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什么是色,万事万物生为色;
什么是空,万事万物灭为空;
空不是无,空是相对色的变化状态。空是为了色,色是为了空。
例如
苹果是色,但苹果会腐烂消失,那么就出现了空。水是色,政法为气是空。植物是色,枯萎腐烂是空。动物是色,死亡是空。这些有生命的色一只在循环生灭,而这过程便是色空变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与色都不是永恒的,唯有变化的是永恒的。
色空是佛学对自然的万物生命的观察总结,人造物更是有着色空生灭变化,人类文明基础上的一切更是色空循环。
交易中的色与空,就好比行情的涨跌周期,不要执着任何色空,入世之法在于色空转换的辨别与把握。
生活中,生命有色空,生老病死。关系有色空,爱情亲情友情。物质有色空。车子房子票子。有自然周期转换,有外力作用转换。但要明白转换是必然的,心里要有准备那么当转换时心态上要安心接受。
空不是消极,恰恰有了空的认识,是为了更好的感受色的美妙。如果没有空只有色,那么空来的时候会更佳痛苦。空在的时候也是色的前提,有空才有色。可以理解为空是色变化的前提。
没有消极文化,都是误解悟读。
宇宙的智慧就是生命的智慧,万事万物不是在生长就是在消亡。消亡是为了新生,只是物种不同生命名
周期不同。人生要找的自己的精神生命力,然后不断的生长。生命的长度有限,宽度无限。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是养料,无畏无惧向死而生。佛陀也好,圣人也罢,也是要面对为人的一切苦难,只是心境不同感受不同而已。痛苦的对立面是快乐,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要接受痛苦。生命质量在于接受痛苦的心境与时长,不要排斥痛苦而是要正确的看待。
痛苦有真假,强弱。这里面的度要自己修,释迦摩尼,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每一个人经历的痛苦都比一般百姓要多很多。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自然法则。每个人所得到一切,必然会在某一时刻失去。最难的情关,亲情爱情得到的爱有多深与快乐,失去时同等的痛对冲。
佛学的随缘,即接受当下,自在即享受当下。好的坏的带着一颗体验的心境,除了肉体之苦,精神上都是痴的体现。悟道是开悟开智,认识万事万物。修行是明心见性,与万事万物更好的融合。用出世智慧入世,不代表一定会很好。只能是大概率会好!降低预期带着一切皆苦的心,那么生活的含糖量会变多!幸福是相对的,不是有什么是无什么,无病无灾就是福。知识道理没有任何力量,修行就是把道理转化成行为的过程,并从中受益。这就是修行的意义,人生无处不修行,无时无刻都是在修行,修行就在日常的点点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