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学了
0
来学了
0
当前处于何处?大致是可以知道的,至少处于醒悟期吧。见图一(图片来自网络)。(貌似马克斯说过:我们不能预测市场,但是大致可以定位身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中)
大众的心理是怎么样的?应该是在怀疑中上涨的阶段吧,即处于图2的第3个阶段(图片来自网络)。(貌似邓普敦说过:牛市在绝望中产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疯狂中死亡)
0
懒散的价格是高昂的,人们总是不得不为懒散的后果付出高昂的代价,尽管懒散的当下得到了片刻的舒适。
撒谎的成本也是高昂的,人们总是不得不为圆谎辩解千万句,它还有个保质期,一直到谎言被揭穿的那一天才失效。
0
接受亲友一个小账户,买入
交通银行和
农业银行。准备搏一搏交行的转债。
昨天追高了,当天就被坑了。
0
《金融心理学》,拉斯-特维德著作,中信出版社。
这是一部描述交易心理、大众心理的书。感觉像个“大杂会”,不过与作者另一部名著风格是相似的。作者另一部著作是《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讲述了一些金融史,并且带有一点“传记”风格,并且还把各种不同时间长短的周期大致轮廓都描述出来了。读之,可以适当扫盲。那一本书我给五星,这一本给三星。主要原因是,这一部著作里的“传记”成分少了,并且花了大部分时间讲交易心理,尤其是结合技术分析而言的。要知道,在金融市场,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是同等重要,这本书较少涉及价值分析的心理。
全书共有10篇。第1-5篇是心理总论,包括心理学流派,金融市场基本原理,社会心理学主要观点。第6-9篇描述对应市场形态的投资者的心理波动,大致包含单边市、震荡市、逆转市、崩盘市几个时期。第10篇是总结,最后给了一个犯错清单,挺有参考价值的。
第一篇 时间和无知的神秘力量。
一般认为,经济人是理性的。实际上,人不总是理性的。多数时候是理性,在极端情况下,我们凭本能行事,哪有什么理性可言。想一想金融史的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的南海泡沫。
第二篇,金融市场的四项基本原理。
这一篇是金融博弈的基本原则,对我而言,挺有启发的。至少是有一个提纲式的清单。当然,这是属于战略层面的原则。达利欧写了一本很畅销的《原则》,讲的大多数是战略层面的措施。
1.证券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通常要比实际经济提前半年。
2.市场是非理性的。据我的理解,市场大多数时候是有效的,极端情况是无效的。在A股还是如此,大多数时候人们是理性的,极端情况是非理性的。
3.混沌支配。大致意思是市场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变量太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比如,蝴蝶效应就是混沌支配的一个典型表现。
4.技术图形具有自我实现效应。用我们的话来说,下跌会引起更大下跌,而上涨会引起更多上涨。这有点类似于索罗斯的“自反性”(又译为“反身性”)效应。
第三篇,人类心理。
这一篇至少是给我扫了心理流派的盲。心里流派早期大致有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之分,现当代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人本主义、认知心理。个人对心理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比较感兴趣,可能跟自己专业背景有关,因为这两个流派都有哲学背景。
第四篇,群体行为。
这是社会心理学通论部分。道氏理论,作为技术分析开山祖师之一,在书里被类比为“炼金术”,哈哈。放到经济学部分,出现了金融心理学。我认为最直接相关的有《乌合之众》,大致讲群体的非理性行为。《影响力》大致讲如何操控他人和预防被他人操控。《思考-快与慢》大致讲博弈环境下,如何明智决策。这几本比较好的书,真的挺有价值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思考-快与慢》的作者。
第五篇,市场信息心理学。
大致讲述在一个海量信息环境中,如何得到有用信息,过滤无效信息,如何预防被心理干扰,使得信息被歪曲。想一想,“屁股决定脑袋”。在哲学里,古罗马的爱比泰克德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困扰我们的往往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
1.市场上大多数公开信息是没有价值的。有一个击鼓传花游戏,大家都认为自己最聪明,都想着自己不是最后一个傻瓜。如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大股东增持、机构增持,这些信息往往具有较高价值。
2.我们常常接受的是被心理干扰过的歪曲信息。比如“框架效应”、“近因效应”、“羊群行为”、“心理一致效应”、“同化效应”、“选择性失明”等等,都会干扰我们取得有价值的、客观的信息,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和现实亏损。
第六-九篇,不同市场环境的心理。
1.趋势市心理,包含单边下跌或单边上涨。总体而言,涨时乐观,跌时悲观是大众的常规反应。想一想,去年(也就是18年)和今年的鲜明对比。去年买股的人寥寥无几,今年市场热了,大家高呼进场的人多了很多,看看新股民开户数字就可以知道。
一个趋势市,群体大致经过如下心理过程(参考P240)。牛市早期,“事后偏见和后悔”—图形买进信号,“代表性效应”,“开始晒收益”—自我确认,“媒体推波助澜”—牛市纵深,“股神、股评横空出世”、“流动性增加”—疯狂期,舆论沸腾,死空转多—逆转。熊市发生过程刚好和上述过程相反。
2.逆转市心理。有一句话,挺有启发。疯狂过程是集体发生的,而清醒过程却是一个个发生的。太经典了。
第十篇,领先一步。
书中列举了一些在证券市场能让我们“毁灭”的一些行为,记起了芒格的忠告,“如果知道我会在哪里跌倒,我坚决不去那个地方”。
1.在低流动性市场中,始终炒作。摩擦成本实在太高。
2.把决策奠基于小道消息,比如流言、谣传、熟人乃至司机。
3.高度重视自己喜欢的信息。
4.曲解信息,为自己的行为找证明。
5.大家都在买进你也买进,并且在崩溃时才卖出。
6.从不空仓,一根筋做死多。死空同样如此。
7.在交易时间,依据价格变动,临时起意,仓促买卖。
8.没有风险应对措施。
9.因为一点小盈利,而卖出长期仓位。
10.一旦亏损,短期仓位变长期仓位。
11.市场好的时候保守,市场坏的时候激进。
12.只有一个策略包打天下,刻舟求剑。
13.基于价格而非事实作决策。
14.忘记了市场是最难战胜的,没有敬畏心。
15.孤立的看待每一项投资活动,没有体系。
阅读本书还有其它一些启发。
第一、在金融博弈领域,专业重要,心理学也很重要。专业解决认知层面的问题,而心理却直接和行为有关。专业可学,心理要修。所以,对投资而言,专业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克服心理障碍。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否则全世界的财富将会被金融专业人士所独占。
第二、关于技术图形和心理结合的一些体会。现在基本不看日线,只看周线和月线,也不看指标,甚至均线也不看,但会看价格和成交量。如下是个人认为的技术图形四个基本原则:
1.K线图反应价格波动,背后其实是心理波动。尤其是一些经典图形,背后有很强的心理波动效应。比如箱体,W底等等。人性不变,图形类似。
2.成交量反应资金面波动,任何成交量代表都是心理分歧。成交量大代表大家分歧大、参与度高,成交量小说明大家分歧小、参与度小。成交量大和小都有意义。
成交量必须结合价格看才有参考意义。任何一个完整走势,都有低位放量、低位地量、高位地量、高位天量的过程。
3.指数的技术图形比个股的技术图形更具参考价值,因为个股操纵的难度低,指数操纵难度高,主要是资金量要大。
4.一般的价格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但是极端价格(一定时期中最高价和最低价)具有参考价值。
0
@yufan754696 不客气,分享就是力量。
我也是看国外名家和少数国内高手的东西入道的,这不得谢谢那些国外名家的无私分享啊。 所以,要把这种正能量传承下去。
0
明远A:
卖出中签转债,长青转2,价格140.75元,共10张。盈利400元,“大肉”啦。
账户当前净值2.98元,向3字头进军,快迈向第二个里程碑了。
0
感谢楼主,已上路。
1
可转债投资的要点
今年可转债大热,可转债打新如火如荼进行中。一些网友有时候会问可转债是什么回事,在这里,写一篇帖子作为统一回答(内容后续会有所更新,请注意文中描黑加粗的字,是关键词,有助于快速理解可转债)
其实,介绍可转债的帖子网上有很多。我在这里再写一篇,不过是综合各家观点而已,算是狗尾续貂吧,嘿嘿。介绍几个专注可转债的网友或网*站。
一、参考书《可转债投资魔法书》,作者:安道全。
二、一个比较好用的网站“集*思*录”,有很多实时数据和讨论,还有投资策略。
三、几个转债大咖的帖子可以参考。“饕餮海”、“优美”、“宁远投资号”。
可转债是什么东西呢?把握如下特征可有一个大致了解。
一、公司在那种情况下选择发行转债?
举个例子,比如A上市公司,股价10元,要上一个新项目,还缺100万资金,怎么办呢?要么找人借100万(发行债券),要么找人合伙投资100万(增发股票)。如果这两种方案都行不通呢?你发行债券,人家怕你还不起钱;你发行股票,人家不太看好你的生意。在这种情况,需要公司给出更多优惠条件“诱惑”,方能搞到这100万。
上市公司A心生一计,发行可转债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向市场发行1万张可转债,每张100元,利息每年假定为1%(转债利息,这么低啊?莫急,看了下文“看涨期权”处,自然会明白转债利息低的原因)。有人问,这依然不是借钱么(发行债券),刚才说了借钱行不通,自相矛盾,差评。
且慢,上市公司说,给你再附加一个优惠条件:每张100元债券可以在半年后(转股期)以10元的价格(转股价)转换成10股股票。这个条件有何好处?这涉及可转债第二个特征。
二、可转债既是债券,也是股票。
上述约定10元的价格转股的权利其实是一张看涨期权,有两个盈利的可能:
(一)转股差价。假设半年后,市场走好,股价变成12元,按照转股价10元的约定,1张100元的转债换成10股股票,每股赚两元,每张转债共盈利20元,比利息高多了。所以,转债在市场看好的时候,即股票价格高于转股价,转债持有人转换成股票,可获得市场上涨的股票差价,这个时候转债偏股性。看到了吧,可转债利息低的原因就在这里,这是重要原因。
(二)吃利息。假设半年后,市场走熊,股价变成8元,低于转股价10元。持有人可以选择继续持有可转债,安安心心的吃利息。这个时候可转债大致会按照债券价格定位,一般会低于100元一张,比如每张转债为98元(转债价格)。只要公司不破产,可转债不会跌到哪里去,因为有个债底(即按债券机制定价,恕我不解释了,找度娘可以解决)。我们知道,债券波动比股票波动小很多。股市下跌情况下,可转债偏债性,可以当成债券。
可见,无论牛熊,可转债都可以赚到钱,甚至还有可能“大赚”,这种优惠是不是好得不要不要的呢?
因而,可转债兼具两种性质,股价跌的时候偏向债券(债性),股价涨的时候偏向股票(股性)。所以可转债既是股票也是债券。
这么好啊,难怪A公司在借不到钱(发行债券),也找不到人合伙投资(增发股票),发可转债是个折衷方案,因为这给投资人一种灵活性:
股市向好的时候,债转股,摇身一变成为投资人。对公司而言,实际上就是增发股票成功。股市看跌的时候,持有转债不动,继续吃点低利息,对公司而言,发行债券成功。不管怎么样,公司发行新项目要的100万成功从市场上“忽悠”到了。
有人问,要是股价长期低于转股价10元呢?投资者甘愿吃1%的低利息,一直到期?一般而言,可转债期限是6年(存续期),连续吃六年的低利息那就大亏了。为此,可转债还有一些保护投资者的措施。一句话,都是为了尽快转股。
三、可转债的友好条款。
第一个是回售。可转债发行的时候,通常会有一个回售条款,一般在第四年发生。如果可转债对应公司的股价持续20天(日期不固定)低于转股价10元的80%(不固定),公司必须要出现金以每张100元(价格可高于100元)再加当期利息赎回转债。有的人要问,这不是还是什么都没赚到么?
且慢,在股价低于转股价的时候,转债价格一般是低于100元的。你看,如果你是90元买到的可转债呢?岂不是赚到了?这一招叫做博回售。利好。
另一个是下修转股价。在转股期间,公司大股东有权利开股东大会,下调转股价。如上,假设股价在8元附近,眼看快要回售了。这对公司而言,意味着欠债要还钱了。一般而言,公司是不愿意还钱的,公司多数是缺钱啊。那怎么办呢?公司可以下修转股价,开个股东临时大会(一般都会通过,散户一般不齐心的),把转股价下调到8元啊。哈哈。这就不要回售了吧。这一招叫做博下修转股价。利好。
那么公司为什么要要下调转股价呢?这就是可转债投资的另一特点。
四、尽快促进转股原则(也称为赖账原则)。
对公司而言,多数是缺钱的,能不还账就不还账啊。这100万转债怎么办呢?若是不转股,到期要拿出100万来还债?若是都转股了,债权人变成投资人,公司可以来个华丽变身,把发行债券这种行为变换成了增发股票这种行为,筹集到资金,还不用还账。因而,公司总是倾向于尽快促成投资人把债券换成股票。为此,公司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回售或到期还债的窘境,会及时下修转股价的。
另一方面,若市场走好,公司会配合市场放出利好消息,促进股价高涨,这样投资者有利可图,就会及时转股的,获得转股差价。
有人会问,股价高涨,投资者不可以再等等,等股价更高了再转股哦?公司可不答应。因为一般的可转债都会有规定,比如,假设股价已经13元,并且连续20日(不固定)高于转股价30%,公司会规定转债持有人必须要转股,否则按成本100元每张收回(其实这个时候可转债的价值应当是130元了,称为转股价值),这种条款就叫作强赎。那么13元就叫作强赎价。
强赎有什么好处呢?公司促进你早日转股,不但不要还债了,连利息也可以少还几年了。所以,对公司而言,投资者把可转债转换成股票越快越好。而投资者可以尽快获得转股差价盈利。双赢。
五、可转债的极限情况。
(一)牢底坐穿。也就是持有到期,没有促成强赎。这种情况很少,绝大多数可转债都提前转股。投资者赚到了转股差价,公司低息筹集到了资金,皆大欢喜。最差结果:吃息,很低。
(二)触发回售。比如当前格力转债,就是不下调转股价,这是很“流氓”的。可能是公司经营状况好转,不缺钱了,它自身的股权值钱了。下修转股价相当于低价增发,有“贱卖股权”嫌疑,大股东不干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最差结果:吃息,很低。
(三)公司破产,血本无归。目前没有发生。可转债的公司一般质地不太差,至少有盈利,其安全性按照顺序:发行股票-债券-可转债。虽然发转债的公司质地不会太好(“缺钱”、“赖账”、“贱卖股权”),但上市公司信息透露相对透明。
(四)快速触发强赎。皆大欢喜,公司筹集到资金,投资者一般会有30%的利润(为什么?参看强赎价和强赎)。
六、可转债下有保底,上不封顶。
如前所述,在非极限情况(破产)下,(参与打新,买入价低于100元,或者略高于100元),可转债投资是稳赚不赔的,至少可以吃点利息。在情况好的情况下,持有到强赎,至少会有30%的利润。如果在强赎期间内,股价涨幅远高于转股价30%,则可以盈利更多。
七、可转债的几种常规玩法。
(一)打新。这是一种免费福利。中签后等待转债上市(一般30天左右),可以开盘就卖出,也可以有选择性的持有到强赎。这要视可转债背后公司的质地而定。当下一签1000元成本,平均盈利约150元。今年还没有破发的案例,去年则比较多。因为今年市场上涨,转债偏股性。
(二)可转债筛选顺序。
推荐一种保守的投资方式,一般而言要持有到强赎或者到期。按照如下几个原则,按重要性排序:
1.公司质地,财务数据健康,没有破产风险,股价处于低位,未来几年大概率会上涨。
2.到期收益率要为正。举个例子,假设转债价格(市场价格)98元(转债面值100元,为什么会低呢?一定是股价低于转股价啦),还有3年到期,每年约定1%利息。则到期收益率=[(面值100 - 转债价格98)+1%乘以3] 除以3年=1.67%。在这个例子中,如果转债价格是110元,则到期收益率就是负数了。到期收益率=[(面值100-转债价格110)+1%乘以3] 除以3年= -2.3%。这意味着转债买入价不能太高,安道全设置了三条线:最高110元;100元;低于100元(这种转债只要公司质地尚可,没有倒闭危险,就可以稳赚不陪)。
3.溢价率不要太高。溢价率=(转债价格除以转股价值-1)乘以100%。转股价值是什么?假设股价11元,转股价10元,则这个转债的转股价值=(股价11元除以转股价10元)乘以100=110元。如果转债价格是120元,则溢价率=(转债价格120元除以转股价值110元-1)乘以100%=9%。为什么会有溢价率呢?因为这个稍高的价格包含一个看涨期权和一个债底。一般而言,转债溢价总是有的,10%的溢价是常态。很少有折价的,这时套利大军会出现。
总之,溢价率越低的转债,进攻性越强。反之,溢价率很高的转债,比如超过100%,这种转债基本上是纯债的特质了,比如辉丰转债,模塑转债,具有很强的防守性。
4.股价弹性大。弹性大、股性活,适合高手波段操作。一般而言,意味着转债容易触发强赎,或出现低于100元的转债,这是低吸的机会(吃息,博下修转股价等等,高抛低吸)。
(三)可转债轮动。
持有一揽子转债,适度分散,卖出价格高的,买进价格低的。这个需要点技术含量。不做详细介绍。其它还有很多玩法,最典型的是套利。
(四)嫌直接研究可转债麻烦的,可以直接投资可转债基金。推荐老牌“兴全可转债基金”。
八、结论。
可转债进可攻(股性),退可守(债性)。下有保底,上不封顶。总体而言是一种低风险、收益可观的投资品种。
可转债在大方向上,投资者和公司是站在同一条战壕上。公司缺钱,希望你尽快转股,各种配合(下修转股价,回售,发布利好等待呢个)。公司大股东为着我们的利益“操碎了心”。投资者在尽快转股情况下,可以博取转股差价,还有利息。但是,对原有小股东是不太友好的,比如“贱卖股权”,呵呵。
特别提醒:可转债和可交换债是两种差别很大的品种,可转债相当于公司增发,而可交换债相当于公司减持。投资可交换债的,自己照下镜子,和公司大股东不一条心是什么结果,哈哈。所以本人不建议新手参与可交换债。我自己会有甄别的参与可交换债。呵呵
可转债投资,在承担较少的风险情况下,可以博取较好的收益。符合低风险高收益博弈原则。个人自2014年起,玩了好几年,感觉很好。今年转债开闸,市场上可转债很多,加强研究,不断淘金,实在是大有可为。
但是,可转债也是一种“次品”,这是对优质债券和优质股票而言。论利息不如债券(担心安全性,不如买国债呢),论股性不如股票(真的看好股票上涨,为什么不买股呢)。对于激进型投资者,不上不下的,实在是缺陷重重哦。无论怎样,对保守型投资者是很好的品种,很符合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