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16学笔记

16-01-20 19:19 7447次浏览
y447653684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经历三次股灾,才感觉赚钱不易,需要不断学。
打开淘股吧APP
8
评论(57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y447653684

16-10-27 20:40

0
·· 原创: 百年一人  2016-10-11 16:01只看该作者(-1)·捧场直呼Ta 点亮(85)咖啡卡  @无味  

  10月24日
  11月07日
  11月21日
  12月07日
  12月20日
  12月22日
  12月30日
  17年1月9日
y447653684

16-10-25 08:33

0
·· 原创: 技术员  2016-10-24 23:59只看该作者(-1)·捧场直呼Ta 点亮(15)咖啡卡  今天10月24日,

  百年一人老师指出的高点时间(级别未说),
  借这个时间节点我把今年的分析说一下。
  年度高点我最终敲定在12月21日,
  这样一来从1月27日的2638到12月21日,
y447653684

16-10-24 09:18

0
·· 原创: 宿命归来  2016-10-23 19:13只看该作者(-1)·捧场直呼Ta 点亮(2)咖啡卡  11月给2个时间段,1个11月初的1,2,3,4这4天,原则上11月2日附近。1个是11月第三周,原则上11月15日附近。


  刚结合了低位很多票,需要一波补涨 的动能,对应这2个时间应该前1个低点,后1个高点。

  11月初,是否能成低点,下周5天节奏也比较重要。我会边走边确认的。。。

  最终的大趋势 肯定是不变的,变的是小的细节节奏而已。。。

  如果一定要用上证指数来给点位的话,那就是3108短期有压力,不容易过。。。接着就是3150点。。。

  11月初指数在低位的话,比如在3038附近。。。11月第三周,15日附近指数又会回到3150附近。。。但依然不会有效上突破。。。

  大致就这么个情况。。。结合我刚给的下周5天节奏,和我下周的盘中确认,再来跟踪。。。

  说明一下,下周我说的25日低点,市场就算反序在高位,后面也还是要跌。。。强推已不能改变短期趋势,时间已不再给你大盘面子了。。。
y447653684

16-09-14 09:19

0
·· 原创: 宿命归来  2016-09-14 08:18只看该作者(-1)·捧场直呼Ta 点亮(4)咖啡卡  昨晚美股有所跌幅,对美股加息的预期,最近几个月也是此起披伏。。。


  美国经济别人注重制造业振兴,奥巴马上台,一贯推行的就是重振制造业,实体经济各方面都开始回暖。。。

  所以美元重回100以上,是没有多大悬念的。。。同理,加息也是有必要的,这也算是未雨绸缪。。。

  只不过加息的时间放在哪?我认为2016年底加息1次,比如11月。然后2017年后面时间,在陆续加息。。。加到所有国家颤抖为止

  耶伦 8月底 有过一次讲话:“美联储 在2017年底的时候,有70%的概率利率在0----3.25区间,2018年年底时候在0----4.5%区间。”

  注意看2点,1、时间节点。2、最高区间。

  加息是必然的,因为美国现在很富裕。。。别人有这资格。。。但加息的时间和频繁期,是2017年某月后----2018年底。。。

  仅此。。。

  再反观咱们中国,制造业哀鸿遍地。。。各中小企业苟延残喘。。。

  而房地产市场却异常火爆,火爆到了月球表面。。。涨到已经没有人做实业了,炒房,短抄,短投资,加杠杆,加恐慌,等等一系列

  让中国普通老百姓明白了1个道理,买房啊,不买房都是猪。。。集全家之力买啊,不行就加杠杆借钱买啊,总之买了就是个涨,还能赚。。。

  让所有资本雄厚的资金都提前,分批陆续撤离国内。。。

  所有制造业和中小企业 继续苟延残喘。。。看谁能坚持到中国某年后实体经济的春天来临。。。
y447653684

16-08-26 11:24

0
例如: 600053 中江地产,14个一字板之后,于12月2日开板,收根高开低走的巨量大阴线。我们就要在当天的收盘价53.82元处画一条直线,第二天它冲过这条直线我们就可以买入,当天虽然被套住,但也是个安全套,第三天就直接涨停了。
y447653684

16-08-26 10:52

0
一字板开板之后的策略· 原创: 红佛荣朕  2015-12-04 21:56 只看楼主(-1)  浏览/回复34776/170 ·捧场直呼Ta收藏557推荐145详情加油券 0/8

  大盘一周涨跌情况:周一涨0.26%,周二涨0.32%,周三涨2.33%,周四涨1.35%,周五跌-1.67%。大盘这一周涨2.58%,从周K线来看收了一根带有上下影线的中阳,有探底回升的意思。月线和周线的趋势都是向上的,并没有改变。从周线的量能上来看,本周量能比上周有略有缩小,资金还是偏于谨慎。

  一、趋势研判
  大盘这一周扛住了IPO的抽血,算是比较坚挺的了,可惜周五打新的两万亿资金失约,没来给市场抬轿子,因为她们马上就可以再派上用场的原故吧(另10只新股就要发行了,下周又可以打新了)。
  1、市场健康,这一周权重股有涨有跌,题材股也是偶有表现,赚钱效应不算太差,结构行情一直存在,我上周末说了要精选个股寻找市场中的铁蛋。
  2、大盘向上趋势没有改变,下周还是会涨跌互现,横盘震荡将成为市场常态,熔断机制元旦之后就要推出了,慢牛行情值得期待,股民要对市场有足够的信心。
  3、元卫南这周在民生银行上大赚了一把,周五咒市大跌200点。因为这原因市场结束了四连阳。但周五市场并没有出现恐慌盘,全天只有一只个股跌停(复牌补跌),涨停还有57家,大家都是亏了指数赚了钱。

  二、一字板开板之后的策略
  新股马上就要上市交易了,这次中签概率都在千分之二左右,实在低得让打新者无法接受,打新拼的不是技术和资金,而成了拼人品。
  这次28只新股成了市场的奇缺品种,上市场一定会被爆炒,一字板小散们是别想排上的,因为我们缺少快速通道,这是不公平的表现,抗义也没有用,人家是用钱买来了。
  新股无套牢盘,弹性又好,大部分都是中小板容易操纵,市场共识又很到位,所以十几个一字板都不是怪事。
  中签我们没法儿了,排单也不容易了,那我现在要讲的是,一字板(包括新股和利好复牌后的一字板)被打开之后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策略来对待,看看能不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一字板打开的第一天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参与,因为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如果一步到位的一字板,很容易吃套,再加上第二天的低开再跌停,我们就损失巨大了。所以这种风险钱还是留给敢死队赚去吧,我们求稳定性和确定性。
  1、巨量“大阳”策略
  多个一字板之后,哪天开板了,那一定是高换手的巨量,如果收个大阳线(T字板居多),那我们就在阳线的收盘处画一根直线。第二天如果高开不破这根直线我们就要第一时间抢进。如果低开,那我们就要悠着点了,不能成了最后的接盘者。
  例如:近期开板的 300467 迅游科技,7个一字板之后,于12月2日星期三开板,我们就在当天的收盘价处画一条直接,第二天她冲过了这条直线,就可以买入,后面就是赚钱的了,赚多少看你如何卖了。

  2、巨量“大阴”策略
  如果一字板开板当天收的是一根高开低走或冲高回落的巨量大阴线,那我们就要在当天阴线的收盘处画一根直线,记住不是要开盘价处画线。收盘价一般代表着主力当天的成本价。

  3、注意事项
  突破收盘价为这个策略的重中之重,突破并吞食这个巨量,说明这个“量”是正能量,是资金介入的有效表现,个股才有再创新高的动能。
  及时卖出,这种策略可以说是最后的晚餐了,能啃一口就算一口吧,每只这样的票里你能赚个五六个点就算OK了,不要总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这是不现实的。
  总之,利用这种策略,对付多个一字板开板股是非常有效的盈利模式。只要不贪,及时把握机会,利润总有属于你的一部分。
y447653684

16-08-26 08:51

0
大盘中后段,在加仓股性呆滞的票。。。
y447653684

16-08-23 23:27

0
·· 原创: 帆手看盘  2016-08-23 21:46只看该作者(-1)·捧场直呼Ta 点亮(0)咖啡卡  帆手 八月第三战股市晚评


  大盘依然挂在回调中续,盘面支撑依然在3065点左右,60分钟基本回调到位,盘面日线还有一些回调空间 ,相比之下回调不会太大 ,另外深指和创业板,深指和大盘一样还有回调空间,创业板下午到支撑,带动盘面反弹,第三战留下的半仓 ,等盘面到位介入。

  板块方面:今日无热点,热点板块都在盘整之中

  个股操作方面:那天放量巨量就谨慎。
y447653684

16-08-21 10:24

0
·· 原创: 金沙江  2016-08-11 09:34只看该作者(-1)·捧场直呼Ta 点亮(18)咖啡卡  如眼前起 ,2900--3200 --3060---3300--3400--3200

  如半年后起步 3000---3500 ---4500  ---
y447653684

16-08-14 23:44

0
·· 转贴 zx804441  2016-06-18 14:58只看该作者(-1)·
捧场直呼Ta  点亮(1) 咖啡卡

完善控制权变更认定标准 取消重组 上市配套融资 延长新进股东持股锁定 加大对中介机构问责力度

  针对A股市场借壳 上市行为的监管要求将全面趋严。证监会昨日就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从认定标准、监管配套、中介机构责任等三方面对重组上市行为(下称“借壳上市”)提出了十分严格的监管要求。

  证监会曾于2014年11月对《办法》进行过一次修订,短期内再次修订该办法,意在规范借壳上市行为,给非理性的借壳、炒壳降温,促进估值体系理性修复、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昨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办法》此次修订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此次修订主要涉及《办法》中的五个条款,着重体现了三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

  一是完善了重组上市认定标准。参照包括香港市场在内的国际上成熟市场经验,细化了关于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认定标准,完善了关于购买资产规模的判断指标,明确了首次累计原则的期限。

  其中,关于控制权变更的认定标准,从原先遵照持股比例认定,完善为从股本比例、表决权、管理层控制等三个维度来认定;对于购买资产规模的判断指标,则由原先的购买资产总额指标扩充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净额、新增发 新股等五个指标。

  二是完善了配套监管措施,抑制投机“炒壳”。包括取消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提高对重组方的实力要求;遏制短期投机和概念炒作,要求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与新进入控股股东的股份承诺锁定36个月,其他新进入股东的锁定期从目前12个月延长到24个月;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近三年内存在违法违规或一年内被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不得“卖壳”。

  三是按照全面监管的原则,强化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在重组上市过程中的责任,按“勤勉尽责”的法定要求加大问责力度。

  邓舸介绍,《办法》修订稿的征求意见期为1个月,正式实施时,针对正在进行当中借壳上市将采取“新老划断”的做法,作出过渡期安排。以《办法》修订后正式实施为限,方案在实施前已经通过股东大会表决的,仍按照原《办法》执行,到期尚未通过股东大会的,按照新《办法》执行。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次《办法》修订的大背景包括去年A股市场经历异常波动、一些不符合标准条件的公司试图规避重组上市认定标准、部分红筹企业谋求境外退市回归A股引发壳炒作升温等。

  这位负责人表示,此次《办法》修订后,A股市场借壳和卖壳的成本相应提高,有利于遏制二级市场对壳资源 的炒买炒卖,同时也能促进股票市场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他还特别强调,证监会将继续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提高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办法》修订后对意图绕过借壳条件的借壳上市行为加大了监管力度,意在规范借壳行为、遏制炒作,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继续借壳上市。

  邓舸也表示,《办法》完善后,炒卖“伪壳”、“垃圾壳”的牟利空间将大幅压缩,有利于上市公司通过正常的并购重组提高质量、推动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同时,《办法》修订后强化了退市制度的刚性,有利于缓解“退市难”、清理“僵尸企业”,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

  据其透露,在严格借壳上市准入门槛的同时,证监会还将结合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的特点,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重组信息披露不实、忽悠式重组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修订后对主板、中小板的借壳上市行为均适用,创业板禁止借壳上市的原有规定仍然不变。

  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行为,现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决定如下:

  一、第十三条修改为:

  上市公司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60 个月内,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资产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导致上市公司发生以下根本变化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

  (一)购买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 100%以上;

  (二)购买的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占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 100%以上;

  (三)购买的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净利润占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的净利润的比例达到 100%以上;

  (四)购买的资产净额占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资产净额的比例达到 100%以上;

  (五)为购买资产发行的股份占上市公司首次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资产的董事会决议前一个交易日的股份的比例达到100%以上;

  (六)上市公司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资产虽未达到本款第(一)至第(五)项标准,但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发生根本变化;

  (七)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上市公司实施前款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四十三条规定的要求;

  (二)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应当是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且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发行条件;

  (三)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情形,或者涉嫌犯罪或违法违规的行为终止已满 36 个月;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 12 个月内未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不存在其他重大失信行为;

  (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不存在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可能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或者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其他情形。

  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适用《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控制权,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进行认定。上市公司股权分散,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可以支配公司重大的财务和经营决策的,视为具有上市公司控制权。

  创业板上市公司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资产,不得导致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任一情形。

  上市公司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的资产属于金融、创业投资等特定行业的,由中国证监会另行规定。

  二、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

  (一)购买的资产为股权的,其资产总额以被投资企业的资产总额与该项投资所占股权比例的乘积和成交金额二者中的较高者为准,营业收入以被投资企业的营业收入与该项投资所占股权比例的乘积为准,资产净额以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额与该项投资所占股权比例的乘积和成交金额二者中的较高者为准;出售的资产为股权的,其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以及资产净额分别以被投资企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以及净资产额与该项投资所占股权比例的乘积为准。

  购买股权导致上市公司取得被投资企业控股权的,其资产总额以被投资企业的资产总额和成交金额二者中的较高者为准,营业收入以被投资企业的营业收入为准,净利润以被投资企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的较高者为准,资产净额以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额和成交金额二者中的较高者为准;出售股权导致上市公司丧失被投资企业控股权的,其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以及资产净额分别以被投资企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以及净资产额为准。

  三、第四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

  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除属于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交易情形外,可以同时募集部分配套资金,其定价方式按照现行相关规定办理。

  四、第四十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

  属于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交易情形的,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关联人应当公开承诺,在本次交易完成后 36 个月内不转让其在该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除收购人及其关联人以外的特定对象应当公开承诺,其以资产认购而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自股份发行结束之日起 24 个月内不得转让。

  五、第五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

  未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擅自实施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或者规避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交易尚未完成的,中国证监会责令上市公司补充披露相关信息、暂停交易并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报送申请文件;交易已经完成的,可以处以警告、罚款,并对有关责任人员采取市场禁入的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六、本决定自2016年*月*日起施行。
[第16楼]引用 @Ta
·· 原创: zx804441  2016-06-18 15:07只看该作者(-1)·
捧场直呼Ta  点亮(0) 咖啡卡
  改变了吗?改变了吗?改变了?

  修订稿看似是重组 利空,其实是利好。。第一供需关系改变了吗?拟上市公司堰塞湖还在那里,该借壳 的还是要借壳,等排队时间太长了,企业也耗不起。第二新规使得重组后的公司质量更高,复牌的涨幅会比之前更加猛烈,新大股东上市股份锁定时间拉长这就需要大股东市值管理。。第三新规执行还有一定的缓冲时间,要重组的公司势必加速重组进程,赶最后一班车。。
[第17楼]引用 @Ta
·· 转贴 zx804441  2016-06-19 20:30只看该作者(-1)·
捧场直呼Ta  点亮(0) 咖啡卡

借壳 新规的目的不是为了禁止借壳,而是为了规范借壳,新规意味着:

  1.缺钱的别借壳,因为借壳又不让配套融资了,取消重组 上市的配套融资,提高对重组方的实力要求,所以以后要借壳的都是有实力的企业。
  2.缺德的别借壳,因为被调查或被谴责的公司;实际控制人近三年内存在违法违规或一年内被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不得“卖壳”,这就是为了将炒卖“伪壳”、“垃圾壳”的牟利空间将大幅压缩。
  3.缺心眼儿的别借壳,新增加的例外条款不是摆设,解释权在证监会不在你
  4.缺信心的别借壳,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与新进入控股股东的股份都要求锁定36个月,其他新进入股东的锁定期从目前12个月延长到24个月
  5.缺契约精神的别借壳,业绩承诺已不再是你想变就能变。
  6.此次监管打压的是那些为了绕过监管规则而投机借壳上市的,至于符合条件的,监管层还是会持鼓励态度,随着规则的发布,壳的需求量将会下降,这对于那些确有需求,通过正规途径借壳的企业反而是个支持,此次《重组办法》是为了打压有问题的炒作,促使市场的估值体系得到恢复。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