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贯财富:强力清理配资真的非清不可吗?
0人浏览 2015-09-18 12:09
最近,管理层一方面政策上要求清理配资,一方面顶着市场下行压力,一方面还要顾及清理过程中导致的投资人、券商、信托、银行之间的纠纷问题。清理配资的过程并不顺利,但是我们已经看到的誓在必清的决心,只是用了改变过去简单粗暴的方式,督促证券公司按既定部署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缓兵之计。但是到发文的时候,听说又要强行清理了,总之对于这个事情,清总是清,就看怎么清!
配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市场上主流的“非法”配资,主要是借用信托通道,采用HOMS,
同花顺 ,铭创的分仓功能,将一个大帐户分拆成N多小帐户,给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操作。
再来看看清理范围:
一是在证券投资信托委托人份额账户下设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的信托产品账户;二是伞形信托不同的子伞委托人分别实施投资决策,共用同一信托产品证券账户的信托产品账户;三是优先级委托人享受固定收益,劣后级委托人以投资顾问等形式直接执行投资指令的股票市场场外配资。
这三种账户形式,不仅包含了我们经常说到的分仓交易,而且包含了结构化信托产品。结构化信托产品很早就有了,属于合规的金融产品,这次也在清理之列。
配资资金确实对这波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这些资金都是短期资金,其目的都是来市场捞笔钱,一年挣上十年的钱,然后离场,暴涨的盛宴散去,留下一地鸡毛。然后就是投资者抱怨指责证监会、监管层,别人赚了钱,留下证监会背黑锅,你这不是欺负证监会么?呵呵,真是开玩笑?证监会容得下受这样的气?当然要清理了!
短线资金推动下的牛市,这不应该是牛市的基础,包括我们说到的第三种信托帐户,投资公司出资作为资产管理人,承担固定利息的资金成本,完全享有投资收益收益。这种帐户也是一样的,都是短期的,想快速在牛市捞钱走人,并且收益人是极少数的,牺牲的是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散户对于投资公司而言,完全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这样的资金在市场里面,就像凶煞鳄鱼一样,见鱼吃鱼,见虾吃虾,水草都能给吃干净。这些都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一定要除。
有两点不用怀疑,一,居民资产的配置转移,二,金融强国。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好的现象:去年的煤炭,钢铁等传统产能过剩产业在牛市中都表现平平,很多当年的大公司,市值只有几十亿了。
说明什么?说明市场投资者整体变得理性多了,并不是所有的都是一顿爆炒。有些行业,该下去,就让他下去了。有行业没落,有行业成长,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才会有资源的高效配置。
一切的政策,都在为规范金融市场服务,这个大家要坚定不移地相信,相信管理层,上梁是不会歪的。
规范金融市场,才能藏富于民,才能国富民强。
试想一下,如果暴跌之后,没有一些政策上的变化,一年内再发动一波牛市,接着再来一个这样的熊市。还有多少中产阶级的财富不被洗劫?可以说,两个回合下来,散户基本都败下阵来,财富被掏空!
所以,目前的政策一定是保护广大投资者服务的,一定是广大的,不是少数群体。这种暴涨暴跌,就是杀鸡取卵!目前政策是亡羊补牢,但是不晚!
我从来不认为管理层脑袋进水了,当然很多时候站在我们的利益角度思考,确实制度有些不合理,但是我们不能代表所有人利益。有些政策,我们看来只能“呵呵”,但“呵呵”不代表他不好。
所有的利益,都要均衡考虑,站在一定的高度思考。
壮士断腕,灭了股指,,减少投机,消灭做空工具。查配资,封锁配资。减少短期资金来市场捞钱,整治市场,让生态平衡。
去年《私募基金管理办法条例》出来,私募开始有了名份,目前这支力量管理资产近3万亿。
私募规范化,并且政策还在扶持,为了什么?壮大机构投资者,并且是帮助打理投资人资产机构的投资者,帮忙配置金融资产。
这和结构化信托产品是不一样的,大家要明白,结构化信托产品,就是银行的优先级资金加上投资公司的劣后级资金,一起进股市捞钱,银行收取贷款利率的利息。
私募基金受益人是谁?一般个人投资者享有80%的收益,是大众,而不是极少数的机构。
政策目的已经相当明显,发展好市场,让居民资产更多的配资金融资产,同时消灭短期资金,抑制短期行为,利于中国股市长期稳健健康成长!
未来看涨,长期看涨,在开启新的上涨的路上,没有了股指做空,没有了配资资金,没有了结构化信托。有的只是慢慢的涨,涨累了,歇一下,再慢慢的涨。
祝大家投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