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
@杂草精神 的贴了《爱人问我买房的意义是什么? 》。这也正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看完了3页跟帖,也收藏了帖子。
小学时,父母为了我的未来,带我来到上海,也注定给在生活压力方面,选择了HARD模式。
当时95年初到上海,几乎一无所有,租住在他们学校操场后面的楼房里。一间十几平的房间,用柜子和帘子隔成两间,就有了客厅和卧室。洗澡用大盆在客厅冲洗,厨房和卫生间公用。在那里的两年物质条件差,但也不缺什么。邻居都是爸妈同事,也都是外地刚来上海,关系融洽,经常串门。
唯一的问题是,我身边没有同龄伙伴,经常在操场的沙坑堆沙子,一玩就是一下午,也不用跟人说话。一直到今天,我都能感到这种孤独。这种儿时的印记,永远无法抹去。
97年,镇上造了商品房,有一排是教师公房,价格有折扣。70多平米的两房,总价7万多。但即使这样,父母依然没有能力购买。但他们一咬牙问亲朋借了几千元,凑足一万多元,付了首付。接下来几年里,父母亲经常在外面给人补课,自食其力,省吃俭用,三年多就还完了贷款和借款。住在那的几年,应该是我最单纯最快乐的几年。我在小学成绩很好,讨老师喜欢,学不费力,跟同学整天玩,没烦恼。小区里住了几个最好的玩伴。家里有了阳台,可以在上边养文竹。
但有了自家的房子,那种孤独感并没有消失。上海的学校抓的紧,父母回家总是比我晚,于是我脖子上总是挂着钥匙,放学一个人回家,买一块钱香酥鸡,做作业,等父母。周末,父亲外出补课,母亲带我的时间多。最开心的时候,是父亲骑着凤凰28自行车,我坐在前边杠上,母亲坐在后边座位上,一起出门。父亲一直有凤凰28自行车情节,一直到现在骑的,都是从修车师傅那买的二手凤凰。而我,也很怀念。
02年,我要升初中了,为了我的教育,父母辞职,转去市里的重点中学。于是我们又开始租房了。小区是为拆迁户建造的,房子是毛坯房。学费、房租、各种开销都不便宜,但父母还是为我请了小提琴老师,送我去跟外教学口语,让我在教育条件上不落后我的同学。
这一年多过得很累,家住浦东,学校在浦西,一小时公交车程。有一回公交上,我靠着父亲肩膀睡觉流口水了,他一直用手接着,到我睡醒已经是一手的口水。班上同学都在浦西,于是周末的下午,我通常都是在小区边上的野球场上度过。说实话,这个重点中学读的并不开心。
03年,或许你已经猜到了,父母一咬牙,又买了新房。一百零几平的两房,总价42万,首付8万,父母东拼西凑借齐了钱。那一年父亲总是夹着个公文包,各大楼盘跑,经常不是太大就是太贵,然后父亲总是很气派的跟楼盘的销售说:太小了。这个梗一直比我妈说到今天。那时感觉一百平的房简直太大,第一次见到飘窗,第一次家门口有乘电梯。房子大了,父母节俭的惯从来没变过,5年就还完了贷款。
老一辈的观念是不喜欢负债的,他们几乎是赚到点钱,就惦记着先换贷款。这样的居民,根本不用信用体系来监督。说实话,他们买房时的果断和大胆,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具有的。但另一方面,这种负债感让他们活的很累。我整个中学时代,最大的梦想就是有辆山地车。父母不止一次答应我,期末考的好就买,但这个愿望从未实现。我的山地车总是二手的。
上大学后,我也渐渐理解了他们当年的处境。14年12月,股票赚了第一个一百万,却也不知买什么,今年一月,我带着父亲,去买了两辆自行车,一辆公里,一辆山地。虽然父亲骑得不多,但对我来说这算是了了一个心结。显然,父亲更惯骑他的凤凰28。
15年,也许是父母为我修的福报,从股市赚到了第一桶金。父母是本分人,都不炒股。母亲知道炒股赚的,终究是浮财,总会要我转出一些盈利,存在他们那。父母其实一直在为我看房,但总是在一定价格范围内选择,毕竟那是我还没赚那么多。后来知道我有所收获了,便开始建议我买房,看的房子也更大更贵了。但我正在上升期,一下少那么多本金,总是不甘心。
直到最近,因为我的错误操作,导致了一次一百多万的巨幅回撤,也就有了本文的开头,我也开始思考买房的意义了。
对我而言,买房首先就意味着,现金转变成房产。我的资产几乎是100%来自于股市。我有个叔叔,是个有所成就的律师,合伙开了事务所,又合伙经营一个工厂,但他不炒股,他坚信股市所得是浮财。当时听了他的观点,我内心很震撼。这次大幅回撤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浮财。
其次,买房是为了让父母安心。传统的中国家庭,孩子成家了,是要继承祖屋的。所谓成家立业,不管你要干多大事业、或者云游多少国家,成家总是都是优先度更高的,那么一套房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传统的中国父母,总是希望能给孩子准备一处房产,或者至少帮助他们买房。
说到底,租房或买房,都有其优点。买与不买,什么时候买,终究是要考虑自己的现状。我的父母本分传统,一辈子为孩子照想,于是我的居住问题变成了他们的负担。虽然现在我在经济上能独立了,但比起周游列国、购置名牌,我更希望早点卸下他们为儿买房的负担。前几天我提出本金三百万转给父母,至此共转给他们五百万,下定决心买房。
想着这些现金,未来会变成实实在在,看得见用的着的东西,而不是浮动的数字,最近心情莫名的放松。虽然本金少了很多,但毕竟我还年轻,未来的机会无数。经过了这些思考,未来我也会经常提出盈利,确保它不是“浮”的。
无论如何,关于买房,每个人有自己的意义。只是这个问题的背后,大家的故事总有共同点。细想起来,五味杂成。
由于之前的回撤,我目前主要空仓休息。9月只做过一笔。下周看大盘选择方向,向上的话,短线参与一下,然后继续空仓等待。向下的话,按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