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明日宇航,打造航空航天大时代中的明日之星
05-18 07:56 来源:
方正证券
我们近期对航空航天结构件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广泛调研,强烈看好明日宇航的发展。
明日宇航在航空航天结构件领域实现全产品线覆盖,不二产品,发展势头迅猛;民营军工企业,公司具备强大的技术、人才、规模和机制优势,鲜有匹敌;与航空航天主要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必将伴随航空航天产业乃至于军工行业的大发展快速成长;此后经年,明日宇航还会持续获得政府大力支持,可能会向上游和周边延伸,向打造产业王国迈进。强烈推荐买入
新研股份。
收购背景交代:2014年4月,公司公布收购预案。拟以现金+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收购明日宇航100%股权。其中现金支付4.2亿元,向明日宇航股东发行3.05亿股,发行价为10.54元/股,合计36.4亿元。同时,拟向周卫华、吴洋、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非公开发行股份配套融资9.84亿元。其中,4.2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剩余不超过5.6亿元用于补充标的公司流动资金,发行价为12.73元/股、不超7730万股、锁3年。合计发行股份大约在3.823亿股。
主要内容
1.飞行器零件制造是高技术、人才和资本密集度的产业
飞行器零件制造是综合多种学科的技术密集行业,涉及热成型、特种焊接、数控加工等多种先进制造技术,需要融合机械加工、材料科学、结构力学、数控技术、
信息技术等多门类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是最能代表航空航天制造水平的技术领域之一。
现代飞行器结构复杂,零件品种繁多,同时通常为小批量生产,因此无法采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整体结构设计是减轻重量和提高性能的主要途径,现代设计中整体结构件薄壁化、大型化特点突出,这使得变形控制极为关键。
结构零件尺寸向更大方向发展,结果是零件结构更加复杂,同时零件加工的尺寸精度反而提高,造成零件制造精度和制造难度大为提高,所以精确制造将是未来结构件数控加工的关键技术。
材料去除量大,切削加工效率问题突出。零件材料去除量一般都在90%以上,切削效率对生产周期和成本影响较大。
产品材料多样,已经从以前的铝合金独霸天下变成了铝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三分天下的局面,而且复合材料、钛合金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对加工工艺的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这对相关企业技术、人才和资本实力提出极高要求。在具体的工艺设计、仿真加工、数控编程、参数设置、设备调试等制造环节中,需要长期而大量的实验测试与数据采集作为基础。在研发环节中,企业需要具有对产品结构、材料特性、制造工艺等进行系列研究的能力,适应和推动新设计结构和新结构材料的应用与推广;在制造环节中,大量的空间复杂曲面至少需要高精度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才能够精确、高效地完成多种复杂的工艺操作,数控编程能力是瓶颈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