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反弹,我为什么不着急建仓?

15-09-05 10:36 10787次浏览
一叶即知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吴君


大跌的市场中,私募的真实一面,往往成为市场的一个缩影。一位多年的私募基金经理,从他的视角来看这次大跌,和大跌中他、他的私募朋友圈。下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提炼要点,以第一人称重新撰写,以求最真实反映私募在大跌中的故事。


好多私募都说,“我一想起来从6月15号到现在,就跟做噩梦一样,天天亏钱,想出出不来。好不容易把仓位砍掉出来了,随后一出政策,哗得又进了,进去以后又开始砍仓……”

今年私募圈里,凡是做主观交易的,基本上都没做好,就连优秀的私募也无法幸免。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高手,在同一年里出现大幅亏损。这次下跌,将使私募行业面临洗牌。



第一轮大跌(5000点到3500点):看6月15日的资金账面,哭的心都有

6月15日,大盘从5000点以上开始下跌。我周围好多私募,做股票的、做股指的,看到亏损到本金,都在4500点砍仓出来。但国家一出政策利好,就觉得或许只是牛市中的回调,就又钻进去了。因为现在管理着超过一亿以上资产的私募,基本上都得依靠基本面分析,再靠技术分析就太天真了。但结果我们都傻眼了。

暴跌刚开始,跌百分之十几私募能够承受住。当时大家仓位都比较重,基本上没有低于五成的,有些股票型的甚至八成仓位,跌10%就亏8%,跌25%就清盘。大多数刚咬牙砍仓,国家说救市又进去了,产品还没缓过劲,又跌了好多。我们有时都不敢想,看6月15日的资金账面,再看现在的资金账面,哭的心都有。

在风控方面,一开始我们采用股指期货做对冲,大概会有10%做股指锁仓,但后面股指期货没法做了,就把仓位直接减了。

前两天统计,网上传的私募今年发了2000多只产品,已经清盘的有800只,而这个数据还没有计算新一轮行情的下跌,因为公布数据需要时间。这一轮从4000点跌到3000点,又不知道怎么样了。

我和某券商托管部比较熟,他们托管有将近300多只产品,7月中旬时,他们说,“近期产品清盘都忙不过来,你就别想叫客户赎回了。”



反弹和箱体震荡(3500与4000点之间):买的股票基本没涨

当时私募“为国接盘”,满仓买入。我们也在3300-3400点买股指5%仓位,股票15%,但是没敢加狠。结果,股指我们赚了600点,但是股票没赚到钱。

我们买的都是中盘股,一些业绩稍微不错一点的股票,因为我们也怕跌,不敢买烂股票。但是没想到这轮涨起来的就是一些垃圾股,就像“王的女人”,都是游资炒作的。我们买的股票基本没涨。

市场从3300点到4000点是反弹了,但私募原来1亿资产,现在亏得只剩9千万,谁还敢大幅加仓?我周边的私募都不敢加仓,怕万一错了,产品就可能清盘,所以最多维持20~30%的仓位。

私募都是在盈利的时候敢加仓,越盈利仓位越重,越亏损仓位越轻。如果净值都亏损到0.9、0.85,就算认为3300点是底部,也不敢胡乱加仓,因为如果大盘再跌100点,就被清盘了。

市场第一波反弹到4000,我们就把仓位降得很低,基本上没有操作。因为技术形态很明显,指数一到4000点难以突破,在4000点形成很大的压力区域。

私募圈里基本在反弹没怎么加仓,因为亏了,明年募集资金就很难。年初我一个月募集一个多亿,但是现在募集3000万都是天大的难事。



破位和继续下行(3500到3000点及以下):3500点以下无人接盘

市场破位,人民币贬值只是导火索,主因是没有人接盘了,国家队不接谁都不敢接了。

我们当时也认为市场是箱体震荡,因为国家队既然接盘了,从理论上来说,不可能再往下打了。结果市场一破3500点,我们就没底了。之前在3500点以上我们还敢接一点点,做做波段,一破3500就无人敢接了,而现在破3000点,基本上没人敢碰股票了,都是回避状态,因为觉得现在已经不是牛市了。

3500点,悲观的人,可能不去买了,接盘的人就少了;还有心存幻想的人,在3500点接盘,接完之后破3500点,就变成做空的力量了,因为要被迫减仓,不然就会被清盘。现在对于私募来说,活着是最重要的。

原来很多“受伤盘”净值在0.85~0.9,三天又下跌十几个点,是在伤口上又撒了把盐,私募到了清盘止损线,被迫卖股票、减仓位,导致市场惯性下跌。

市场破了3500点,私募基本上都把仓位清了,到现在也没人敢接。现在有些私募也买,但都是超短线,一个急跌买进去,第二天冲高又跑了。

5000点到4000点,市场跌20%,4000点再跌1000点,跌25%,4000点这轮跌幅会比5000点的更大,所以我想从9月中旬又会爆出一大批私募清盘数据。今年发行2000只私募,清盘了800只,我估计这轮行情又会清盘400-500只,甚至更大数字。



再次反弹(3000点以下到3200,或者更高?):先别急着建仓

这两天市场又反弹了300点左右,说实话跌1000点反弹30%很正常。股票市场一日顶千日底,我认为探底还将持续。市场人气、资金流向在那摆着,不可能那么快好起来。现在市场不确定是不是底部区域,未来需要反复探底。

前两天破3000点时,我们都在加仓,20~30%的仓位,周五乘着反弹卖掉了。现在都是短线的操作,谁也不敢看长线。看好的股票,操作按震荡,一跌就买,涨起来就卖,而且是急跌逆势买,涨起来逆势卖。

周五反弹我没买股票,可能要等二次探底时再建仓。但也有些私募认为股票有价值,已经开始建一部分仓位了,边建边看,毕竟很难确定是否是底部。

后面股市会进入漫长的调整期,有可能在2500点到4000点之间宽幅震荡。所以先别急着建仓,要建长线,至少等半年以后再说。




私募大佬上半年持股大曝光

随着中报落下帷幕,部分阳光私募的持股也随之浮出水面。其中私募大佬徐翔和王亚伟的持股动向尤为引人关注。
  
数据显示,阳光私募持股总市值最大的5只股分别是长江电力、云南白药、新华保险、歌尔声学、一汽轿车,其中长江电力和云南白药被裘国根的重阳投资重仓持有,重阳多只产品合计持有长江电力3.43亿股。
  
如果按持股比例计算,私募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5只个股分别是华通医药、节能风电、山西焦化、派思股份、北特科技。
  
前公募一哥王亚伟旗下的千合资本在二季度末先后重仓了司尔特、置信电气、南京化纤、廊坊发展、渤海轮渡、吉峰农机等,此前一季度重仓的中国联通、燕京啤酒、启明信息等个股则被清仓,可谓是进行了大换血。
  
值得一提的是,王亚伟对次新股似乎情有独钟。暴风科技中报显示,千合紫荆1号持股数为128.28万股,位列其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此外,苏试试验二季度获得了王亚伟旗下两只产品大举买入,其中千合紫荆1号、昀沣集合信托合计在二季度买入了151.03万股。此外,王亚伟旗下的昀沣集合信托还持有浩丰科技53.11万股,占比5.16%;昀沣3号持有该股42.30万股,占比4.11%。不过,上述个股三季度以来均大跌,其中暴风科技暴跌七成多。
  
私募一哥徐翔执掌的泽熙投资现身多只个股中报,分别是东方金钰、粤电力A、德豪润达、康强电子、先锋新材、东方航空、江苏有线等,其中泽熙1期中报持有东方金钰883万股,泽熙6期持有粤电力3776.92万股,持有德豪润达497.08万股,持有康强电子1031万股。不过,东方金钰7月31日披露的十大股东名单上,已经看不到泽熙1期的身影。
此外,徐翔清仓多只个股,杭电股份中报显示,一季度末重仓50.62万股的泽熙6期已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曾经在一季度末位列海源机械第六大流通股股东的泽熙7期二季度也已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
  
次新股日机密封在二季度获得老牌私募民森投资押宝。日机密封中报显示,蔡明旗下的民森投资在二季度买入40万股,赫然成为该股第一大股东。此外,民森投资上半年还持有西泵股份76.38万股,此外民森投资旗下两个产品分别持有924.86万股和191.67万股。
  
值得关注的是,二季度淡水泉和穗富投资两大知名私募均对其一季度的重仓股进行了增持。其中,淡水泉在二季度增持了海大集团和歌尔声学,穗富投资则对天润乳业和鞍重股份进一步加仓。孙建冬的鸿道投资二季度大举建仓*ST国通,旗下睿远鸿道5期和鸿道1期合计买入332.46万股,分列该公司第五、第六大股东。
打开淘股吧APP
16
评论(2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渡口

15-09-05 15:03

1
这是一个近三十年来似乎从未出现过的信号: 你靠着自己的知识与本领,在一个公平公开的市场上赚钱,这是有罪的。
为什么说散户可悲呢?在被各种内幕交易和坐庄坑害了十几年以后,还在为真正恶意操纵市场的行为叫好,真是令人泪流满面。

————顶这两句
Peroo123

15-09-05 11:39

1
股民只要对自己有利的都会欢呼,才不管你是不是操纵,甚至这些操纵是之前的自己所痛恨的。
一叶即知秋

15-09-05 11:08

1
阿里巴巴遭投资者抛弃 股价连跌三个月[淘股吧]
事实证明,投资者对于阿里巴巴的判断是正确的:在中国转型过程中,没有哪家公司比阿里巴巴更处于前沿阵地。而这只是问题的开始。
阿里巴巴的股价出现下滑。而与此一道,许多中国中产阶级开始变卖房产、推迟婚礼、取消休假、终止汽车订单、剪碎信用卡,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对于上千万的大陆居民来说,也许这是他们第一次遭遇熊市。一个名叫“安全度过经济危机指南”的社交媒体app也在他们当中风靡开来。曾经,在许多年龄低于50岁的中国民众的认知里,中国经济的年增速至少有10%,而股市崩溃和经济衰退只是西方的弊病,中国没有。
在经济困境下,阿里巴巴的股票市值和普通民众的财富一道出现下降。去年九月,阿里巴巴以68美元/股的价格开始首次公开募股,随后股价飙涨75%。而今年,其美国存托凭证价格则连续三个月下滑,跌至66.12美元/股,8月累计跌幅达16%。如果有人怀疑说,哪怕上海股市崩盘,中国也不会遭遇负的财富效应,那他一定没有看阿里巴巴的数字。相较去年的首次公开募股价格,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蒸发了650亿美元。

阿里巴巴股价
而事情还有可能变得更糟——无论是针对中国经济,还是马云的投资者。从去年11月起,中国一共实行了五轮降息,而这没能提振工厂的生产活动。此时的中国实体经济,正处于三年来最疲软的时期。中国官方发布的8月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7,证实了外界对中国牛市的最大担忧: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都在随上证综指一同走低。
传统的观点是,很少有内地居民对股市感到焦虑。但这种观点的前提是哪怕各项制度不健全,个体都是理性人。专家们说,上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也经历了类似情况。但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飙升带来了所谓财富效应,这显著提振了美国家庭的信心。而当科技股泡沫破灭时,民众的信心也一落千丈。
这种历史变幻,对于中国而言则更为真实。几个月来,中国政府在把全部心思放在救市上,现在看来,他们似乎打算放弃了。随着股市一蹶不振,以及国内生产总量下滑,消费者开始推迟不必要的花销。婴儿尿片、杂货还是要买的,但新款智能手机、手提包或者电影票则省了。大规模勒紧裤腰带还在后面。
政策制定者正在着手应对可能出现的后果。瑞银(UBS)经济学家汪涛在7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居民的大规模投资遭遇损失,会导致显著的负财富效应,而这会损害消费,并引起民众的怨气。而政府如何应对这一切,则非常值得观察。曾几何时,我们看到政府如何引导银行购买股票,如何关闭一半市场,如何放松对融券交易的限制措施,如何暂停IPO,如何让股票投机者推高抵押房屋的价格。你可以把这称为强大的政府为稳定市场而做出的努力,但它的真正面目却是——绝望。
时至9月,我们看到一切努力都只是徒劳。王涛说,尽管政策层面出台了很多措施,但风险偏好仍然向下。
政府从2014年8月起,就开始通过一系列手段鼓励普通民众购买股市。中国希望通过提振股市,来帮助企业减低债务负担。但相反,资产泡沫化这个恶魔出现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民众开始意识到,这次经济困境已经超出了管控能力,市场情绪一定会一落千丈。
中国内地的邻近经济体也遭遇了类似困境。受中国赌客大幅减少的影响,上季度澳门GDP暴跌26.4%。韩国8月出口量也下跌14.7%,创下2009年以来最大跌幅。摩根士坦利把对日本经济2015年的预期,从1%下调至0.5%。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行长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昨天警告说,市场的下行风险与中国不无关联。
阿里巴巴的总市值高达1660亿美元,比许多国家的全年经济总产值还多。马云几乎可以买下越南或者新西兰。到现在为止,投资者仍陶醉于阿里巴巴的规模和业务广度——它旗下拥有中国版亚马逊、PayPal、易趣(eBay),并提供经纪服务、旅行社和房地产业务。阿里巴巴在互联网上,为中国的6.5亿网民建立起一个一站式商店,并将触角伸展之你能想到到每一个行业。至少,马云的季度GDP报告不错。但此时,阿里巴巴也亮起了警示标识。(克克)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