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交易思维杂谈

23-06-15 11:00 24207次浏览
交易猿孙连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吾亦无他,惟手熟尔

识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打开淘股吧APP
40
评论(143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千亿泷

25-11-20 11:13

0
就是连板高度没有了。四板卒、或者三板卒,没有资金愿意做接力
千亿泷

25-11-20 11:10

0
谢谢老师点拨,每次听老师一席话,都有种恍然醒悟、醍醐灌顶的感觉,敬佩老师的这种大局观。
我有一个股友

25-11-19 23:35

0
连城哥,那个连板情绪冰点有什么特征,能教一下吗?
jay文

25-11-19 21:12

0
深度好文
交易猿孙连城

25-11-19 20:52

11
顺着市场阶段势能偏好做概率优势;

跟随的本质是让市场选择,不是主观的自我选择。

顺势的本质是尊重市场的势能势态,不是主观对抗市场的势能风格与自己的风格相悖。

什么叫势,就是一种事态突破了近期的规律。形成了新的势气并发散愈演愈烈,变成了一种阶段的风格势能。

如果连板投机的势能形成,到发散到疯狂一气呵成。

此消彼长,6月开始酝酿7月成势能,到8月的疯狂群魔乱舞。9月高位滞涨震荡盘整,10月迎来一波反抽做双顶(M顶),11月转势开始出了中继有新增订单及龙头加持,其他的大部分开始补跌进入下跌趋势。至此一个指数级别的趋势行情告一段落,趋势的势能在10月震荡结构中逐渐打散了人气,板块不在集体的表现趋势走势的形态结构特征。但依然有风格的活口载体!

7月海外科技线到细分产业链,8月全面开花NV链,国产算力产业链,芯片产业链,海外机器人产业链,存储,储能,锂电六氟等,8月9月基本是趋势主升统治者市场情绪资金,各种大屁股批量拉升涨停等。这里面自然也容纳了多元的投机资金,量化+游资+散户主流的投机资金。而进入10月短线博弈赚钱变得很难赚钱,但聚集的人气不会马上散去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逐渐让人反复确认的过程。

而这个时候对立面连板+低价+小市值+玄学等也开始尝试聚集人气成势的过程。大有算是前菜也算正常的每个月都会有的辨识度投机人气票,而平潭发展+海峡创新的超预期赚钱效应,确定了风格切换势能已成的信号,合富中国是点燃的市场的热情进入疯狂的阶段。这个疯狂和前面8月一样的进入趋势的疯狂阶段,计入一种反身性不断强化左脚踩右脚的阶段。就是市场发现了赚钱效应后尝试模仿,然后先模仿的人还真的赚到了大钱,会激发更多的加入模仿然后又赚到了大钱。一次比一次观望的人转为加入的时候,就进入了疯狂无厘头的阶段,火上浇油干柴烈火。势能一旦形成市场形成高度共识的一致性,在没有外力的干扰下是不会轻易的改变共识。而改变共识的唯一事实就是让这一共识翻转,大家共识的行为结果发生了翻转,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压制共识的有效性,直到形成新的共识去回避前一个共识。

势能是一种事态不是固定的形态,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一种势能。是动态多元的,如前面4板以下反包成势时赚钱效应很好,而这波是妖股节点反包赚钱效应很好,而中位4板反一下包板却走不出来持续性,如果前面赚钱了这波做低位继续做低位反包板,胜率赔率远低于高位抱团反包妖股的势能。如一短时间换手连板很好赚钱,而这波一字开板后面依然有20以上的空间,这些都是动态的阶段势能此消彼长的细分风格特征。

好的系统是对市场的势能进行判断,大势的判断风格的判断。预警信号确认信号,成势后第一时间参与其中是赚钱的本质。核心就是对赚钱效应的模仿。海峡创新形成了弹性套利的势能,后面的大部分方向弹性核心首板参与都给了20+大肉,参与消费启动的欢乐家,福建回流的中富通,潜伏了国安达。AI应用的宣亚国际,AI电力的中能电气,黄琳的清水源首板没研究逻辑也没参与到,如果逻辑清晰的话依然是可以大胆参与的。VC华盛也没参与到,做了富祥的分歧低吸(华盛与海科都异动了没空间自己继续做富祥是唯一选择)次日给了大幅拉升盘中一度模板。

连板的就更不用说了,随便买随便赚,反到是研究多了容易自我设限。连板做了摩恩 东百,妖股反抽平潭 大有 首开。

宏观的观察势能的聚散,再围观的参与势能聚集的地方,验证反馈重复直到出现负反馈,开始留心旧势能的对立面是否成势。此消彼长中的转换关系,所以要有试错确认加码的渐进式结构化验证体系。

切记执着于一种势能载体,而势已经散去确依然执着曾经的辉煌大势。
千亿泷

25-11-12 20:37

0
受教了,老师讲的好。

对于交易模式,我感觉面对不同阶段,能拿出不同的应对模式,这个正儿八经的不容易。我交易里面,基本都是靠板上买的,从不低吸、半路追涨、只打板,就算是大有、合富这种票,我也只在板上买。纵观自己近三年的职业交易中,亏损最多的都是低吸、半路,大部分低吸或者半路的预测,实际上都是自我意淫,偶尔对一次,也是小概率,它不是自我主观意识和客观盘面吻合。

所有的交易方法里,感觉每种方法实际上都像是一个行业,隔行如隔山。每一种方法,都需要足够多的交易次数,方能总结出细微规律,就像打首板,看似简单,实际差别很大的,不同市场风格、市场情绪,都不同。就像有时候,板块风火轮行情,冲高回落,首板没溢价,像这个情况,明显是打首板不适合,按理来说应该顺应市场变化,换种交易模式。

可是当你更换的一种模式来适应市场风格,因为对该模式没有足够多的交易次数,它相当于是一个新的行业,里面也是坑遍地,只是这种模式(行业),是处于当下阶段的热门行业。等把另外一种模式(行业)搞明白时,因为试错,已经回撤好多了。

那么该情况下(模式不适合期间),做到不操作 或者像老师之前讲的顺势小仓,我感觉就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操作。

总结下来就是不同的模式,相当于是不同的行业。精通一个行业,即使再简单的行业,都需要里面扎根的足够久,这个就等同于行业的壁垒,也每个模式的壁垒。

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能应对不同阶段,拿出不同模式来适应市场,以我自身为例,我觉得可能还需要三年。
千亿泷

25-11-12 20:35

0
受教了,老师讲的好。

对于交易模式,我感觉面对不同阶段,能拿出不同的应对模式,这个正儿八经的不容易。我交易里面,基本都是靠板上买的,从不低吸、半路追涨、只打板,就算是大有、合富这种票,我也只在板上买。纵观自己近三年的职业交易中,亏损最多的都是低吸、半路,大部分低吸或者半路的预测,实际上都是自我意淫,偶尔对一次,也是小概率,它不是自我主观意识和客观盘面吻合。

所有的交易方法里,感觉每种方法实际上都像是一个行业,隔行如隔山。每一种方法,都需要足够多的交易次数,方能总结出细微规律,就像打首板,看似简单,实际差别很大的,不同市场风格、市场情绪,都不同。就像有时候,板块风火轮行情,冲高回落,首板没溢价,像这个情况,明显是打首板不适合,按理来说应该顺应市场变化,换种交易模式。

可是当你更换的一种模式来适应市场风格,因为对该模式没有足够多的交易次数,它相当于是一个新的行业,里面也是坑遍地,只是这种模式(行业),是处于当下阶段的热门行业。等把另外一种模式(行业)搞明白时,因为试错,已经回撤好多了。

那么该情况下(模式不适合期间),做到不操作 或者像老师之前讲的顺势小仓,我感觉就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操作。

总结下来就是不同的模式,相当于是不同的行业。精通一个行业,即使再简单的行业,都需要里面扎根的足够久,这个就等同于行业的壁垒,也每个模式的壁垒。

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能应对不同阶段,拿出不同模式来适应市场,以我自身为例,我觉得可能还需要三年。
交易猿孙连城

25-11-11 23:30

9
安,今日分享;

全局的系统可以判断多种形式的超额赚钱效应,并匹配应对的策略模型。

结构的系统可以判断单一形式的超额赚钱效应,并匹配对应的策略模型。

系统的底层逻辑是动态研判框架,而非固定的判断思维。但人性惯以来固定思维判断事物,很容易陷入惯性思维的偏见中。

动态框架是相对的发展的结合现实的概率计算,如果发生什么条件大概率会发生的结果。

在没有条件支持的博弈都是小规律,严格来说是赌。

使用条件计算概率优势时,要注意条件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以及阶段的时效性,条件规律是阶段变化的使用税避免套用。

很多条件的有效性可能是叠加条件,避免主观认定单一条件的重要性。

动态条件概率+静态条件概率=更准确高效的条件概率。

动态条件思维是对事实条件概率的理解与应用,不免思维固化的偏执。

最近的思考《交易的底层逻辑》不是交易模型,是人性底层的规律性。

所有的形式都是外在表象,穿越表象看到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交易最大误区是陷入一种单一的表象中而试图穿越周期。

人性的确定性大于形式模型的确定性。
千亿泷

25-11-11 19:23

0
冬天到了,向老师问好,冬安!
涨涨涨呼呼呼

25-11-01 19:47

0
老师,对接下来的行情预期如何?
是延续趋势行情,还是切换风格到连板投机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