9万左右, 如果按照基金净值的算法, 我大概翻了4倍左右。。

  2013年我在北京买了房子, 上半年基本没有投入心思在股票上, 加上工作上晋升了, 要做的事情, 承担的责任也多了起来, 边工作边炒股, 让我很吃不消, 慢慢的老板对我很有意见, 我不得不考虑辞职的事情, 在2013年中旬7月份我果断辞职, 刚辞职的时候我仿佛从牢房里解脱, 终于脱离了苦海, 这时我资金70万左右。。

  辞职后, 我的市值大幅波动, 因为之前都是低吸, 转型为以前工作时无法做的追涨和打板, 交了很多的学费, 所以从2013年7月到12月, 我都在探索追涨和打板, 市值先扬到130万后抑, 到12月17号还是只有70多万。

  2013年11月我从北京搬家搬到了深圳, 因为北京雾霾太大, 而我也不愿意家人知道我炒股(现在他们也不知道我炒股, 也不知道我资产多少), 我果断来到了深圳。

  来深圳之后, 换了个地方风水好了很多, 慢慢的探索低吸的超短线, 因为这个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跟打板族不同, 跟一箭的追涨也不同。 我搞了几个大波,从2013年12月17号开始, 我连续来了几个大波拳, 3个交易日就让市值从70万到了100+(这段可以在本人第一届新职业抄手百万杯实盘赛看到), ps, 说句题外话, 在2014年12月24号开始, 我也是连续来了几个大波组合拳, 难道我在12月中旬以后就会转运? 哈哈

  2014年1季度的比赛, 是运气和我固定模式, 市场的结合, 让我在第二届百万杯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收益率130%左右。 到了最高280万左右。 其实由于这段时间杠杆没起来, 我280万的时候可以融到的资还是只有100万, 因为当时那个在北京的sb券商叫我一定要上门去签字, 邮寄都不肯, 所以我本来这期间的战绩是可以更好的(这段可以在本人第二届职业抄手杯实盘中看到)

  到了2季度, 我发现我1季度的模式突然变的沉重无比, 到3、4季度更是大幅跑输了大盘。 偶尔会有非常牛逼的战绩, 比如3季度, 两周翻了3倍, 但是稳定性很差, 大盘一差就容易连续亏损。 但是我很顽固的不想改变模式, 就是这样一直用低吸用了将近3个季度, 但是市值一直在400万~600万一线波动, 但是与此同时, 我的战友@抓牛牧羊 用追涨从年初的100万搞到了3000万, 我却迟迟的徘徊不前, 我痛定思痛, 发现低吸有它的问题, 就是确定性太低。 超短线毕竟是要靠概率获胜的, 经常是偶尔的一次15%(比如2月份的金轮股份), 代价是更多的时间是-2, -3, 还要看大盘脸色。。 我才深刻领悟到低吸的局限性, 可能只对某些非常苛刻的行情才有用, 我花了4季度一整个季度练追涨, 切换模式肯定是代价惨痛的, 4季度大盘这么好, 我的战绩不行, 也是因为我在尝试用我不擅长的模式, 但是我不会打板, 我个人天生就不喜欢打板。 虽然知道asking、养家、赵老哥这样的猛人能做到上亿, 但是我还是不会做。

  终于厚积薄发, 我在过去总结的所有模式, 追涨也好, 低吸也好, 在2014年12月24号以后, 市场给予了我这7年来潜心探索应有的回报, 这最近这一个月的时间里, 我赚的比我过去7年还要多, 这让我想起了那个毛竹的故事,跟我的经历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像! 送给有缘人:

  有一种竹子——毛竹,它在前5年以一种常人看不见的方式在生长——向下扎根,将自己的根牢牢扎在地底下。每公顷的竹林,竹子根系总长竞可达24000多公里。到了第六年的雨季,能瞬间成长,以平均每天1.8米的速度向上生长,15天内竟可以疯长到27米之高。5年时间的深扎根,是为了在时机到来之时,创造高速生长的神话。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