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
豫湘桂会战是一场规模、跨度都很大的会战,首先爆发的是豫中会战。日军为了进攻河南中部的中国军队防区,冈村宁次指挥的华北派遣军第总计集结了第12军的3个师团和一个骑兵旅团(第62、第110师团及机动力强的战车第3师团、骑兵第4旅团)担任豫中会战的主攻军队。
有鉴于河南境内大片平原地区适合机械化部队进攻,日军准备了大批机械化部队投入作战。
豫中会战爆发前,汤恩伯军在河南军纪非常败坏,其本人更是极度腐败,时人称水旱蝗汤。
而早在1944年初,中国军队发现日军在修复郑州大桥,就开始怀疑日军将有南下进攻的态势,于是汤恩伯指挥的4个集团军沿黄河南岸开始部署,总体是河防一线部署一个集团军,主力集中在许昌附近。
4月19日,日军第110、第62师由郑州黄河铁桥南端向第28集团军第85军邙山头阵地发起攻击。突破阵地后,至23日相继攻陷郑州、新郑、尉氏、汜水、密县,可以说进攻速度令中日双方都感到吃惊——日军惊诧于国军的不堪一击,国军则是惊诧于日军在眼见胜利即将来临,日军看似奄奄一息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发动这么高效率的进攻。短短5天时间,河防一线像是纸糊一样被迅速捅烂。
25日,日军第13集团军以2个旅由安徽正阳关、凤台攻向阜阳,这是一次佯攻,主要是做出进攻安徽的姿态,让东面的中国军队不敢支援。而助力方向,30日,日军第12集团军以3个师又2个旅向许昌发起攻击。守城的新编第29师抗击至5月1日失守,许昌也算是豫中会战中抵抗最为激烈的战斗——仅仅坚持了两天,这座豫中重镇交通线即告陷落。
许昌陷落,可以说中国军队在河南的防线几乎瘫痪,占据交通
枢纽的日军此时以第27师团南下,主力西转进攻洛阳,9日,从许昌南下的第27师团与由河南南面信阳北上的日军部队在确山会师,打通平汉铁路南段。而洛阳方面,18日,日军第63师团一部攻破洛阳,中国军队依托崤函古道的天险才勉强遏制了日军攻势。
至此,日军西面攻陷洛阳,南向打通了平汉铁路,与华中派遣军在河南南面建立起联系,豫中会战日军以大胜收场。第一战区在此次战役中伤亡官佐817员、士兵18327人,日军伤亡4000人;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统计,日军伤亡3350人,中国军队阵亡32290人,被俘7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